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时被挖坟的名人:从孔丘到李鸿章
历史
历史 > 自媒体 > 正文

文革时被挖坟的名人:从孔丘到李鸿章

有关风月,有关经典,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添加绝音君个人号,与君共聆绝妙的音乐:


null


上图为正被掘开的孔子墓。


来源:大公网


导语:


有句俗语叫死者为大,意思就是人死就该受到尊敬,不应该再议论逝者的是非,让逝者入土为安。然而在文革期间,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口号声中,大量历史文化遗存遭到破坏。许多对历史、对百姓、对社会文化发展有过重大贡献甚至奉献出毕生精力的名人,他们不但不能获得应有的尊敬,他们的坟冢反而遭到了惨绝人寰的挖掘与糟蹋。


null


图为“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碑被砸碎。


null


孔子的坟墓被铲平,挖掘,“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的大碑被砸得粉碎,庙碑被砸碎,孔庙中的泥胎塑像被捣毁。


null


图为孔庙中被捣毁的孔子泥胎塑像


null


图为修复后的“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碑,碑身上被当年被毁时所留下的痕迹依稀可辨。


null


图为修复后的“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碑。


null



黎元洪,两次出任大总统、三次出任副总统。他首倡“军民分治”,开创党政分开、军政分开的先河。反对袁世凯称帝,大度起用政敌段祺瑞镇压张勋复辟。上图为修复后的黎元洪墓。


null


黎元洪像


革命党人能将大批知识分子、青年学生输入湖北新军,与黎的开明不无关系。他对军中的革命党人也一直采取怀柔政策,多次进行保护,甚至保释造反者。新军中有不少士兵剪去发辫,他也不责怪。文革中,红卫兵用炸药爆开黎元洪墓,黎元洪尸骨无存。


null


上图为当时被掘出的黎元洪墓随葬物品,现存于辛亥革命博物馆。


null


张之洞像


张之洞,中国重工业奠基人,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高等师范学堂和中国第一个幼儿园。他将武汉打造成中国重工业基地,创建了中国首家系统完备的军工厂,让“汉阳造”闻名天下。他位列晚清四大名臣,一生清廉,丧葬费由亲朋和门生筹措。


null


图为2007年被考古人员发掘的张之洞遗骨


1966年,红卫兵掘了他的墓,让他曝尸荒野,被好心人草草掩埋,然后于2007年被发现,重新安葬。


null


康有为像


康有为,晚年迷恋青岛,不但于此定居,死后也葬于青岛。1966年,举国“破四旧”,康有为墓惨遭破坏,被某校红卫兵挖开,其头骨被红卫兵绑在棍子上,抬着游街示众,其骨头则被当场扬了一地,再难找回。


null


图为康有为墓原址


最后保住康有为头颅的人名叫王集钦,当时,他冒着被打成保皇派孝子贤孙的危险,他提出将头骨收到博物馆内,作为“造反有理”的实物进行展览,得到红卫兵的许可。展览结束后,他趁乱将康有为的颅骨及遗物收到一个木箱中,并于文革后上缴给文物管理委员会。


null


图为在新址重建的康有为墓


null



在岳飞的故乡河南汤阴县,革命小将把岳飞等人的塑像、铜像以及秦桧等奸党的铁跪像,连同历代传下的碑刻横扫殆尽。而在杭州,革命青年们砸了岳庙,连岳飞的坟也挖了,岳武穆被锉骨扬灰。民国时期岳飞的墓园。


null


图为民国时期拍摄的岳飞墓旧照


null


图为重建后的岳飞墓。


null


图为1966年秋,有380年历史的海瑞墓一夜惨遭摧毁。“文化大革命”中,海瑞墓与海公泉受到严重破坏。


海瑞去世后,万历赐御葬,选址海口滨涯村,清代和民国均有维护续建工程,1949年后曾做部队驻地,牌坊祭碑遭损坏。1966年,红卫兵破四旧,将墓碑和其他碑石扳倒,坟墓挖开,抬走海瑞遗骸,几日后给遗骨戴上高帽子,在海口市游街示众后焚毁。1969年公社砸石头支援建设,石桌烛台等全被砸毁,墓园成养猪场。


null


海瑞墓


null


电影《武训传》中的武训形象(赵丹饰演)


武训,千古义丐,享誉中外的清代教育家。一生不娶妻、不置家,用当年乞讨的积蓄兴办义学。他被收入《世界教育辞典》,称为“无声教育家”、“平民教育家”。一个乞丐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修建起三处义学,购置学田三百余亩,积累办学资金达万贯之多,这是世界教育史上绝无仅有的事情,结果后来他成了“为整个地主阶级和反动政府服务的大流氓、大债主和大地主”。1951年,《武训传》因政治原因遭遇批判,后在文革中,红卫兵在老师带领下砸开他的墓,掘出其遗骨,抬去游街,当众批判后焚烧成灰。


null


图为修复后的武训墓


null


图为明万历帝遗骨


1966年,明十三陵中的定陵被红卫兵洗劫,他们要砸烂这封建王朝的老窝。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尸骨被抬到广场上,周围堆著画像和照片等实物“罪证”,组织人员批斗,大家高呼“打倒保皇派”,然后用石块投掷尸骨,砸到七零八落,随后一把火将三具尸骨烧掉。


null


图为修复后的蒲松龄墓


《聊斋》作者蒲松龄之墓文革时被毁,红卫兵在其墓前先挥舞红宝书,祝“毛主席万岁、林副主席永远健康”,背诵“你不打他就不倒”等语录,然后掘坟,向死去的“老封建”冲锋。结果发现墓内除尸骨外,只有几样简单陪葬品,无物可毁。另外,蒲家庄代代相传的蒲松龄手稿字画,均被清剿烧毁。


null


蒲松龄墓内景


null


蒲松龄墓外景


null


图为重建后的炎帝陵墓。炎帝陵主殿失火,陵墓被挖


null


左宗棠,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时人称“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后沙俄侵占伊犁,已63岁的他主动请缨出战,携棺材西征,击退侵略者。其墓十分偏僻,破四旧时逃过一劫,但70年代初为修一条带过溪涵洞小路,当地公社干部将牌坊墓碑炸掉取石修洞,并掘坟,左公曝尸荒野,幸得一村民偷偷收敛。


null


图为重建后的左宗棠墓


null


李鸿章,晚清名臣


大跃进时期,他的坟被刨,尸体被挂在拖拉机后游街,后尸骨无存。


null


图为重建后的李鸿章之墓


null


图为重建后的南京航空烈士公墓


南京航空烈士公墓,安葬百余名航空烈士,并有英烈碑镌刻抗战时牺牲的航空烈士英名及生平,包括中国870人,苏联236人,美国2197人。该公墓由国民政府建立,曾遭日军破坏,抗战后整修。文革时遭毁灭打击,红卫兵屡次打砸烧,挖坟掘墓挫骨扬灰,最后只余被铲掉题字的石牌坊,文革后重建。


null


图为重建后的湖南“忠烈祠”


湖南“忠烈祠”,国民政府在大陆建的惟一一座全国性纪念抗战烈士的祠堂。有碑记录生平,他们死的时候,都好年轻。匾额是蒋介石手书,侥幸在文革时被农民拿去切猪食,逃过死劫。所有石碑被红卫小将铲扁磨平。烈士遗骨,被挖出曝晒。


null


图为文革时砸碑掘墓旧照


null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