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许多外域的文化习俗,随着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传入中国。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外来习俗也逐渐融入中国文化中,成为中华民族的民俗传统。我们今日十分熟悉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实际上就是源自波斯的传统新年。
对于今天的大部分人来说元宵节就是一个吃汤圆的日子
时至今日,很多人已经习惯于在端午节时吃粽子、在中秋节时吃月饼,自然也会理所当然地将元宵视为元宵节的传统食物。然而,“元宵”这一食物直到宋朝才出现,当时的宋朝人把它称为“浮元子”或“糖元”。
明朝宫廷庆祝元宵节的场面
在更早的隋唐时期,元宵节的主要娱乐活动,就是观灯。隋炀帝就曾经在正月十五大开灯会,向各国使臣摆谱。一贯喜欢招揽外国使节显摆的他,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一当时亚洲内陆的国际性节日。而对于当时大部分普通人而言,这样的盛会无疑是一个稀罕物。
唐睿宗时,让胡僧婆陀主持“燃灯”,立起高达60米的大型灯轮。这次观灯活动持续三天三夜,为使市民能攻纵情欢乐,长安城在举办灯会时也会取消日常的宵禁命令。最终,由胡僧主持的观灯活动,在唐玄宗时定型为从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六的元宵灯会,这也是今日元宵灯会的起源。
隋唐时期 元宵节则像是外来的狂欢节
唐代灯会中所用的灯轮,实际上也是西域进口产品。唐代诗人张说就在诗歌《踏歌词》中写下了如下诗句:西域灯轮千影合,东华金阙万重开。
由于“燃灯”最初是一个佛教术语,不少人因此将元宵灯会解为佛教法会的演变产物。其实,“燃灯”同样用来指代拜火教徒的以灯代火,其原意是拜火教们追求光明的宗教活动。
保留至今的拜火教燃灯习俗
来自中亚的拜火教徒,习惯以点燃明火作为作为追求光明的祈福手段。拜火教东传到中国时,就已出现用灯具或其他光源代替火焰的情形。位于河西走廊一带的前凉,即有袄教徒以镜子作光,代替明火的记录。五代时期的敦煌文书则说:沿路作福,袄寺燃灯。
至今仍在拜火教神庙中燃烧的圣火
顾名思义,“祆寺”即拜火教之神庙。敦煌当地受“袄寺燃灯”影响,产生了每年元宵张灯庆祝的风俗。这一习惯也一直延续至清朝,当时的敦煌人依然有元宵节在火神庙张灯的记载。可见,元宵节的观灯活动有一部分起源于中亚粟特人的宗教活动。唐朝人之所以用佛教术语“燃灯”称呼这一活动,应受到了粟特人东迁后以佛教文化自我包装的影响。
隋唐粟特人墓穴中的壁画
敦煌的火神庙
粟特人同样将灯具应用于娱乐活动。莫高窟第220窟壁画描写了长安夜宴中的各类粟特舶来品。这幅图中,粟特舞者在灯轮的照明下为宾客表演胡腾舞。唐代诗人对这类场面多有描写,如李端的《胡腾儿》一诗中有“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王建的《宫词》中也有“内宴初秋入二更,殿前灯火一天明”的诗句。可见观灯习俗在唐都长安十分流行。
粟特人也将灯具作为舞蹈等娱乐活动的配套设施
近年出土的一些粟特墓葬,如长安安伽墓,太原虞弘墓中,其宴饮、舞蹈场面也有灯具出现。我们已经知道,胡腾、胡旋、柘枝等舞蹈,都是粟特人带来的异域舞蹈,而灯轮作为提供舞台灯光的必要物件,也逐渐从达官贵人们的专享步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普遍流行的时尚。
莫高窟220窟乐舞与灯轮结合的画像
行文至此,有人不禁要问:那些将观灯风俗传入中国的粟特人,在他们的故乡中亚又是如何观灯的呢?
在波斯传统文化的新年,即诺鲁孜节(novruz),同样有观灯之俗。诺鲁孜节相传是拜火教始祖阿胡拉马自达钦定的节日,至今仍是波斯文化圈以及受其影响的突厥语民族中最重要的节日。
传说中的拜火教创始人 阿胡拉玛兹达
在长达十多天的诺鲁孜节期间,波斯人除了踏青、摆七鲜桌(七种以波斯语s打头的物品以求吉利)之外,也会点燃火焰或者点起灯具,延续他们数千年对火焰的崇拜。
16世纪的波斯宫廷 正在庆祝诺鲁孜节
波斯人对火焰的崇拜也影响了一些周边民族。比如在古代属于波斯文化圈的阿塞拜疆人就相信,在诺鲁孜节当天点起的火焰和灯如果熄灭,接下来一整年都会不吉利。
伊拉克苏莱曼尼亚 库尔德人在当地的诺鲁孜灯会
诺鲁孜节的重要前奏跳火节,也随着粟特人的活动传到了东方。跳火节因为在波斯历最后一周的星期三,也被人称作红色星期三(Chaharshanbe Suri)。在跳火节当天,人们会首先点起篝火,随后男女老少都会从篝火上跳过,以此作为驱邪逐厄,追求光明与幸福的象征。
山区的库尔德人真准备点火庆祝诺鲁孜节
在中国,曾是粟特人重要据点的山西及周边区域,跳火节至今仍有留存,当地人称为“旺火”。作为粟特爱情故事《莺莺传》舞台的晋南地区,旺火习俗和波斯跳火节几乎完全一致。这无疑是对粟特人将诺鲁孜节习俗传入东方的一个有力旁证。
中国陕北地区的跳火场面
前伊朗国王阿礼萨·巴列维跳过篝火
在德国的体育馆内庆祝诺鲁孜节的伊朗移民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能够理清粟特人和元宵观灯间的关联。元宵灯会实际上来源于波斯新年诺鲁孜节的庆祝传统,以及粟特人拜火教宗教活动在东方的变形。两者合二为一,形成了名为佛教“燃灯”。这个活动的内里,则是粟特拜火教的观灯活动。
南北朝到隋唐时期 传入中国的粟特产品
随着粟特人在丝路贸易中不断进入中国,原有的宗教成色和异域风味逐渐褪去,最终演变成了今日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完)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