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集团覆灭史:李傕、郭汜跟董卓相比,谁更胜一筹?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凉州集团覆灭史:李傕、郭汜跟董卓相比,谁更胜一筹?

董卓乱政,最被非议的是扶立汉献帝,皇帝好好的你董卓凭什么废长立幼?所以,汉献帝的合法性在袁绍为代表的关东诸侯中普遍不被承认,袁绍甚至还试图拥立德高望重的宗室刘虞。

董卓迁都长安后,朝廷曾经派出韩融、胡母班等五位高官到关东进行招抚。这些人是与董卓合作的顶级士族,袁绍、袁术两人毫不犹豫地举起屠刀,将他们全部处死,只有德望极高的韩融保住一命,仅仅被驱逐。袁绍为代表的关东群雄对董卓把持下的长安朝廷合法性是完全否定的。

东汉末年权臣董卓。图源/94版《三国演义》截图

董卓死后,他麾下以李傕、郭汜为代表的凉州武人集团,在起兵杀入长安并处死王允等人后,把持了朝廷,也向关东多次派出高官担任招抚大使。此时,这些使节及其背后的长安朝廷的权威性竟然得到了袁氏兄弟、曹操、公孙瓒等军阀的广泛承认。譬如袁绍和公孙瓒打得昏天黑地,朝廷派出使节赵岐调停,双方接受了调停,并且停战很久。很少有人注意到,这时把持朝廷的,正是我们印象中“除了打仗杀人放火什么都不会”的李傕、郭汜等凉州武人。

那么,李傕、郭汜等人何以比董卓政治水平还强,能和留在朝中的士大夫集团合作,兵不血刃地化解第二次关东反凉州同盟,让关东诸侯承认朝廷的权威?化解了和关东诸侯的敌对后,为何又迅速走向了灭亡?

李傕、郭汜

崛起于乱世的凉州中层武人

在《三国演义》中,大家对董卓阵营的印象大概是:打仗主要靠吕布,谋略主要靠李儒。在正史中,无论吕布还是李儒,在董卓阵营中的地位和作用都相当有限。李儒除了毒死被废的汉少帝外,军政上几乎毫无事迹。那么,历史上董卓阵营的武将组成是怎么样的呢?

董卓阵营的第二号人物毫无疑问是他的亲弟弟董旻。早在何进被十常侍所杀时,董旻就在首都洛阳担任军职,他联合何进的心腹吴匡一起攻杀了何进的异父异母弟何苗。何苗是在母亲改嫁何家后才改的姓,一向亲近宦官。董旻为董卓入京后控制局势提前铺平了道路,更被封为左将军,在董卓死后一并被杀。

除了董旻外,董卓集团入京时地位最高的五位将领是牛辅、董越、段煨、胡轸、徐荣,当时在董卓军中都官拜中郎将——

牛辅是董卓女婿,历史上没有董卓之子的记载,董卓西迁关中后留在外围的军队里,牛辅部实力最强,所以他的地位在中郎将中当属最高。董越可能是董卓远亲或仅仅同姓。

段煨是东汉末年第一外战名将段熲的族人,继承了段熲的一部分政治遗产,当年是段熲向朝廷推荐了董卓。

胡轸和另一位叫杨定的在史书中被一并称为“凉州大人”,是加入了董卓集团的凉州大族。

徐荣是这些人里最有名的,因为曾经大败曹操和孙坚,差点在战场上杀掉这两人。

徐荣不是凉州人,他出身辽东,在凉州军人中身居高位,大约和段熲有关: 凉州人出生的段熲在辽东对鲜卑人立下功勋后,一路高升,徐荣早年很可能是被段熲在辽东任上挖掘出来的军事人才,跟随段熲进入凉州军体系中。 至于吕布,在投向董卓后官职不过中郎将,出征时竟然一度要受同为中郎将的胡轸节制。

吕布。来源/94版《三国演义》截图

董卓死后,段煨、胡轸、徐荣都投降了朝廷。牛辅和董越拒绝投降,牛辅还击败了朝廷的讨伐军。但接下来的事情证明了牛辅的无能:他先是火并董越,随后怀疑手下有人会杀了自己向朝廷请功,便带着财物和亲信一起弃军潜逃。牛辅的眼光也是毒辣,挑出来的亲信果然把他杀掉,携款潜逃。

到这里,不安定因素似乎已经被消除,最初拒绝投降的牛辅和董越所部现在群龙无首,准备各自回乡。但是,牛辅军中的谋士贾诩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他指出,现在凉州军人只有重新组织起来进军长安才能掌握主动权。如此,李傕、郭汜被推向前台。

李傕、郭汜此前不过是牛辅军中的普通校尉,但他们善战的名声在凉州军中早已传开。当初,孙坚盯着董卓穷追猛打,还打败了吕布,董卓颇为头疼,一个叫刘艾的人曾经对董卓说:“孙坚用兵不如李傕、郭汜,之前远征西北羌人的时候几乎战死,没啥好怕的。”可见在时人眼里,李傕、郭汜的作战水平很高。董卓对李傕颇为信任,曾经派他作为使者去和孙坚讨论联姻。

董卓死前,李傕、郭汜已 经在战场上证明了自己,他们击败了讨伐黄巾的主要名将朱儁。 朱儁留守洛阳附近地区,并受到陶谦等地方实力派军队和物资上的支持。 董卓派牛辅前去镇压,牛辅军中的李傕、郭汜、张济等人表现出色,大败名将朱儁。 随着牛辅弃军逃亡被杀,李傕、郭汜这些原本只是军队中层的武人受到军队的普遍推举,走向了前台。

郭汜曾率部击败吕布。来源/新《三国》截图

李傕、郭汜率董卓余部开始向长安进军。朝廷派出讨伐军,但是王允和吕布不和,派出的讨伐军司令竟是原董卓所部的徐荣和胡轸。胡轸倒向了叛军,徐荣战死。叛军最终占领长安。王允被杀,吕布逃亡,凉州叛军在长安大肆烧杀。

到这时,这支为故主董卓报仇的凉州军队似乎只会杀戮和破坏。让人意外的是,随后他们开始恢复关中地区的秩序,还让朝廷合法性与日俱增。

凉州武人和朝廷士大夫阶层合作,和平化解第二次关东同盟,重建权威。 在李傕、郭汜率领董卓余部进攻长安的战役中,太常种拂、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相继战死。 但在破城后,凉州军人虽然大肆烧杀抢掠,但对谋刺董卓的报复却很有限。 除了刺董主谋王允和他的两个掌军心腹宋翼、王宏被杀,仅有掌握军权又参与了刺董的司隶校尉黄婉被捕杀。 刺杀董卓的另一位主谋士孙瑞,在董卓死后和日渐专横的王允关系恶化,于是把家人送到荆州,自己留在朝廷。 凉州军破城后竟然没有找他麻烦,更别说杀他了。 率军杀光了董卓族人的军界强人皇甫嵩也没有受到为难,在朝廷中继续担任三公要职。

在杀了王允等几个有威胁的人后,凉州军借汉献帝之名宣布大赦,谋杀董卓这个事情就翻篇了。王允的旧部属赵戬为他收尸,并没有因此被追究,赵戬的叔父赵岐在不久之后还被任命为安抚关东诸侯的大使。相比之下,王允在杀董卓后,蔡文姬之父、名士蔡邕仅仅因为叹了口气就被处死,另一位名士丁彦思也因为受董卓器重被处死。这两位名士并没有跟随董卓作恶的事迹,也没有为董卓收尸这种态度鲜明的表态。可以说,虽然在攻伐过程中凉州军人杀戮甚重,但他们入城后却表现出惊人的克制。李郭这几个大老粗军人能在胜利后显得克制而有政治智慧,当与凉州军谋主贾诩的劝谏和约束有关。

在清理完董卓旧案后,凉州军人和朝廷中的公卿士大夫展开了有效的合作。此时朝中主要有影响力的公卿士大夫包括:镇压黄巾的名将皇甫嵩,周瑜的堂叔周忠,弘农杨氏代表人物、和袁家联姻的杨修之父杨彪,刺杀董卓的主谋之一士孙瑞,以及地位崇高的太傅马日磾及太仆赵岐。在董卓挟持朝廷西迁后,这些人的政治影响力和政治资源遭到了极大的削弱,比起在关东纷纷开始割据的诸侯来丧失了先发优势。要在随后的乱世中保持和扩大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就必须让朝廷恢复权威。所以,凉州军人在为董卓复仇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大克制,而随后公卿士大夫与凉州军人集团便致力于恢复朝廷权威,长安的朝廷因此开始正常运作起来。

在凉州军人攻入长安后仅仅两个月,朝廷就派出太傅马日磾及太仆赵岐持节慰抚天下。马日磾向南进入荆州,荆州刺史刘表遣使到长安进贡,被升任荆州牧。后来,马日磾进入袁术地界,但是已经有了不臣之心的袁术偷取他的符节,并扣留了他希望他当军师,气得他生病病死在了袁术地界。赵岐向北进入河北地界,成功促成了袁绍和公孙瓒的停战,但是在奉迎汉献帝回洛阳的问题上被袁绍忽悠一番没有实际成果。稍后,朝廷派出去调停幽州牧刘虞和公孙瓒争端的段训,被公孙瓒胁迫,成了他杀刘虞的名义授权人。无论如何,比起董卓时代出使关东诸侯的大臣们几乎被袁绍袁术兄弟杀光,这次朝廷的使节的权威在表面上得到了尊重。比起董卓时代朝廷被普遍视为伪政权,现在关东诸侯至少愿意承认朝廷的合法性,利用朝廷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一方霸主袁绍。来源/新《三国》剧照

就在李傕、郭汜率凉州军控制长安当年年末,徐州刺史陶谦召集了一堆关东的太守、国相,联合推举朱儁为太师,打出了奉迎天子、讨伐凉州军人的旗号,并发公文给各地长官寻求支持。这是继反董卓同盟后关东地区针对凉州军的第二次同盟。由于当时袁氏兄弟交恶,关东群雄大部分都在混战。参与此次关东同盟的大部分成员影响力较低,比较知名的是孔融和郑玄,但是这两个人留名于历史从不是因为他们的军政能力,而是因为他们大儒和名士的身份。这次同盟可谓雷声大雨点小,但仍然是对李傕、郭汜为首凉州军合法性的挑战。

李傕向贾诩和周忠询问应对之策,得到的答复很简单:釜底抽薪,把这些人推举的盟主、名将朱儁征召入朝就行了。朱儁此时有着独立武装,还有陶谦等人的支持,但一方面李傕、郭汜在董卓生前就击败过他,另一方面陶谦等人的实力和动机都让人存疑。相比之下,长安朝廷方面的凉州军人和公卿士大夫阶层暂时合作愉快,征召他的建议来自周忠,和自己齐名的名将皇甫嵩也相继担任太尉、光禄大夫、太常等要职。朱儁认为李、郭这些后辈也不会把自己怎么样,于是辞谢陶谦的推举,应召入朝。

陶谦见准备拥戴的盟主直接入朝了,干脆也厚起脸派使者去拜见汉献帝并进贡,算是承认了凉州军对朝廷的把控。朝廷也投桃报李,升任陶谦为徐州牧。就这样,李傕、郭汜达成了董卓生前都没能达到的目标:关东主要诸侯在表面上都承认了凉州军把控之下的东汉朝廷,凉州军和关东诸侯的敌对状态暂时告终。

长平观之战

李傕、郭汜引发董卓旧部的分裂与内战

在东边结束了和关东群雄的敌对状态后,李傕、郭汜遇到了新的麻烦:西边的韩遂、马腾。虽然董卓所部以凉州军人为主,但东汉朝廷早就丧失了对凉州本土的控制。汉、羌两族的大量士兵大约在黄巾之乱同时就叛乱反汉,他们劫持并拥戴当地的一些豪族为首领。经过博弈,韩遂杀掉了另外几个叛军首脑,成为拥兵十万的大军阀,此时汉灵帝和何进尚在世。后来,凉州人叛乱进一步扩大,马超之父马腾也加入了叛军,并且成为和韩遂分庭抗礼的势力。凉州的叛军在汉灵帝末年一度进逼长安,在陈仓附近被皇甫嵩和董卓率领的汉军勉强击退。随后汉军在董卓、孙坚等人带领下反攻进入凉州,但是又被叛军打得一败涂地,损失较小的董卓全师而退都算立了功。随后,韩遂、马腾等人互相争夺地盘,短期不再进攻关中,但是朝廷也无力阻止他们在凉州割据。

董卓迁都长安后,自然要笼络这两个凉州老乡一起对抗关东诸侯。双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韩遂、马腾带兵去拜见董卓,结果还在路上董卓就被刺杀了。李傕、郭汜上台后,封韩遂为镇西将军,马腾为征西将军,还让出了一部分关中地盘,连董卓生前打算养老的郿县都交给马腾驻守,这里距离长安城不过一百公里左右。

到公元194年初,距离李傕、郭汜攻占长安已经一年半时间,这期间关中局势整体还算平稳。但是李傕、郭汜作为出身低微的武人,以纯粹的暴力起家,内心不服他们的大有人在。此时,在长安西边郿县驻守的马腾有求于李傕,但是李傕并没答应。马腾大怒,招兵买马准备武力解决,并拒绝汉献帝使节的调解。韩遂打着调停的旗号带兵赶来后,和马腾结盟一起对付李傕、郭汜等人。

董卓爱将李傕。来源/新《三国》剧照

马腾在郿县驻扎的这些时间,和朝廷有着频繁的往来,因此发展了不少内应。谏议大夫种邵、侍中马宇都暗中加入了他的阵营。此外,益州牧刘焉深度介入了此事,他在朝的两个儿子刘范、刘诞加入了马腾一方。这些内应因为事情败露向西逃亡到右扶风地界。刘焉应儿子要求,从益州派出一支五千人的军队,由一名叫孙肇的将领统帅增援他们。这些人负责保护韩遂、马腾军后方,没有参战。

韩遂、马腾军在一个叫长平观的地方和李傕方展开了决战。李傕本人留在朝中坐镇,前线将领主要有他的侄儿李利、郭汜和樊稠。最初,李利所部先和韩遂、马腾军激战,不利。自认为资格更老的樊稠大怒,让人对李利传话:“别人要你叔父的人头,你还敢不拼命,以为我不能杀你吗?”最后,李、郭、樊三人所部大破韩、马所部。随后,他们又击败并斩杀了种邵、刘范、刘诞等人,导致刘焉只剩下暗弱的刘璋一个儿子。韩、马败退途中,追击的樊稠与韩遂有旧,也深知穷寇莫追的道理,于是和韩遂相谈甚欢,随后便不再追击。

最初,李傕、郭汜入长安后,李傕担任车骑将军兼任司隶校尉、假节,并和朝廷的三公一样拥有开府设置自己僚属的待遇,地位明显最高。相比之下,郭汜担任后将军,樊稠担任右将军,张济担任镇东将军并驻扎在外,地位明显差了一截。从仅有李傕一人享受三公的开府待遇来看,凉州军人对朝廷和公卿权力也相当尊重,这是他们能互相合作的前提。但是,长平观之战的胜利让李傕、郭汜的武功到达了巅峰,却也让局势的平衡发生了明显变化。

凯旋的郭汜、樊稠获得了开府资格,开府之后的李、郭、樊三人得意忘形,开始参与官员的推荐和选举,逐步侵蚀朝廷的权力。在凉州军内部,原来李傕的权威受到普遍认可,郭汜、樊稠开府后,地位上和李傕足以分庭抗礼。到这里,凉州军人内部开始走向分裂,他们和公卿士大夫的合作也到了尽头。

长平观之战后连续几个月都没有下雨,加上之前战事的损耗,关中陷入饥荒,甚至连长安都出现了人吃人现象,李郭上台初期和士大夫合作维持近两年的太平日子结束了。但是,对于在关中的朝廷、大臣和人民来说,噩梦才刚刚开始。

郭汜、樊稠开府后,势力越来越大。195年初,朝廷准备讨伐扣押马日磾、窃取朝廷符节的袁术等不顺从的关东诸侯。最初,李傕忌惮郭汜、樊稠继续壮大势力,又想和朝廷搞好关系,因此决定派遣此时担任骠骑将军的朱儁担任主帅。但是樊稠提出自己要当东征军主帅,并要求李傕给他增加部属。李傕对樊稠已经忌讳了很久,加上之前因为作战不利被樊稠威胁要军法从事的李利一直怀恨在心,多次向李傕添油加醋地说了樊稠和韩遂会见相谈甚欢之事。李傕最终下手诱杀了樊稠。

樊稠一死,郭汜也慌了,从此避免接受李傕的宴请。不久之后,两者彻底反目,开始了内战。到这时,李傕、郭汜等人暴露出大老粗本质,完全抛弃了任何远大的政治目标,也无视汉献帝或者之前的谋主贾诩的劝谏,只求消灭对方。李傕绑架了汉献帝,郭汜则劫持了大量公卿,双方的军队在长安城内甚至皇宫内肆意纵火抢劫,死伤枕藉,最终两败俱伤,军士、民众死伤数以万计。公卿大臣死伤惨重,朝廷威严彻底被一扫而空。关中地区完全变成了人间地狱。

结局

利用李傕、郭汜打得不可开交、势力削弱的机会,汉献帝和部分公卿东返,一路数次遭到多支凉州军的追杀,随行公卿和士兵死伤大半,但总算逃出了他们的魔爪。当然,汉献帝和公卿们落入曹操手中,是标准的“才出虎口,又入狼窝。”

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来源/新《三国》剧照

在失去了天子和朝臣的合作、丧失了大义名分和朝廷官职,又因为内战损失了大部分兵力后,李傕、郭汜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从掌握着中央政权、计划让朱儁出函谷关东征的强大势力,沦为实力弱小的三流军阀。因为没有深度涉入内战,军队保存相对完整的张济率部试图入侵刘表控制的荆州时战死,侄子张绣成为刘表客将。郭汜不久被手下人杀死,李傕支撑的更久一点,最终被朝廷节度下的段煨击败并杀死。段煨在董卓死后这些年一直置身局外,满足于在屯驻地华阴大兴农业、保境一方。最终,整个董卓系统中得以善终并获得较好结局的,只有贾诩、段煨二人。

凉州集团一步步毁灭,东汉朝廷重建权威的希望也在这个过程中彻底破灭,到最后汉献帝连基本的体面都难以维持,朝臣更是死亡大半。董卓一系凉州军人和东汉王朝最终走向了同归于尽的结局。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