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徐达都没学过兵法 为何能成明朝开国大将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常遇春徐达都没学过兵法 为何能成明朝开国大将

元朝末年,占据江南的朱元璋先后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农民起义领袖,基本统一了南方,有了稳固的根据地,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共同率领20万大军,北伐元朝。北伐军采用:“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的战略,在徐达和常遇春的率领下,完成了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由南统北的奇迹。

常遇春,徐达等人确实精通兵法,但是此兵法非彼兵法,常遇春,徐达都是百战成钢,他们所精通的兵法是在不断的实战中总结出来的。徐达、常遇春这些草根出身的人为什么会精通兵法?徐达小时候确实是农村的庄稼汉子,每天在田里抛食。可元朝太给力了,直接让大部分的老百姓活不下去。徐达只好就近参加了起义军,虽说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打仗,可只要不死,总有一口饭吃。他从小兵开始,一刀一枪的杀人、立功。对这个世界逐渐的不再抱有天真的幻想,他彻底明白了:“战争,不是他杀你就是你杀他。”小兵的战争,就是对阵厮杀。

随着朱元璋攻占南京,徐达作为头号大将而分兵作战。在常州、泰州、镇江、池州,他血战无数次。在每一次的战役后,他都很好的总结了“为什么赢、为什么输”这样的问题。所以,在长时间的积累下,徐达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与日俱增。朱元璋的地盘在扩大、人口在增加、军队也在膨胀。徐达早已不能只考虑一支部队的存亡,他必须从全局的角度思考:怎样才能打败陈友谅、张士诚、元朝。要跟陈友谅的水军作战,就必须具备水战的知识,学呗。要跟张士诚作战,就必须明白攻城战书,学呗。要跟元朝作战,就必须懂骑兵战术,学呗。有了一定的地位,眼界必然更加开阔。徐达能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地方,有针对性的学习、调度、指挥。直到徐达辅佐朱元璋横扫天下后,他还在学习怎样防备蒙古南下。

常遇春他从小就对于武术比较痴迷,常常跟周边一些武术名家学习,但是他家庭条件差没有钱交拜师费,就自己勤工俭学来偷师。而且常遇春成年后生的非常威武雄壮,加上天生力大,又擅长骑射,为之后的征战沙场奠定了客观条件。英雄生不逢时,元末大乱,民不聊生,有人吃了军粮,有人却上山当了响马。常遇春选择了后者。他追随了当时为祸定远、怀远一代的土匪头子刘聚,并很快成为了得力干将。年轻人走点弯路,犯一些错误也是正常,知错能改便可以被原谅。常遇春并非池中之物,怎能甘愿一直做这种打家劫舍的日子?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就萌发了金盆洗手、另谋其主的念头。 机缘巧合,常遇春遇到了朱元璋,千里马遇到了伯乐。

徐达和常遇春虽然之前没有学过兵法,没有带过军队,但是他们有个特点,都学过武功,有一身好武艺。因为有一身好武艺,因此在军队中让人佩服,受士兵爱戴。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一个不会武功的白面书生来指挥打仗,那些士兵们肯定不服他。而徐达和常遇春本身武功高强,士兵们都会觉得他们“有水平”,当然就听他们的话了。原因可能就是因为这些行武出身之人,自小就重视武艺而疏忽了文化修为,再加上在战场上都是真刀真枪的厮杀,少了婉转迂回所以性格更显得刚烈耿直,与人相处也是粗枝大叶不太招人喜欢。皇帝高高在上,通天的大权让他们将自己的地位看得非常高,往往只喜欢听取阿谀奉承,对于武将的粗糙更多的是嫌恶罢了。

同样的西汉著名的军事家韩信,他是平民出生,从小放荡不羁,从来不拘束礼节,没有当过官,又没有做生意的头脑,常常吃一顿饱一顿,还要看别人救济,连母亲去世,都没有钱做后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后来既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生没有败绩,成为人们心中的战神。西汉名将卫青,他的出生也是很卑微的,说他的母亲卫媪和郑季私通,生下了卫青,他的母亲想抚养卫青,但是无能为力,只能送到他父亲郑季哪里。但是郑季根本没有把卫青当做儿子看待,反而把卫青当做奴仆一样虐待。就是这样一个人,奇袭龙城,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匈奴,收回了河朔、河套等地区,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英雄不问出处。虽然徐达和常遇春的出身低微,可是他们自身有着很强的实力,再加上战场上总结的经验,令他们不断成长,自然能够帮助他们更加精通兵法了。元末频繁的战争给了他们充分的实践机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元朝末年,军阀割据,混战不断,作为朱元璋的大将,徐达和常遇春几乎参与了所有的战争。战场上的真刀真枪远比纸上谈兵更有利于成长,在这无数场战争中,徐达和常遇春汲取经验教训,最终成长为一代名将。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