古人对月经有什么看法,她们如何处理“大姨妈”的烦恼呢?
历史
历史 > 自媒体 > 正文
站内

古人对月经有什么看法,她们如何处理“大姨妈”的烦恼呢?

月经是子宫内膜因为增生增厚、崩溃脱落,带来的周期性出血现象。这是女性的重要生理特征,但在古代月经却一直让人如临大敌。


古人面对鲜血是非常恐慌的,因为流血不止往往意味着死亡。面对女性每月都来的月经,古人实在无法理解这种流血不止的奇怪现象。于是魔鬼上身、污秽不洁的解释就慢慢被大家接受。因此月经的血液开始被认为是最为污秽的东西。乃至到清末,还出现义和团面对枪炮时,向着对方抛掷女性月经布,城头更是四处随风飘扬。可能当时的国人坚信不洁之物可以使对方枪炮失灵吧!


听起来很奇怪吧!这里面还是有很深的文化传统。比如女性月经期间是不能进寺庙,不能拜神明。最常见的,还是月经期间不能行房,见红会触霉头。可能就是不能判断女性是否月经,担心各类重要场合出现月经意外,所以干脆重要场合就不让女性出席了。没想到女性歧视的根源和月经也有一定的关联。


那古代女性如何处理这些烦恼呢?要知道有档的裤子发明时间是很短的,月经如果不及时处理,随腿而流的场面也是非常吓人的。毕竟流到之处都会被认为对部落带来灭顶之灾。而用于擦拭的树叶、兽皮效果并不好,使用起来也不及时。很快,吸水性很强的草木灰和丝麻材质开始广泛使用。卫生巾的雏形就这样出现了。


古代女性使用的卫生带都是自己制作。简单点就是用一块长方形红布,抓一把草木灰裹在里头。裹好之后再用布条固定在腰间。不干净不说,还不能动作太大,要不很容易掉出来。家境好的会把卫生带做得非常精致,有的还会在上面绣上各类精美的图案。里面会放入比较健康的丝麻和纸张。


而现代卫生巾,一直到1921年,才由美国金百利-克拉克(Kimberly-Clark)制造出来。也就是可抛弃式卫生棉--靠得住(Kotex)。


1928年,现代卫生巾传入中国,胡适还为此专门写了《女子月经布之研究》,并称新式卫生巾:“实为经布中最佳者”。但大部分中国女性直到七十年代,还在使用传统的布巾。里面塞入的还是卫生纸棉花之类的吸水物。


随着改革开放后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现代卫生巾终于得到了彻底普及。但对女性月经的不洁感,可能还存在于很多男性头脑中。你对这段历史怎么看?不妨留言处交流下。

推荐0

为您推荐

算法反馈
已显示全部内容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

关闭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