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时期 | 中国何以领跑世界两千年?影响世界两千年!
历史
历史 > 自媒体 > 正文

封建时期 | 中国何以领跑世界两千年?影响世界两千年!

“封建”一词,中国古已有之,《吕氏春秋通诠 慎势》即有“封建者,封邦建国”之说。从这层含义来讲恰与西方所谓之“封建”含义大抵相同。所以很多人主张,从封邦建国这个含义上讲中国根本就不存在“封建社会”,或者说中国的封建社会应该是在秦汉之前。在此小编不敢苟同。虽与西方之“采邑制”不同,中国则是封建帝制。然,生产力与生产资料之间的关系是大致相同的。仍可称之为封建社会。

西欧所谓的“封建社会”是指西罗马灭亡的五世纪到十六世纪一千年左右的时间里。其间前五百年还只能算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封建社会时期。中国自战国时期一直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之前将近两千四百年,中国的封建时期何以足足长过西欧1400年?同时,在社会经济等等诸多方面遥遥领先西欧。其实,这跟中国的几项独有的发明有关!

1、基于宗法制的宗族制度

null


其实,整个封建时期真正统治中国两千五百年的并非封建王权,而是深入至社会最底层的宗族制度。表现在地方上则是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订族规等方式建立起了地方极其稳固的族权。几乎在整个封建时期族权都充当着社会基层统治的主要角色。中国的封建君主通过中国特有的礼教制度作用于基层族权而实现了对社会最底层的思想统治。

2、科举制度

null


与西欧的贵族政治不同,中国首创了科举制度,这种制度虽有其腐朽的地方,然好处也是显而易见。他使统治阶层可以源源不断地从社会基层中注入新鲜地血液确保了整个官僚体系相对旺盛地生命力。西欧以及中国魏晋之前都是贵族政治。贵族制度极容易腐败而迅速动摇王权统治根基的,在此小编无须多说。

3、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

null


其实中国封建时期还有一种世界上所独有地“衙门制度”确保了社会基层持续稳定地统治。古代县衙是建立在一套可以独立运作地体系制度之上的行政机构,机构办事人员多由当地乡绅、豪强以及其指派人员担当。在维护地方豪强乡绅利益的同时还可以在“县太爷”离任或者已受任命未到任期间保证县衙正常运作。同时衙门(地方实质行政机构)与“县太爷”(通过科举取士或其他方式由皇权任命,虽不尽了解具体行政事务但可以很好的传达皇帝的“圣命”)相结合保证了中央与地方思想与行政的高度统一。

而在整个西欧中世纪从未国王的权力从未真正的到达国社会的最底层,而是通过一层层的分封“采邑”宣誓效忠的方式建立一套极其不稳定的阶梯式统治。更有封建王权与宗教之间的权力争夺斗争更使得国家的统治一直处于风雨飘摇的情况之下。更要命的是西欧从未有过一套严格的如中国的“嫡长子继承制”般的王权传承制度,以至一旦国王逝世必将经历很长一段时期的权力争夺。

小编以为,正是以上以上制度使中国在整个封建时期一方面稳定了社会政治,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高速发展,两年多年来一直遥遥领先于西欧各国。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