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兵者诡道也,在古代打仗有时候拼的不是人多,而是计谋,说起来就是互相蒙骗对方,一旦欺骗成功了,那么你就离胜利不远了。古代以少胜多的例子有很多,但是兵多将广还是胜利的关键,那么古代一旦打起仗来,是靠什么知道对方有多少兵马的呢?
其一、在战国时期,为了清楚对方有多少人马,往往派刺探军情的人员,去对方安营扎寨的地方看对方灶火的数量和烟,来判断对方有多少人马,但是这个策略也往往是不可行的,战国时期的孙斌就用了示弱欺敌的方法,用减灶的方法来迷惑敌人,庞涓第一天看到齐国的灶火有十万,而第二天变成了五万,第三天又变成了三万,庞涓知道此事之后,以为齐军怕事,自己带领着精英部队偷袭孙膑,谁知这是孙膑的计谋,最后中了埋伏,庞涓自杀而亡。在唐代李世民也曾用过这个方法。
其二、看敌方安营扎寨的规模来判断对方的人马,但是这个方法只适合用于野战,和兵马少的敌方,一旦对方几十万人,自己怎么数的过来啊,再者兵马多,他们不会在一处安营扎寨,会分为好几处,一旦忽略了一处,就会判断失误。
其三、看粮草,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的囤积也被兵家认为是确认数量的方法,但问题是打仗的时间,和粮草后期的补给都会影响判断。
其四、扬沙和奔腾的声音,在古代行军会产生很多的扬沙,有经验的将领,会根据扬沙的大小来判断,但是问题又来了,在三国时期,张飞把马尾巴绑上树枝,来扬起风沙,来迷惑敌军。
其五、看军旗和鼓手,古代打仗的鼓手是尤为重要的,所有的士兵都要听从鼓手的安排,一旦打起仗来,可没有大喇叭通知自己的士兵怎么调配,所以一般会看鼓手的多少和军旗数量来判断对方的人马。
当然还有一种特别的方法,就是派人抓住对方的士兵或将军,来严刑拷问他们,从而知道对方的数量。可是无论你怎样判断敌方有多少数量,还需要有一个好将军,好策略,才能彻底击垮对方,成为胜利的关键。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