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长津湖》前 你需要了解这段历史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看电影《长津湖》前 你需要了解这段历史

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

电影《长津湖》当天正式上映

这部电影的背景正是

长津湖战役

一场在零下三四十度气温下的战斗

一支美军王牌部队遭遇的重重包围

一个整团美军被全歼的纪录

1950年11月27号至12月24号,

志愿军第9兵团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

与美军第10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

进行了殊死较量,

并最终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

今天,我们仍然努力地想去探寻,

当年那些衣着单薄的战士,

是如何从战壕中一跃而出,

如何奋勇地冲向敌人,

又是如何以鲜血染红了

那一片片白茫茫的大地。

让我们走近这场战役的

亲历者和研究者,借助他们的口述,

重回那一年那一个个永恒的时刻。

九兵团到朝鲜去作战是毛泽东主席安排的,可以说它是中国部队里的精锐之师。这支部队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的一纵、八纵、九纵,从抗日战线到解放战争,这支部队曾经在鲁南战役歼灭国民党军快速纵队,在豫皖苏边区,横扫国民党军保安部队,在孟良崮战役,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在淮海战役中,围追堵截让杜聿明的部队成了瓮中之鳖。此后,九兵团又解放了上海,成为了被国人传颂的霓虹灯下的哨兵。可以说,这是一支战斗力非同一般的部队。

原志愿军27军80师第239团2营教导员

张桂绵:

那时只传达到,只传达到营这一级,下面都不知道。已经到了什么地方呢?到了沈阳,这个部队才已经都知道了,说越来越冷了,越来越冷了,怎么向北了不是向南了,开始战士都不知道向南还是向北,不知道是抗美援朝。

美军的机械化部队在朝鲜东线的动作实在是太快了,九兵团的人员编制虽然完整,但武器却参差不齐。本来东北军分区的后勤部门,已经在沈阳的休整地,为九兵团准备了换装的北方厚棉衣,可是由于临时改变了行程,这些战士没有领到这些准备好的给养,他们都只穿着江南地区配发的薄冬装,大部人还没有棉鞋和棉帽。

原志愿军20军59师177团2营副营长

周文江:

这时候进入朝鲜以后呢,零下35度,外面都下着雪,我们这个59师呢走了三天路以后呢,军里指示要我们这个师要翻过亚德岭1500米高山,如果说我们绕道走要绕一个星期,这样子翻过山以后就插到了敌人的后面。

1950年11月27号,朝鲜半岛北部长津湖地区,大雪过后的寒风凛冽刺骨,气温创下了62年来的最低记录。为了实现麦克阿瑟“打到鸭绿江过圣诞”的计划,阿尔蒙德的美10军陆战1师,步7师和韩3师,越过了志愿军39军124师弃守的黄草岭,进入了长津湖地区。可是忽然间,美军周围群山的冰天雪地里,一下子涌出来10万志愿军,从四面八方向蜿蜒行进的美军扑来。一场空前残酷的大血战,瞬间拉开了帷幕。

陆战第一师的攻击一波接着一波,20多门大炮如犁地一般把山头上的土翻了一遍又一遍,飞机也不停地在天空盘旋,俯冲、扫射、投弹,志愿军的阵地一直都是一片火海。

这个时候的小高岭上,只剩下了杨根思一个人,他让仅有的几名战友撤下阵地的时候,也许就做好了与阵地同归于尽的准备了。

原志愿军20师58师政治部宣传干事

范执中

就不相信我杨根思上去守不住这个地方,就不相信,我杨根思带着设备打不败你美帝国主义,只要有我杨根思,小高岭就是我们的。

杨根思抱起十公斤的炸药包,点燃导火索,抱着炸药包冲向敌人。当时的团长政委以及我们这些人知道,杨根思实现了他的诺言,实现诺言了。

长津湖战役才刚刚打响,严寒天气导致冻伤冻亡的非战斗减员,以及美军各种轻重型武器和密集的空中支援,让志愿军第九兵团在短短三天里就损兵折将了近万人。长津湖一战的艰难,是九兵团始料未及的。

原志愿军20军58师172团2营6连指导员

徐邦礼:

我们师长去看这些冻伤的人,在那里嚎啕大哭

原志愿军20军58师174团特务连副连长

张承阁:

冻重伤八千多人,所以这个天气太恶劣,那么再加上我们的装备也跟美国的差距很大。

原志愿军20军58师173团作战参谋

朱文斌:

一串一串的都是坦克打出来的子弹,那我们战士就是小组往里边冲,在铁丝网附近伤亡最大,因为过铁丝网的有伤亡,加冻加伤,伤了还冲进去。

长津湖新兴里的战局震动了整个东线的美国部队,他们万万没想到拿着低劣武器装备、后勤也不足的志愿军,居然可以攻破由坦克和火炮组成的钢铁阵地。

原志愿军20军58师172团2营6连指导员

徐邦礼:

敌人坦克出来了,来了七辆坦克,就是沿这个公路过来,那么我们一排在这个地方,就打防御了,我们整个连全部围绕这个山卡,就是1070高地的这个山下面这个卡子里面。

原志愿军20军58师173团作战参谋

朱文斌:

我亲眼看到,战士爬到敌人坦克上,用手榴弹,炸药包没有用,他那个坦克一转转下来了,那有些战士就想办法,那个履带给它塞进去,那么算是炸坏了两三辆坦克,很勇敢很勇敢的。当时通过了几次的冲击,伤亡真是前赴后继,前面牺牲了后面又冲上去。

为了对抗美军的炮火优势,九兵团第26军前来增援,他们专门装备了三个炮兵营,一路上人扛马拉,可是这些笨重装备一方面拖延了行军的速度,同时也成为了美军飞机攻击的目标。

26军是长津湖战役里最憋气的一个军,他们在赶赴长津湖的路上都没有和美军正面的交过手,光是飞机轰炸和又冻又饿就已经伤亡不断。美军的飞机和严寒的天气死死的拖住了26军的后腿,让他们无法抵达指定的作战位置。

原26军77师231团1营机炮连副指导员

马曰湘:

去是六天六夜也没有吃饭没睡觉,就是一直走,走六天六夜,每人带七天的干粮袋,

原志愿军26军88师军务科参谋

吴大伟:

的确是太困难了,部队这个冻的那么样饿得那么样,长途行军拖得那么样。

原志愿军26军政治部干事

支福田:

非常艰苦,非常残酷,但是我们顶住了,没有退却。

朝鲜战场上的长津湖战役进行到了最后阶段,海军陆战第一师作为美国军队中最王牌的师团之一,凭借着现代化的战争手段不断冲破志愿军的层层包围,利用着精良的装备且战且退。

另一方面,志愿军保家卫国杀敌心切。陆战第一师作为美国部队中最王牌的师团,以现代化的战争手段,不断的冲破志愿军的层层包围,在最后关头,志愿军九兵团找到一个阻击敌人的绝佳地点,那就是水门桥,只要炸掉这座大桥,美军将无法跨越万丈深渊的峡谷,这里也成为陆战第一师生死攸关的一道屏障。

原志愿军20军58师172团2营6连指导员

徐邦礼:

美军他有40辆坦克,一字摆开在那里,那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个大桥拿下来。

原志愿军27军80师240团3营7连连长

姜庆云:

我带了一个步兵排加一个重机枪班,是20多个人,当时他(美军)这一梭子打倒七个人,牺牲了三个,四个负伤了,其他的人还在继续前进呢,继续向桥头走,离着桥头就有四五十米。

其实,早在12月7号,志愿军九兵团就已在水门桥边的高地上埋伏了两个连的兵力,可在敌军架桥乃至全员通过的过程里,阻击部队始终未发一枪。等到后续追击部队到达这个高地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一幅悲壮的景象。

在水门桥附近的高地上,志愿军一个连的官兵呈战斗队形散开,卧倒在雪地里,人人都是手执武器的姿态注视着前方,没有一个人向后,全部冻死在山头上,全部化作了晶莹的冰雕。

原20军60师178团1营2连班长

吕焕言:

敌人逃走的时候,下来时我们经过一个阵地,亲眼看到,有两个排的战士都坐在公路边,等待敌人逃跑的时候追击,消灭敌人。枪都竖着靠在身上,人都坐得笔挺,全部冻死了。

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

迟浩田:

我第一次看到战士,瞪得眼睛很大,笑咪咪的,脸上这块都是冰,一化以后看那很安静的,这种场面确实我从来没见过,没见过一次冻死这么多人。

志愿军九兵团的战士也对长津湖战役刻骨铭心,那凛冽的寒风,那飘飞的大雪,凡是打过长津湖的志愿军战士,多多少少都留下了一些冻伤的痕迹。

原志愿军20师58师政治部宣传干事

范执中:

现在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总感到一种遗憾。

原志愿军20军58师174团特务连副连长

张承阁:

真正有功劳的是那个牺牲的同志,他们用鲜血换来的,所以说想起这个来,心里边就,一些战友,我们一起出来的小孩,都很小很小的,一些战友,都没有过这个关,很多人,战场上都牺牲了。

曾经打过长津湖战役的迟浩田,此后成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任国防部部长,1996年12月,迟浩田率团访问美国,在德克萨斯州的胡德堡基地时,接待他的海军陆战队司令查尔斯上将,私下里特别向迟浩田问起了长津湖战役的事情,因为他父亲就曾经在长津湖和九兵团交过手。

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

迟浩田:

他父亲是陆战一师的副师长,上校副师长,他说我父亲讲到这件事,那是很激动,觉得一生难忘,他说你们那个志愿军飞机封锁,轰炸挡不住,冰天雪地挡不住,大兵压境挡不住不得了,我父亲费了很大的劲跑出来。当初我告诉他,我们那个时候基本是小米加步枪,没有飞机,没有大炮,完全靠勇敢精神,如果有现在的武器装备,那你父亲就当了俘虏了。

迟浩田向这位陆战第一师的后人讲述了长津湖战役的经过,并且赠送给了他一本《孙子兵法》作为礼物,长津湖战役对于美军陆战第一师来说是一个永远难忘的记忆。

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

迟浩田:

谈起这个事以后有点像谈虎色变,被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斗精神,顽强精神,吓住了,后来,他那很有意思吃饭,敬你一杯,干杯好几次,交了个朋友,所以我们(志愿军)打出了威风,打出了这个顽强精神,为国家争了光。

战场已经远去,但血色军魂永志难忘。

我们祈愿烈士安息,愿和平永驻。

编辑:王鼎尧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