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史百味》当小点心邂逅文学巨匠:玛德琳蛋糕与《追忆似水年华》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食史百味》当小点心邂逅文学巨匠:玛德琳蛋糕与《追忆似水年华》

玛德琳是一种法国风味的小海绵蛋糕,又叫贝壳蛋糕,乍一看,很难让人认为它会成为改变历史的食物。实际上,并没有发生围绕玛德莲的战争,也没有开始革命。但是,这种帆立贝形状的朴素蛋糕,不仅在法国,在全世界的文学史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为法国大文豪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代表作《追忆似水年华》中,有一段有名的插曲是关于玛德琳的。当普鲁斯特遇见玛德琳,他写出了长篇文学巨著,产生了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近代小说,也将这种小贝壳蛋糕推上了历史舞台。这样说来,它的影响之大也算合理。

传闻贝壳蛋糕在法国的可梅尔西城里,是一种家庭风味十足的小点心。1730年时,美食家波兰王雷古成斯基流亡在梅尔西城。有一天,他带的私人主厨竟然出餐到甜点时溜了,这时有个女仆临时烤了她的拿手小点心送出去应急,没想到竟然很得雷古成斯基的欢心,于是就将小点心取名为这个女仆的名字玛德琳娜 (madeleines),这也是贝壳蛋糕的本名。

玛德琳的小故事

“带着点心渣的那一勺茶碰到我的上颚,顿时使我浑身一震,我注意到我身上发生了非同小可的变化”——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玛德琳的故事之所以如此有名,其中一个原因是它出现在《追忆似水年华》全7卷中的第1卷的开头。很多人都因为这是法国文学的最高杰作而去读这本3000多页的小说,但能读到结尾的人并不多。但是,这个小故事是小说的主要部分,也是引导主题之一的东西。在我们的人生中,记忆的作用和诉诸感觉的经验,就是让人唤起回忆的。在这种情况下,主人公(被称为马塞尔,显然是以普鲁斯特本人为原型的)吃着泡在红茶里的玛德琳,产生了奇妙的感觉。起初,他不知道这种感觉是什么,但后来他突然意识到,混杂着蛋糕渣的红茶的味道,打开了他孩童时代隐藏的记忆之门。他说,如果不是这样,他人生中有一段时期的事情就会被长久地遗忘。

■ 年轻的普鲁斯特,摄于代表作发表前。

从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插曲开始,记忆不断涌现,叙述者“我”为主体,讲述了好几个故事,在客观与主观、现实与虚幻交替的真实体验中,过去的回忆也会被更多的感觉刺激而复苏。普鲁斯特的这种意识流的文学手法、深入人物内心对细微感受的探索、对人物情绪动向的观察,使普鲁斯特脱离了19世纪情节小说所使用的形式,使《似水年华》成为意识流类文学作品的开端,影响了后来的现代主义作家们,比如詹姆斯・乔伊斯和弗吉尼亚•伍尔芙。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在文学史上地位非常之高,是法国传统小说艺术的最后一颗硕果,最后一朵奇葩,最后一座伟大的里程碑。

尽管如此,放到现在还是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像玛德琳那样的小点心会闹那么大动静呢?这样想也不无道理,玛德琳蛋糕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小海绵蛋糕,属于一种叫“热那亚”( Genoise)的蛋糕,热那亚蛋糕的名字来源于意大利的城市热那亚。这种类型的蛋糕在法国非常常见,就是用所谓的“共立法”制作的。为了让蛋糕烤好后的口感轻飘飘,要用力搅拌面糊,使面团充满空气,然后把面团放在扇贝形状的烤模中放入烤箱烤,有时会添加柠檬和杏仁风味。

据传普鲁斯特多次更改了小说里讲述者口中的蛋糕种类,也就是说,这个小插曲并不是真.自传性质的。但是,在被唤醒的记忆中,作为背景的贡柏莱这个虚构的城市,是以普鲁斯特小时候长期居住的法国的伊里埃为原型的。1971年,伊里埃镇为纪念普鲁斯特诞辰100周年,正式将镇名改为伊里埃-贡柏莱。也是想唤起追随普鲁斯特足迹而来的热心粉丝的记忆,让他们想起普鲁斯特与小镇的关系吧~

拉明顿

澳大利亚人可能对玛德琳蛋糕没有什么感觉,但如果提起拉明顿的话,或许可以让他们体验到普鲁斯特式的震撼瞬间。拉明顿是一块四方形的、四周涂满巧克力酱、表面洒了椰子粉的小海绵蛋糕,据说这个名字来自1896年到1901年任昆士兰州总督的Lamington.但是,这种蛋糕为什么会成为代表澳大利亚的点心呢?具体的原因还不清楚。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