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历史研究】能源与城市经济转型:1600-1850 年低地国家能源使用的比较研究
历史
历史 > 自媒体 > 正文

【量化历史研究】能源与城市经济转型:1600-1850 年低地国家能源使用的比较研究

本文为“量化历史研究”第 696 篇推送

图1 根特市(Ghent)和莱顿市(Leiden)地理位置示意图

注:上图显示了在荷兰独立战争后,1609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蓝色)和尼德兰联省共和国(橙色)签署12年休战协议后在低地地区的势力范围划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现代工业社会的形成离不开对化石能源的全面利用,从使用木柴等作为能源的有机物经济(organic economy) 向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作为主要能源等矿物经济(mineral economy) 的转型被认为与现代化的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能源使用转型在解释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研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欧洲其他地区的工业化转型,如意大利、西班牙或荷兰,却似乎是在没有达到英国能源转型条件的情况下完成的。这就对能源转型,尤其是煤炭经济转型到底如何影响工业化进程提出了疑问。

为了更好的分析早期能源转型如何影响工业化发展,Ryckbosch和Saelens两位作者发表在Economic History Review的研究巧妙地选取两个低地国家城市,根特市(Ghent,现位于比利时境内)和莱顿市(Leiden,现位于荷兰境内),通过对比这两个城市的能源结构变化如何影响两地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揭示了早期能源转型对后续工业化发展路径选择的复杂影响。

根特市和莱顿市在经济条件的地理位置上都具有相当的可比性。两地均位于低地国家(Low Countries),根特市位于南部奥属尼德兰的佛兰德斯省,莱顿市位于北部尼德兰联省共和国的荷兰省,相距约135公里(见上图1)

此外,两地均为当地重要的纺织中心,经济地位非常类似。但是,同样作为早期重要的毛纺织中心,根特市在16世纪后迅速完成了向麻纺织和棉纺织的转型,并成为最早完成工业化的欧洲城市;莱顿市则直到19世纪才逐渐向棉纺织转型,并始终没能成为像根特市一样的工业中心。人口方面,17-18世纪根特市和莱顿市的人口规模基本一致(见图2),但从18世纪中叶开始,根特市人口迅速扩张,到1860年已经达到莱顿市的三倍。两个拥有类似早期经济条件的城市,却展示出截然不同的发展结果,作者希望从两地的能源消费变化入手,寻找可能的解释。

图2 根特市(Ghent)和莱顿市(Leiden)1600年到1860年的人口估计规模

作者首先对比了两个城市的化石能源消费比例。如图3所示,莱顿市长期依赖化石能源,其比例长期保持在70%以上。而根特市在18世纪中叶之前化石能源仅占总能源消费的约20%,但此后迅速上升,并于19世纪超越莱顿市。

图3 根特市(Ghent)和莱顿市(Leiden)1600年到1860年的化石能源占总能源消费的比重

图4展示了根特市和莱顿市的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情况。可以看到,根特市的能源结构相对多样,以薪柴(fuelwood)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消费在18世纪中叶之前占据主要地位,此后能源消费则迅速转向以煤炭(coal)为代表的化石能源,到19世纪中叶,煤炭占总能源消耗的近95%。莱顿市对薪柴等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情况远低于根特市,莱顿市从17世纪开始四分之三的能源消耗均由泥炭(peat)这一化石能源提供。相比之下煤炭的消耗量很少超过10%,即便进入19世纪,莱顿市的煤炭消耗量也从未高过15%。

(a)

(b)

图4 根特市(Ghent)(a图)和莱顿市(Leiden)(b图)1600-1860年的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是否能够解释两个城市的能源经济发展路径呢?图5比较了根特市和莱顿市的能源消费总量:在17-18世纪,根特市和莱顿市的能源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莱顿市略高于根特市;但从18世纪中叶开始,根特市的能源消费总量上升并反超莱顿市,莱顿市则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结合两个城市能源结构的变化,可以认为是化石能源转型整体推高了能源消费水平。但两个城市在1600-1860年间人口也发生了剧烈变化,人均能源消费量可能并没有明显的差异(见图6)。莱顿市的人均能源消费量长期略高于根特市,但两个城市的人均能源消费量差异并没有很大。

图5 根特市(Ghent)和莱顿市(Leiden)1600-1860年的能源消费总量

图6 根特市(Ghent)和莱顿市(Leiden)1600-1860年的人均能源消费量

能源价格方面,17世纪根特市的薪柴价格低于煤炭和泥炭(见图7a),因此在这一时期薪柴是主要能源。18世纪中叶后煤炭价格逐步下降,取代薪柴成为主要能源,但煤炭消费量的提升并没有拉高煤炭价格,表明根特市的煤炭供需结构比较平衡。莱顿市在17-18世纪薪柴和泥炭的价格十分接近(见图7b),泥炭价格略高于薪柴,虽然两者价格持续缓慢上升,但相比于煤炭的高昂价格,泥炭似乎是更具吸引力的化石能源。

而对比两个城市的主要能源价格,莱顿市的能源价格似乎比根特市更低,由于当地丰富的泥炭资源,莱顿市的燃料价格长期保持低位,这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莱顿市较高的人均能源消费。然而丰裕的化石能源并没有促使莱顿市更早的实现工业化转型,反而是能源价格相对较高的根特市更早实现工业化。

(a)

(b)

图7 根特市(Ghent)(a图)和莱顿市(Leiden)(b图)1600-1860年的主要能源价格

可以看到两个城市在17世纪具有非常类似的经济结构和人口规模,但后来的工业化发展路径却大相径庭。根据Allen对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解释,高工资和廉价能源的组合是促使经济转向工业革命的重要条件。但在根特市和莱顿市的例子中,莱顿市的工资与能源价格比率一直到19世纪都高于根特市,莱顿市更接近于Allen所描述的“高工资-廉价能源”的工业革命发生条件,但恰恰相反,莱顿市的工业革命远远晚于根特市。

作者从地缘政治、技术和产业组织模式三方面对两个城市的发展差异进行了解释。首先,地缘政治问题导致了两个城市获取煤炭资源的差异。根特市的煤炭主要来源于周边的煤炭产地,并可以通过河道交通便捷地运输。莱顿市的煤炭则主要依赖进口,而主要的进口来源国则是英国和法国北部等地区,这些地区与荷兰均存在政治冲突,这就导致莱顿市的煤炭供给极不稳定,因此只能更多依赖本地丰富的泥炭资源。

此外,技术因素也发挥了重要影响。泥炭与煤炭并不是完全替代品,两者虽然同为化石能源,但对煤炭的开采和利用极大的推动了采矿相关机械技术的进步,而泥炭的开采相对简单,传统农业技术完全足够。不仅如此,使用煤炭的各类机械技术发展迅猛,而用泥炭替代煤炭的技术发展却始终没有重大突破,这更使得使用泥炭的地区陷入某种技术进步困境。

最后,产业组织也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根特市和莱顿市的发展差异。伴随着化石能源转型,低地国家的劳动力开始从乡村向城市集聚,市场化企业化改革的斗争日趋激烈。根特市在这一时期有大量商人和企业家进入政府决策部门,从而逐渐在与贵族的斗争中获得优势,并开始推动劳动力和资源的集中,为工业革命做好了准备。而莱顿市的商人和企业家却始终没有获得类似的政治影响力,从而无法在政策层面推动劳动力和资源的集中。

此外,棉纺织业是当时大量采用蒸汽机技术的新兴产业,根特市在18-19世纪快速完成从毛纺织向棉纺织的转型,而莱顿市则一直保持着毛纺织传统。政治斗争的差异可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个城市的产业组织发展和能源选择。

总而言之,通过对两个低地国家城市能源消费与后来工业化发展路径的比较,展示了能源在工业革命产生过程中的复杂影响,也显示了将现有关于能源转型与经济现代化的理论运用到新场景中的困难。这对我们了解工业革命发生条件的差异提供了良好的对比案例,也为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能源、工业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有益参考。

轮值主编:林 展 责任编辑:彭雪梅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