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76周年纪念日。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
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面胜利。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正式经表决确定了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小编想为大家介绍一些另类的二战电影。
战争往往都是国与国之间的角力,无论输赢,人民都是被牺牲的一群,尤其是小朋友。活在那个年代的儿童,注定生来就没有童真,甚至活活地被剥夺自由。
电影史上也不乏以儿童角度叙述战争的电影,它们用童心天真烂漫的方式讲述故事,在儿童眼中,血色的战争世界依旧是五彩缤纷的......这似乎让事情在表象上显得不那么可怕,却更在侧面让人认识战争的泯灭人性。
▲《辛德勒的名单》剧照
集中营里的儿童
集中营无疑是一个可怕的地方,可是《美丽人生》却以有趣的风格呈现集中营里的恐惧。
相信看过《美丽人生》的观众都会有这种感觉,观看途中总会一度忘记自己正在看一部战争电影。
它与其他的战争电影不一样,少了那么点严肃、可怕,多了些风趣幽默,最后用一种温柔温情的方式把人拉回战争残酷的现实。
▲《美丽人生》凤凰卫视电影台9月7日 12:05播出
电影头三分之一都是在讲男主角圭多(导演罗贝托·贝尼尼自导自演)和女主角多拉(尼可莱塔·布拉斯基饰)的相识相爱。他们组织了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有一个四岁的儿子乔舒亚(乔治·坎塔里尼饰)。
▲《美丽人生》剧照
可是,在乔舒亚五岁生日的那天,战争爆发,他和圭多由于犹太人的身份被带到集中营。多拉知道后毅然决然地与家人一起登上通往集中营的火车。
为了保持乔舒亚的童真,圭多撒了个美丽的谎言。他骗乔舒亚说他们现在是要去旅行,是他计划了几个月的生日礼物。到了集中营之后,他又骗乔舒亚说他们来这里是玩游戏,要累积争取到1000分才会赢,赢了就可以获得他最喜欢的坦克车。
电影无处不流露出圭多对乔舒亚的宠爱。他不知道自己会在集中营遭遇什么,却勇敢在德军脸皮底下耍滑头;他一天辛劳工作下来很累,可是回到营房里看到乔舒亚,却好像什么辛劳都忘记了......为了孩子的安全,他什么都愿意做,甚至牺牲性命。
电影最后乔舒亚的话语:“这是我的故事。这是我父亲所作的牺牲。这是他送给我的礼物。”相信是影片最催泪的一部分。
年纪尚小的乔舒亚最后看到了美军的坦克,以为自己真的赢了游戏,殊不知,是爸爸一直对他撒的美丽谎言,让他幸存到了最后。
▲《美丽人生》剧照
现实中,二战时希特勒提出“犹太人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说的就是大规模屠杀犹太人,透过繁重劳役加以消灭,幸存者则被处死,使犹太民族彻底灭绝。这也是影片中圭多一家人会被送进集中营的原因。
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记录在这个方案下无辜牺牲的犹太人,据估计可高达600万,其中包括近150万儿童,而当时欧洲的犹太人只有约900万。
在德国纳粹的眼中,弱小的儿童是“不需要”的群体,所以大多数的儿童一进到集中营里就会被处死。就像乔舒亚在电影里,军官骗小孩和老人们去洗澡,实际上是把他们送进毒气室,只是因为乔舒亚不喜欢洗澡,才幸运地逃脱了。
除了被送进集中营里屠杀外,很多犹太儿童是死于饥饿、缺乏足够的衣物和庇护所等原因。此外,纳粹德国当时也关押了一批儿童作为医疗研究之用,其不人道的医学实验,如生物武器实验和人体实验,更让很多儿童在实验中丧生。
▲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幸存儿童
另一部同样以儿童的角度讲述集中营的电影就是《穿条纹衣的男孩》。
▲《穿条纹衣的男孩》结局让许多观众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第一次观看这部电影的朋友们还请做好心理准备、怀着一颗沉重的心观看整部电影
电影的两位主角都是八岁男孩,他们本应是活在两个世界的人,布鲁诺(阿萨·巴特菲尔德饰)是纳粹军官的儿子,而施穆尔(杰克·斯坎伦饰)是被困在集中营里的犹太男孩。
在大人们的世界里,两人应当是敌对的两群。可在小朋友的世界里,他们却以最纯真的心成为了好朋友。
▲《穿条纹衣的男孩》剧照
电影的开端,布鲁诺的爸爸因为升职要被调去一个乡郊地方驻守,所以他们一家就搬到了一个新的地方。他在房间的窗户看到附近有个“农场”,里面有些小朋友,可是父母却不让他离开家里跟那些小朋友玩。没有朋友的布鲁诺就只好在家里自找乐趣。
有一天,他趁所有人不注意时,偷走了出去探险。走着走着就找到了他以为的“农场”,在铁丝网边坐着一个小男孩施穆尔,于是他们两个就开始聊天。
布鲁诺觉得他们好奇怪,因为所有人都穿着一样的“睡衣”。他甚至以为施穆尔与其他人在里面玩游戏,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号码。
▲《穿条纹衣的男孩》剧照
这就是小孩子天真的世界。尽管周围的人都教育布鲁诺,犹太人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是我们的敌人,是社会的害虫,但是布鲁诺一想到施穆尔和自己家里另一名仆人时,他仍存有怀疑的心,觉得犹太人也是有好人的。
在他的眼里,没有所谓的敌人,他只知道施穆尔跟他一样,都喜欢吃甜的,喜欢玩游戏,渴望有朋友,所以他们是一对最真挚的朋友。
我们不禁惋惜,若是生活在和平年代,他们的友谊之路大抵能够一帆风顺。
心怀战士梦的儿童
远离二战的主战场欧洲,当时亚洲的儿童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二战时,大日本帝国虽然是战争发起国,可当时日本国内的普通民众也深陷战争漩涡自身难保,《萤火虫之墓》讲述的就是在空袭中失去母亲的一对兄妹的悲惨故事。
高畑勋在1988年以自身经历创作的《萤火虫之墓》大概是史上最受争议的吉卜力动画。
有人觉得影片剧情感人,兄妹二人被战争荼毒、遭遇凄惨、令人动容;也有人认为崇尚军国主义、好吃懒做之后去充军的哥哥不值得同情,影片充满日本人的少不知恶与无病呻吟。
▲《萤火虫之墓》电影海报
电影以倒叙的形式将主角清太与妹妹节子的故事带出。
故事开端,清太饿死在火车站里,火车站的职员在清理清太的尸体时,找到了一个糖果罐,随手把它扔掉。糖果罐掉在地上时,掉出了一些白色粉末和引来了一些萤火虫,继而开展故事。
清太和节子的妈妈在神户大空袭中受重伤死亡。从此,他们便相依为命。他们首先到亲戚家里寄住,可是日子久了,亲戚便不停奚落他们,说只有为国家辛苦工作的人才可以吃白米饭,像他们这些游手好闲的人没资格吃白米饭。
清太于是跟妹妹搬离到河岸边的防空洞里生活。因为没有钱买食物,于是清太去偷别人的农作物,趁空袭的时候到别人家偷东西。可惜,妹妹最后也因营养不足而死亡。
▲《萤火虫之墓》剧照
动画形式的电影通常会给人一种轻松、开心、充满幻想的感觉,然而《萤火虫之墓》却不太一样,开场就以主角的死亡作开端。整部电影也没有什么开心的场景,只有他们兄妹俩在恶劣的环境中自得其乐的画面。
电影以二战为背景,虽然除了空袭以外,没有什么血腥暴力的场面,但一边看,却不禁会为主角们脆弱短暂的生命而动容。在战争时,相信像清太家的结局并不罕见。或许当时的人也见怪不怪,即便是想帮助他们,自己也无能为力。
清太的故事,令人想到一个真实存在的日本男孩。
照片中的男孩背着一个婴儿,赤脚站在路旁。
拍摄这张照片的美国摄影师欧唐纳(后成为白宫摄影师)说道:“男孩原地站着5至10分钟,穿着白色面罩的人走近,默默地解去他身上的系带,那一刻我才发现婴儿早已死去。人们捧着婴儿的手脚,将他放在火上。男孩站着没有丝毫移动,凝视火焰。他用力咬着下唇,直到出血。火焰就像落日一样下沉熄灭,男孩一声不响转身离去。”
照片拍摄的时间与地点无从得知,只知道照片摄于1945年8月9日,长崎原子弹爆炸之后。
▲美国分别在8月6日及9日,投掷两枚原子弹到广岛和长崎,以致日本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两次原爆合共造成了至少13万人以上丧生,因辐射等原因死亡的人更不计其数。
影片和照片中的故事,无不说明了在战争中,受到伤害的往往是平民百姓。
▲广岛原子弹爆炸情景
美军在日本投掷两枚原子弹,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可与其他武器不同,核爆后对人类和该地方所造成的影响是永不磨灭的。
在爆炸的瞬间,中心气压达到了数十万个大气压,引发十分强烈的冲击波和气浪。在其中心的建筑物破坏殆尽,尸体分解,或是烧到无法辨识,死亡率超过九成。其温度达到3,000℃—4,000℃,地面受到的能量相当于受普通太阳照射的1,000倍,以致附近的房屋纷纷“起泡”。
▲图片来源:BBC
当年一名年仅8岁的冈田惠美子,姐姐与其他四名亲戚在广岛原爆中死亡。虽然她表面没有伤痕,但原爆后,她的头发开始掉落,牙龈开始出血,经常会觉得很累,总是要躺着。
12年后,惠美子因受到辐射影响,被诊断出患有再生不良性贫血。她很讨厌日落,因为日落会让她想起那原爆后在燃烧的城市。
▲冈田惠美子(图片来源:BBC)
《太阳帝国》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1987年执导的一部战争片。
▲《太阳帝国》电影海报
电影以杰米(克里斯蒂安·贝尔饰),一名住在上海租界的英国男孩为中心。杰米一家本十分富裕,且一直觉得自己很安全,可当珍珠港事件爆发后,日本开始占领上海,使他们一家计划逃离上海。
▲“蝙蝠侠”克里斯蒂安·贝尔
在逃离的过程中,杰米和父母意外失散了。回到家里,却发现自己的家已被日军占领了。他和在路上认识的贝西与他的朋友一起被带到集中营里。
时间一眨眼到了1945年,杰米与一群外国人在俘虏营里建立起自己的小小区,虽说生活条件不好,可还算过得去。但随着日本的形势越来越不妙时,他们所获得的配给也越来越少,于是贝西答应杰米,若有机会逃离,一定会带着他。可是他最后却违背了诺言,一声不响的自己逃离了……
▲《太阳帝国》剧照
同样地,这部电影没有什么血腥的画面,而是透过杰米的经历和转变刻画出战争的残酷。
杰米原是一名很任性,事事都要依靠着佣人帮忙的一个男孩,但跟父母失散后,他被迫地一下子长大了。幸运的是,他收到很多人的帮助。最后当杰米与父母重逢时,他已不是原本那个天真无邪的小男孩了。
电影中,杰米透过俘虏营的铁丝网与一名日本青年成为了朋友,他们两个都同样地喜欢飞机,这名日本青年更梦想成为一名特攻队飞行员。正当他准备执行他的任务时,飞机却发生故障,使这位男孩感到十分难过。
战争时期,儿童不仅是最脆弱的生命,也是最容易受到蛊惑的灵魂,军国主义教育很容易在他们脑中留下烙印。
当时有很多的日本飞行员都会以成为特攻队飞行员为傲,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神风特攻队”。在二战末期,由于日本在战事上已处于劣势,为挽回形势,日军于是采取了“一人、一机、一弹换一舰”的政策,对美国海军实施自杀式攻击。
▲MXY-7樱花特别攻击机
特攻队成员大多都是一些具有狂热军国主义思想且不知生死为何物的日本青年,还有被迫成为特攻队成员的殖民地青年,包括台湾和朝鲜半岛。他们的平均年龄为17岁,在进行简单的飞行训练后,驾驶着满载炸药,只有单程燃料的飞机,以自杀式的攻击撞向美国军舰。
加入特攻队,就要冒着必死的决心。即便侥幸逃离了一次的任务,他们随时都要准备着下一次的任务。
有幸存者表示,虽然他第一次的任务,因为飞机出了故障而侥幸活了下来,但却让他感到很羞愧,更想过因此而自杀。另一名幸存者现在回想起来则表示:“我们是被诱骗去自杀的。”
勿忘历史
最后想要为大家推荐的一部电影就是2002年的《五月八月》。电影以日军入侵南京为开端,说到这里,想必大家一定猜到这部电影的主题了。
没错,就是南京大屠杀。
▲《五月八月》电影海报
电影里的两位主角是五月(徐忻辰饰)和八月(裘立尔饰)。她们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可当日军开始入侵南京时,她们的生活就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爸爸为了粮食冒险出去,结果一去不返。日军闯进家里,躲在阁楼的姐妹俩眼睁睁地看着奶奶被杀死,妈妈被强暴。
八月发烧了,妈妈只好冒险出去替八月买药,可五月不放心,偷偷跟着妈妈,结果被日军发现了她们。妈妈为了保护五月,自己引开日军,让五月逃跑。从此,五月就要兼任爸妈的角色,带着她四处流离……
▲《五月八月》剧照
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电影有很多,可是以小朋友的视觉看南京大屠杀却很少。虽然五月只有十岁,但在自己所有亲人都死了之后,她就再也不是小孩子,也不能是小孩子了……
▲《五月八月》剧照
虽说以上的电影都是以小孩为焦点,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可是某程度上而言,也是反映着导演们对于战争的看法。
《美丽人生》的导演罗贝托·贝尼尼表示电影有部分是建基于他父亲本人在伯根-贝尔森集中营关押时的经历而编写的。他说,作为一个喜剧演员,他不想把电影搞得太沉重,所以在电影中大部分的时间都以喜剧的方式处理,在最后才把集中营的残酷表达出来。他引用了但丁的名句:“没有比回忆过去的幸福更为痛苦的事了。”来表达他的看法。
▲罗贝托·贝尼尼
《太阳帝国》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也曾表示他拍摄战争电影的灵感是来自于他父亲阿诺德·斯皮尔伯格,他曾在二战时加入了美军。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与父亲阿诺德•斯皮尔伯格
史蒂文表示,他出生于二战后一年,战争故事就是围绕着他的童年,因为爸爸会分享他参战的经历给他听,他周边的朋友都是退伍军人。因此为他提供了很多题材创作电影。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拍过不少战争电影,包括著名的《拯救大兵瑞恩》和《辛德勒的名单》等
战乱时期,很多无辜的生命白白成为了牺牲品,很多儿童因此失去了童年,甚至再也看不到长大后的太阳。
电影能够回溯去,告诉我们勿忘历史、铭记历史。
虽然我们生于和平年代,但希望透过这些电影,让更多人认识战争与那段昏暗历史的可怕,也许是以另一种方式替受害者们延续短暂的生命。
今年是二战结束和中国抗日胜利第76周年,看完这五部儿童视角的战争片,只能慨叹今日生活在和平的社会实在是得来不易。希望这世界上,再也不要发生战争,愿世界和平!
即将播出
《美丽人生》9月7日 12:05
文 | Michelle
编辑 | Skylar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