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你可能并不相信,清朝之前的历史长河里,中国东部曾与许多白人族群发生联系,中原地区及东部其他地区也曾有白人分布,甚至有白人在中原建立政权。当然,这些“白人”绝大部分不是纯白人血统,而是黄白混血人种,或者说是黄白过渡人种。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一,斯基泰人
斯基泰人,世界上最早的游牧民族,是白人中雅利安人一支。根据考古显示,商朝晚期中国地区斯基泰人的活动范围达到巅峰,一度到达黄河河套地区。
历史上,雅利安人摧毁了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三个: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并发明了种姓制,奴役了印度土著。然而,斯基泰人东扩的脚步却被商朝人阻止,今天在殷墟殉葬坑就发现了许多白人骸骨。
斯基泰人退出蒙古高原后,并未消失,其中亚、西域地区后裔被中原王朝称为塞种人,在其后数千年中,数次影响中国东部地区。
二,月氏人
1,贵霜
月氏(音月支),古代译作禺知、禺氏、牛氏等。分布在河西走廊祁连山麓,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后部分西迁称为大月氏,大月氏击败当地大夏政权在中亚立足,上百年后建立贵霜帝国。张骞出使西域,联系的大月氏就是说的这个民族。
因为贵霜帝国时月氏人已是白人,所以人们对月氏人人种有争议。关于原始月氏人人种争议有:黄种羌人、白种吐火罗人、黄白混血人种等不同说法。吐火罗人模样:图左
2,北凉
月氏留在故土的人被称为小月氏,后与包括羯族、匈奴在内的多个民族融合,演化为卢水胡(黄白混血)。于397年--460年建立北凉,后被北魏消灭。
三,羯(jie)人
羯人作为南匈奴的奴隶迁入中国,信仰祆(xian)教,后与匈奴独立开来。《晋书》记载羯族人长相“深目”“高鼻多须”可基本断定为白人。五胡乱华时期,羯族石勒建立后赵政权(319年-351年),一度统一黄河流域。不过,羯族统治十分残暴,因而被冉闵报复性屠杀,后来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羯族到底从哪里来,目前为止历史学家们也没能搞清楚,比较值得一提的说法是:1,栗特人。前与斯基泰人有关,后与昭武九姓有关,白人。2,多源头混合部落。3,比较奇特的说法是,犹太人十二支派,白人。(呃……犹太人消失的十二支派找到了?!)
四,丁零人
丁零人亦作丁令、丁灵、钉灵。又称高车、狄历、铁勒,敕勒。匈奴人称其为丁零,鲜卑人称其为敕勒。黄白混血人种。今天汉族、维族均有丁零人后裔分布,有人认为今天涅涅茨人为残存丁零人。
1,翟魏
383年淝水之战后,黄河流域的丁零人翟斌起兵反前秦。388年丁零人首领翟辽在黄河南岸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建立魏国,自称大魏天王,史称翟魏。这个国家较小,只有三万余户。392年被慕容鲜卑燕国所灭。
2,六镇起义
南北朝时期,北魏末年,魏国北方六镇戍卒和各族人民起兵发动起义,后被鲜卑和柔然联合镇压。其中丁零人作用巨大。
后世宋朝郭茂倩辑《乐府诗集》中保存的《敕勒歌》是敕勒族的一首著名的民歌,其中最后三句为国人所熟知。《敕勒歌》内容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五,铁弗族
铁弗族,五胡乱华匈奴的一支,也称铁弗匈奴。407年赫连勃勃在朔方地区建立过大夏政权,史称“大夏”或“胡夏”,为匈奴最后的辉煌。胡夏统治者荒淫残暴,431年被鲜卑北魏消灭。
《魏书·序记》载:“国有匈奴杂胡万余家,多勒种类(指羯族)……”铁弗人是匈奴父系和鲜卑母系通婚,又杂处丁零人而成的,猜测含有部分白人基因。
六,鲜卑慕容部
1,慕容诸燕
鲜卑慕容部于352年~436年间,建立了前燕、后燕、南燕、西燕、北燕等国号为燕的政权。最终南燕于410年被刘裕消灭,北燕于436年被北魏消灭。此支慕容部便消失于历史记载。(《天龙八部》慕容复复国的是七八百年前的燕国?)
根据《异苑》记载,晋明帝被称为“黄须鲜卑奴”,“帝所生母荀氏,燕国(燕地)人,故貌类焉”;《晋书苻坚载记下》前秦氐人苻坚骂慕容冲为"白虏";鲜卑拓跋部似乎也称慕容部“黄头鲜卑”。由此可知,慕容部有许多白人特征,猜测鲜卑慕容部为黄白混血。
新闻报道的慕容氏后裔:
2,吐谷浑
同源吐谷浑在青海地区一直坚持到唐朝。663年吐谷浑被吐蕃灭亡,首领携带部分部众投靠唐朝,被称作退浑、吐浑。五代时散于蔚州等地,曾附属于沙陀李氏,后属后晋石氏。936年燕云地区割属契丹,附契丹(居然又跑到了北魏发家地!)。12世纪后,返回青海,与留守群众相聚(过了200年返回?!)。元朝时,被称作西宁州土人。一些学者认为今青海土族即吐谷浑的后裔。
七,安史之乱
唐朝时期,先是内迁许多胡人到中国东部,后又有许多中亚白人经商、避难进入中国,在中国形成为数众多的胡人聚集区,甚至设立了许多胡人行政区。伴随着胡人内迁东部,许多地区汉人逐渐胡化。
盛唐时期,唐玄宗过分信任胡人,尤其是面对河套栗特人、突厥人组成的“六州胡”叛乱依然没有清醒认识,不听劝告,重用栗特人安禄山,将河北三镇的兵权交给安禄山。
755年安禄山联合史思明(突厥阿史那氏后裔)、同罗、奚、契丹、室韦等民族15万人发动叛乱,建国号燕,史称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堪称一次联合国大战:
燕国一方:安禄山粟特人,史思明突厥人。麾下除汉人外,还有以突厥、契丹、奚为主,回纥、仆固、同罗、室韦、鲜卑、渤海、黑水靺鞨、昭武九姓、柳城胡、高句丽 、扶余、 新罗等胡人为辅参与。
唐朝一方:李隆基汉人,李亨汉人。麾下除汉人外,还有回纥军队为主,高句丽,突厥,羌,铁勒,鲜卑,库莫奚种人,契丹,百济,波斯等胡人为辅参与。
更奇葩的是:燕国一方,独当一面的主要将领中汉人居多。唐军一方,独当一面的主要将领中胡人居多。
安史之乱爆发于唐王朝腹地,历时七年零二个月,重创了唐朝,唐朝从此由盛转衰。
唐人张籍所作《永嘉行》就是对安史之乱的刻画:“黄头鲜卑入洛阳,胡儿执戟升明堂。晋家天子作降虏,公卿奔走如牛羊。”安史之乱后,唐朝开始排胡,尤其是针对栗特人。许多胡人开始隐瞒自己民族成本,而河北三镇依然是许多栗特人避难所。
安禄山通晓六族语言,为昭武九姓栗特人(还记得斯基泰和羯族么?),本姓康,名阿荦山,即战斗的意思,其姓氏本应读作——亚历山大。
模样嘛大概是这个样子:
八,沙陀族
沙陀族,原属西突厥处月部,又名沙陀突厥,为唐朝附庸民族,长期跟随唐军作战。安史之乱后,吐蕃做大,沙陀人被驱赶投靠唐朝。唐朝为镇压起义,调沙陀人来东部腹地。
沙陀集团为多民族雇佣兵联合体,来中原后,有突厥、吐浑、回纥、粟特-昭武九姓等等民族汇入。这点从沙陀人常见姓氏中可得到佐证:刘(沙陀、)李(沙陀)、康(吐浑、昭武九姓)、安(昭武九姓)、曹(昭武九姓)、石(昭武九姓)、米(昭武九姓)、何(昭武九姓)、史(突厥阿史那姓),等等。
沙陀族汉化很深,从成分上看是黄白混血人种,从李克用后沙陀人登上中原政治舞台。五代十国时期三代一国为沙陀人建立,分别是:
一代,后唐(923年-936年),李存勖,沙陀人。
二代,后晋(936年-947年),石敬瑭,沙陀人(割让幽云十六州的儿皇帝)。
三代,后汉(947年-950年),刘知远,沙陀人。
一国,北汉(951年-979年),刘旻,沙陀人。
四个政权前后历时56年,后汉灭亡后沙陀族消失于历史记载中,经历宋辽战争后,北方地区“白人”基本消失,只留下李、史、刘、安、曹等等汉姓人群,融入汉族之中。
九,其他
另外,隋唐之际的西突厥人、广州阿拉伯人,宋元时期泉州亦思巴奚兵乱,元朝色目人也是典型,在这就不多说了。
启示录:
血的教训告诉人们:
一,只有磨灭其意识才是真正的融合,而途径只有两种,要么是经过血腥战争融合;要么就是文化磨灭一方意识,融入另一方。
二,一旦主体民族认同意识出现崩溃,又被利用,那对王朝而言后果是毁灭性的。
三,引进外来人口的代价十分惨重。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