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辰
#墨西哥篇-30#
亲爱的小伙伴们,感谢您一路支持、跟随“走遍世界博物馆”从文明古国系列的埃及、印度一直走到亚洲系列的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现在,“文明古国系列(三)——墨西哥篇(玛雅文明)正在进行中。小伙伴们,大戏已开场,速搬小板凳……(本文图片由作者拍摄,版权所有)
今天,咱们继续在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以下简称“墨人类馆”)的玛雅文明展厅进行参观。上篇说了从参观的角度我把墨人类馆的玛雅文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看便知其意的,另一类是怎么看也看不懂的(看懂它们需要具备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咱们今天要看的是一组虽稍有难度、但却是一点即通类的宝物。通过对它们的解读,我们可以由浅入深地看懂玛雅文物。(图为墨人类馆玛雅文明展厅展陈“正在演讲的男人”)
先来看图中这位陶塑的“玛雅成年男子”。这位大叔的颈部、手腕处佩有粗大的饰物,耳朵上挂着大大的耳环,甚至连嘴边也缀满了装饰物。佩戴繁复的饰品是玛雅时期社会的流行风俗。不过,这位大叔最吸人眼球的不是他满身的饰物,而是他那个变了形的脑壳。拥有美洲豹的颅骨形状是玛雅人地位和美的象征,为此,他们不惜将自己的脑袋生生地挤压变形。(图为墨人类馆玛雅文明展厅展陈,以下同)
在玛雅文化中,将颅骨挤压变形是一件崇高又时尚的事。并且,还只能是统治者、祭司等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才有资格这样做。通常在婴儿出生后,人们用木板夹住他的头,塑造出前额低斜的美洲豹头形,直到长成理想形状后再去掉夹板。这种颅骨变形的形象在玛雅文明展厅中多处可见。颅骨变形是玛雅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再看这位大妈。大妈最吸睛的是她脸上的纹饰。玛雅人在自己的脸上修刻纹饰,那绝对是心狠手辣——直接用刀在脸上刻,在肉上画(比现代的纹身凶狠多了)。这个效果图我以非洲刚果凯布朗利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女性面具”来展示说明。
图中的这些展品,虽说是戴在脸上的面具,但它所表现的面部纹饰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刚果普怒族女性刻在额头和太阳穴处的疤痕纹饰效果(形成的疤痕即是纹饰)。我们在上图中看到的玛雅文明中那位大妈脸上的纹饰,真实的效果就是这个样子。古代玛雅人为信仰那真是“一不怕疼、二不怕死”!
如果我不告诉你,你能猜到这件器物是做什么用的么?它是一支笛子!——女子像彩陶笛。即,以一位女子的形象制作的笛子。构思实在是太巧妙了!这位贵妇人头上戴着高高的头饰,耳缀大大的耳环,脸上、额头以及太阳穴处刻有深深的纹痕,手中拿着一个纺织工具,身着质感极好的时尚衣袍。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玛雅时期人物。音乐,是玛雅宗教祭祀仪式中的重要形式,这款陶笛用于仪式上的演奏。(笛子从哪儿吹呢?^_^)
贵妇人陶俑。这是一件玛雅上流社会的贵妇形象的陶塑。她衣裳华丽,佩饰精美,缀花披风彰显着雍容贵气。她的头上戴有繁复的头饰装饰。通常,我们看玛雅时期的人物雕像都会看到这种头戴繁复装饰的形象,他们或以羽毛装饰(表示羽蛇神崇拜),或以兽首、兽皮装饰(象征英勇无畏)。总之,当你看到玛雅人头顶上戴着一堆饰物时,你联想一下下图,一切就豁然开朗啦。
头戴繁复饰物是印第安人的风俗,从古至今未曾有变。(图为作者在墨西哥旅行时所拍土著印第安人。本文图片由作者拍摄,版权所有)
男子陶俑。这件陶塑与我们上述的众多玛雅人物雕像在整体表现形式上雷同,如,变形的颅骨、脸上的纹痕、身上粗重的饰物等,在此不再赘解。重点说说他的断牙。玛雅人将牙齿磨断,或者在牙齿上打洞,然后以玉石镶嵌,是他们独特的审美追求。顶着一个变形的头,露出一嘴磨断的牙,满脸刀疤痕,在玛雅人的审美世界里,那美得是不要不要的!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大风号“走遍世界博物馆”,跟M·辰一起走遍世界博物馆。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