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 80 年代末,冷战接近尾声,美国军方对苏联制造的米 - 24 “雌鹿” 武装直升机展现出强烈兴趣。当时,这种直升机作为苏联最先进的直升机型号之一,已在阿富汗战争、两伊战争等多场冲突中投入使用,美国急需获取完整装备以开展 “外国装备 exploitation(FME)” 分析,深入了解其性能与弱点。
1988 年 5 月 21 日,美国军方启动了名为 “希望山三号行动”(Operation Mount Hope III)的秘密任务,目标是从非洲国家乍得北部的瓦迪杜姆空军基地,夺取一架利比亚军队遗弃的米 - 25 “雌鹿 D” 直升机(米 - 24 的出口型号)。此次行动由美国陆军第 160 特种作战航空团(160th Special Operations Aviation Regiment)执行,该部队因擅长夜间任务而被称为 “夜行者”(Night Stalkers),这也是其首次大规模使用 MH-47D “奇努克” 直升机执行重要任务。
任务背景:利比亚与乍得的冲突及美国的介入
1969 年,穆阿迈尔・卡扎菲夺取利比亚政权后,试图向非洲北部和中部扩张影响力,并对乍得与利比亚争议的奥祖地带(Aouzou Strip)宣称主权。从 1978 年开始的近十年间,利比亚不断干预乍得内政,支持多个反政府武装。然而,1986 年 12 月,最后一个反政府组织 “全国团结过渡政府”(GUNT)因不满卡扎菲的干预和经济支持匮乏,转而与利比亚决裂。时任乍得总统希森・哈布雷借机发动反攻,试图收复北部领土。由于乍得军队主要使用皮卡等轻型轮式车辆作战,这场冲突被称为 “丰田战争”。在美国、法国和扎伊尔(现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支持下,乍得军队于 1987 年底彻底击败利比亚军队,迫使对方撤退并遗弃了大量装备,其中就包括瓦迪杜姆空军基地的米 - 25 直升机。
美国情报机构(尤其是中央情报局)早已密切关注乍得局势,得知米 - 25 的存在后,立即推动获取该装备的计划。不过,哈布雷虽不反对美国带走直升机,但不愿公开参与此事,导致美乍双方就行动细节展开了数月谈判。最终,美国以 200 万美元现金和一批 FIM-92 “毒刺” 肩扛式防空导弹为筹码,换取了乍得政府的默许。
行动筹备:从模拟演练到跨国部署
在正式行动前,第 160 特种作战航空团进行了充分准备。1988 年 3 月,该部队通过名为 “希望山行动” 的书面研究,确认 MH-47D 直升机具备吊运 “雌鹿” 直升机的能力,同时还能携带所需燃料。4 月,部队开展了代号 “希望山二号” 的全流程模拟演练:两架 MH-47D 被装载到 C-5 “银河” 运输机上,从肯塔基州的坎贝尔堡飞抵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导弹靶场,模拟前沿作战基地。机组人员飞行 490 英里至模拟目标点,用其中一架直升机吊运 6 个装满水的可折叠水囊(模拟 “雌鹿” 的重量),并在临时加油点(FARPs)两次停留加油,验证了无空中加油能力的 MH-47D 在长距离任务中的可行性。
1988 年 5 月,美国军方正式下达行动命令。先遣部队经德国抵达乍得首都恩贾梅纳,为后续主力部队做准备。6 月 10 日,“希望山三号行动” 正式启动:一架 C-5 运输机搭载两架 MH-47D(来自第 160 团 E 连)及约 75 名人员从坎贝尔堡飞抵恩贾梅纳。据解密文件显示,这些人员可能包括三角洲部队等秘密特种部队成员,以及美国空军伞降救援人员和飞行外科医生,但具体身份和单位因行动保密而被涂黑。
行动执行:高温、沙暴与跨国大运输
6 月 11 日,在法国空军 “幻影 F.1” 战斗机的护航下,两架 MH-47D 从恩贾梅纳起飞,直飞近 500 英里外的瓦迪杜姆空军基地。当时,奥祖地带另一侧的利比亚军队活动频繁,且此前曾试图摧毁遗弃装备,行动现场气氛紧张。抵达基地后,美方发现米 - 25 已被提前藏匿并做好吊运准备 —— 这得益于美法人员数月来在乍得北部的飞机设备抢救工作。
吊运米 - 25 的 MH-47D 在返程途中,面临极端天气挑战:白天温度高达 130 华氏度(约 54.4 摄氏度),接近恩贾梅纳时又遭遇强烈沙暴。机组人员为确保安全,将飞行速度降至每小时 50 英里以下,两架直升机保持目视可见距离缓慢飞行。抵达恩贾梅纳后,他们又因沙暴在直升机内等待 20 多分钟,直至天气好转,才将米 - 25 和装备重新装载到两架 C-5 运输机上。整个行动耗时不到 70 小时,美军成功将 “雌鹿” 直升机带回本土。
任务影响:对部队与地缘政治的长远意义
“希望山三号行动” 是第 160 特种作战航空团成立初期(该团 1981 年组建)的重大胜利,展现了其复杂任务规划、远程部署和在极端条件下执行重型吊运任务的能力。此次经验为该团后续行动奠定了基础:1989 年 “正义事业行动”(巴拿马)中,部队运用类似的远程部署和临时加油点技术;1991 年海湾战争期间,又在沙漠环境中再次证明了作战能力。如今,第 160 团已成为美军首屈一指的特种作战直升机部队,参与了全球数十次任务,而 MH-47 “奇努克” 系列也成为空中突击行动的核心平台,广泛应用于阿富汗等战场。
行动相关的关键人物命运迥异:哈布雷在 1990 年被推翻后流亡塞内加尔,2016 年因严重人权罪行(包括下令杀害超 4 万人)被非洲联盟法庭判处终身监禁;卡扎菲则在 2011 年利比亚内战中被反对派击毙,利比亚至今仍陷入动荡。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美军若需 “雌鹿” 直升机用于训练(如模拟敌军),已无需再执行秘密任务 —— 只需联系美国本土私营公司即可获取,这与冷战时期的复杂行动形成鲜明对比。而第 160 团 “夜行者” 的传奇故事,仍作为特种作战史上的经典案例,彰显着现代军事行动中技术、策略与地缘政治的复杂交织。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