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底故意打孔,不怕漏吗?
历史
历史 > 自媒体 > 正文

碗底故意打孔,不怕漏吗?

碗,是一个听着再普通不过的词儿了,但它历史悠久、形制丰富,其中不乏一些至今仍困扰学术界的器型,比如今天要说的诸葛碗。

明代 龙泉窑刻花莲花纹诸葛碗

观复博物馆藏

诸葛碗是个特殊的碗型,内外用大小两只型号的碗相叠烧造,看着整体挺高,实则里面很浅。也许是基于此,诸葛碗的出现让很多人联想到《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

诸葛亮为光复大汉天下,在成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后,仍不断北上攻魏。其中最经典,也是最让观众泪目的就是“六出祁山”。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的强劲对手司马懿。司马懿尽管屡战屡败于诸葛亮之手,但他深知诸葛亮天命将尽,常言道“食少事烦,其能久乎”。而诸葛亮为了蒙骗司马懿,发明了诸葛碗,这样的碗可以对司马懿造成很强的迷惑性,让他以为诸葛亮每次都能干掉一大碗饭。

北宋 龙泉窑青瓷刻划花夹层碗

浙江省博物馆藏

但事实确实如此吗?

我们根据考古发现,目前能找到最早的诸葛碗的实物是在宋代,此时距离诸葛亮的时代已过了近八百年。宋代之前的诸葛碗虽说没发现,但不是一定不存在,只是暂时没有证据证明它和诸葛亮有关系。

明代 龙泉窑刻花莲花纹诸葛碗(底部)

观复博物馆藏

诸葛碗还被称为“孔明碗”,因为它的碗底往往会被打一个孔。这样的设计有很多种说法——一来做成夹层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二来在里面倒入热水实现温饭的功能……

其实从制作上来看,由于诸葛碗是夹层的,所以烧造时必须要提前留一个排热气的孔,不然就烧不成。

明代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花卉纹暖碗

浙江省博物馆藏

唐、宋的瓷枕与此是一个道理,空心的瓷枕必须要提前钻个眼儿排热气,才不会在烧造的过程中炸裂。就比如这件磁州窑的狮形枕,工匠就非常巧妙地把出气孔留在了狮子鼻孔的位置。

宋代 磁州窑白釉狮形枕

观复博物馆藏

可能当年发明诸葛碗的人并没有想那么多,是后人想多了,或者说加以利用了。

诸葛碗是不是诸葛亮发明的至今没有实物可以验证。而且其功能也有待商榷,有人认为用来吃饭,有人认为可以温饭,也有人认为是祭祀时用来显得摆放的祭品更多的……

那么大家觉得,诸葛碗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