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祈:用音乐再造中华民族
历史
历史 > 自媒体 > 正文

王光祈:用音乐再造中华民族

   1935年,蒋介石通过中国驻德国大使馆,转询王光祈:“如愿回国,当图借重”。1950年,毛泽东委托陈毅打听王光祈的下落。当得知王光祈已去世时,又继续查访王光祈有无亲属在世。

null


出国前之王光祈


   王光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让20世纪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两个人对他如此感兴趣呢?其实他不过是一介书生而已,在德国去世时年仅44岁。1919年,他在北京发起成立了少年中国学会,并被推举为执行部主任。第二年,他即赴德国留学,先修政治经济学,后改学音乐学。

null



“少年中国学会”刊物《少年中国》杂志

翻开王光祈的生平著述目录,可以发现,在他短短四十余年的生涯中,除了17部音乐学著作外,还有20部有关中外关系史料、国防建设、德国社会经济状况,以及西洋艺术等译著。这还不包括他所撰写的大量论文和新闻通讯。而这一宏富的著述成果,则源自他留德期间的勤奋刻苦。他以写作用功过度,曾不止一次晕倒在柏林图书馆中。有时头痛难忍,左手按住额头,右手奋笔疾书;虽德国专家学者,亦对他这样顽强的治学精神,深为敬重。而最后英年早逝,客死他乡,也是因为积劳成疾,终至脑溢血而亡。这样刻苦钻研的精神,别说今天的绝大部分学生难以企及,就是在当时留学海外的中国学子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null


王光祈的著作:《东西乐制之研究》

少年时即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学会,投身中国社会改造运动的王光祈,为什么将后半生主要精力集中于音乐学研究?在《东西乐制之研究》一书的自序中,王光祈写道:

“希望中国将来产生一种可以代表中华民族性的国乐,而且这种国乐是要建筑在吾国古代音乐与现今民间谣曲上面的。因为这是我们民族之声。”

“吾将登昆仑之巅,吹黄钟之律,使中国人固有之音乐血液,从新沸腾,吾将使吾日夜梦想之‘少年中国’,灿然涌现于吾人之前;因此之故,慨然有志于音乐之业。”

这两段话,清楚地表明,王光祈从事于音乐学的研究,其实还是为了实现创建少年中国学会时的初衷,即促使“少年中国”之出现。在音乐学上的努力和贡献,依然是他所倡导的少年中国运动的一部分。1920年的出国留学,固然是由于工读互助团试验的失败,进而感到失望。但王光祈所失望的只是国内的青年,他的“少年中国”之梦却依然深藏心底。他希望出国留学,从外国求取真理。

至于先修政治经济学,继而又转向音乐学,除了学问上的兴趣使然,还因为,政治经济学或许可以直接解决中国的衰敝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寻求中国的富强,以实现“少年中国”之梦,根本上还是要致力于文化的改造。通过对于中国古典音乐的研究,并结合现代民间谣曲的发掘,王光祈希望在总结中国既有音乐文化的基础上,促进创造“引起民族自觉心”的“伟大国乐”。这种具有民族性的新音乐不但要能参加世界音乐之林,与西洋音乐成一个对立形势,并使之“跻于国际乐界而无愧”。

null

   

王光祈编著的《中国音乐史》书影

在德国这样一个音乐王国中,王光祈深受德国人“非有音乐不能生活的境地”的启发,认为改造中国,应先行改造人心,而改造人心,则必须从恢复“礼乐”开始。这与中国儒家的“礼乐观”是暗相契合的。“礼乐不兴,则中国必亡”,“礼乐”与中华民族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王光祈认为,音乐是“最足引起‘民族自觉’之心”,具有“陶铸‘民族独立思想’之功”的艺术。因而特别强调“音乐化人”、“寓教于乐”。他从事音乐学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欲借此以唤醒‘中华民族本性’,为抵抗外国文化侵略之工具”。

null


转攻音乐学研究后,王光祈在东西音乐文化交流和音乐史研究上取得了相当卓著的成就。在所著的17部关于音乐学研究的著作中,他一方面对中国音乐的乐律、调式、乐器、乐队、诗乐、器乐以及音乐思想进行归纳整理,并向欧洲人介绍中国音乐发展概括;另一方面,则通过译著编选,比较全面、系统地向国内介绍西方音乐文化。这样两相结合,既立足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又注意吸收借鉴西方音乐文化,为创造具有民族性的新音乐而努力着,以最终实现用“音乐再造中华民族”的梦想。

专修音乐学之余,王光祈还致力于中国现实政治外交问题的研究。“九·一八”后,他主持编译一套国防丛书,在中华书局出版,以期为中国抗战提供参考。正是这批书籍的出版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所以蒋特地通过驻德使馆电询王光祈,希望他回国效力。此时,王光祈也正有回国恢复少年中国学会的打算。可惜天不假年,他还未来得及再次踏上国土,就因脑溢血而永远终止了从事少年中国运动的努力。

null


与王光祈怀有同样梦想的青年,则并未轻易放弃“少年中国”运动的努力。抗战胜利后,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曾和当年的少年中国学会会员周之玄等人讨论过恢复少年中国学会的设想。直至掌握了中国的命运后,毛泽东仍然对于少年中国学会的发起人王光祈念念不忘。

今天,回顾这段历史,王光祈用“音乐再造中华民族”的理想虽然没能实现。但是他坚持致力于“少年中国”运动,为民族再造文化,培育“民族自觉心”的精神却是值得延续下去的。因为“少年中国”的梦想,其实还远未实现。

null


null


 

   附:王光祈著译目录(音乐学方面)

书名

发表年代

出版社

欧洲音乐进化论

1924.4

上海中华书局

西洋音乐与诗歌

1924.10

上海中华书局

西洋音乐与戏剧

1925.5

上海中华书局

德国国民学校与唱歌

1925.7

上海中华书局

东西乐制之研究

1926.1

上海中华书局

各国国歌评述

1926.11

上海中华书局

西洋乐器提要

1928.1

上海中华书局

西洋制谱学提要

1929.1

上海中华书局

东方民族之音乐

1929.7

上海中华书局

音学

1929.9

上海启智书局

翻译琴谱之究研

1931.10

上海中华书局

对谱音乐

1933.2

上海中华书局

中国诗词曲之轻重律

1933.2

上海中华书局

中国音乐史

1934.9

上海中华书局

“Diechinesische klassische Oper”(论中国古典歌剧)

1934

Orient et Occident, Geneve

日内瓦东方与西方出版社

西洋名曲解说

1936.2

上海中华书局

西洋音乐史纲要

1937.12

上海中华书局

其他著译

书名

发表年代

出版社

德国人之婚姻问题

1924.1

上海中华书局

少年中国运动

1924.6

上海中华书局

战后德国之经济

1928

上海中华书局

庚子联军统帅瓦德西拳乱笔记

1928

上海中华书局

李鸿章游俄纪事

1928

上海中华书局

三国干涉还辽秘闻

1928

上海中华书局

美国与满洲问题

1929

上海中华书局

辛亥革命与列强态度

1929

上海东南书局

库伦条约之始末

1930

上海中华书局

西藏外交文件

1930

上海中华书局

经济战争与战争经济

1933

上海中华书局

英德法文读音之比较

1933

上海中华书局

德英法战时税收

1934

上海中华书局

国防与潜艇

1935

上海中华书局

空防要览

1935

上海中华书局

未来将材之陶养

1936

上海中华书局

德国工役之制度

1936

上海中华书局

王光祈旅德存稿

1936.5

上海中华书局

西洋话剧指南

1939

上海中华书局

西洋美术史入门

1939

上海中华书局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