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毁于塔利班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大佛毁于塔利班

如今世人所熟知的不过是空空的大石窟,时时刻刻提醒着塔利班所犯下的罪行。/wikipedia

这两天,阿富汗塔利班占领总统府的新闻,持续占据热点话题,被毁掉的“巴米扬大佛”又一次被无数人提起。

提起巴米扬大佛,如今世人所熟知的不过是空空的大石窟,时时刻刻提醒着2001年塔利班所犯下的罪行。

巴米扬大佛位于阿富汗巴米扬谷。2001年2月,逊尼派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武装组织塔利班下达“灭佛令”,要求毁灭所有佛造像。同年3月,巴米扬大佛炸毁,联合国各成员国及欧盟代表接连对塔利班提出警告和劝说。然而,塔利班当局对国际各界的态度置若罔闻。

被政治争斗无情摧毁的巴米扬大佛,实则有两尊。小一点的东佛像(Shamama),原高达28米;大一点的西佛像(Salsal),原高达55米。两尊佛像相距约400米,凿筑于公元5世纪到6世纪,是希腊式佛教艺术(又称犍陀罗艺术)的典范之作。

两尊像坐落于砂岩璧的石窟内。除了砂岩与木支架外,佛像全部由泥混稻草与灰泥塑造而成。

东佛像与西佛像。/world history

虽然现存的照片中大佛已与石窟同一颜色,文献显示佛像的脸部、手部、和袈裟的皱褶处曾有彩绘。西佛像的袈裟曾是红色,而东佛像的袈裟则有多种颜色。

佛教信仰充斥着对造像与绘制艺术的极致追求,越精美的佛像代表着越真挚的信仰。自古以来,佛教教徒以铸造佛像,开凿佛窟作为供养精神力量的本源。

相比之下,正统伊斯兰信仰反对偶像(即任何造像与雕塑)崇拜,因此造就了伊斯兰艺术中精美绝伦、构图繁密的几何图形。

两种宗教的本质冲突,让极端伊斯兰教徒认为,摧毁造像艺术就是“效忠真主”的一种修行。

于是,摧毁世界上最大的雕刻立佛——巴米扬大佛,就成了极端伊斯兰统治者的政治成就与征服象征。

正统伊斯兰信仰反对偶像(即任何造像与雕塑)崇拜,因此造就了伊斯兰艺术中精美绝伦、构图繁密的几何图形。/unsplash

自12世纪以来,巴米扬大佛曾遭遇多次毁坏。

在塔利班彻底炸毁两尊佛像之前,大佛的面部、双手、与腿部已经被莫卧儿帝国君主等伊斯兰传统教义的捍卫者损坏。

1998年,塔利班便声称要攻入巴米扬,次年4月,塔利班彻底攻陷巴米扬。2001年3月12日,在大炮、炸药、与火箭筒等现代武器的轮番轰炸下巴米扬两坐立佛像轰然毁灭。

巴米扬谷作为丝绸之路上一大著名佛教圣地,除两尊大佛外,佛像四周还有绘着彩色壁画的小佛窟,形制类似我国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同时一尊跟巴米扬大佛造像风格接近的坐佛仍保存于甘肃省炳灵寺石窟内,更体现了如《大唐西域记》中,玄奘远游途径巴米扬般紧密的历史连结。

巴米扬大佛原貌。/wikipedia

巴米扬大佛的毁坏,是丝绸之路上标志性的佛教石窟寺遗址一大无可挽回的缺失。

近年来,巴米扬大佛的修复工作一直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监督下进行。较小的东佛像依靠原材料与现代材料的混合,以及通过拼接保留的残块进行重塑,但东佛像的修复工程至今仍未竣工。

国际上的艺术家则通过投影的手法重现东西佛像被炸毁前的原貌,甚至复原东西佛像于12世纪前的面貌。

但投影熄灭后,依旧是空空的大石窟。

国际上的艺术家通过投影的手法重现东西佛像被炸毁前的原貌。/wikipedia

“比蒙娜丽莎更美丽的是燃烧的蒙娜丽莎。”虽是一句玩笑话,但却印证了巴米扬大佛的意义,它见证了极端主义对文化遗产不可逆转的毁灭,并加深了国际上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共识。

但如今来看,塔利班武装分子已夺取了阿富汗各大主要城市,“重建大佛”,恐怕再一次“前途未卜”。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