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辽宁省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5115.0亿元。而同时期的山东省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却达到了惊人的73129.0亿元,几乎相当于辽宁省的3倍之多。而几十年前,两者的地位却近乎相反过来。两个几乎同样大小面积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和地位却有了如此大的变化。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又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呢?
共和国的长子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为了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的经济封锁,1950年,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自此,苏联大规模的 经济援助进入了中国 ,中国借此开始了“一五计划”。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由此起步。
作为最靠近苏联的东北地区,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一五计划”时期,新中国将将近六分之一的财力倾注于沈阳,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风动工具厂、沈阳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沈阳飞机制造公司、沈阳黎明航发集团这6个项目落实到了沈阳。第一台车削普通机床、第一台125万吨挤压机、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等100多个新中国的第一从这里生产出来,这些无不是当年沈阳乃至辽宁省的骄傲。
“一五”期间东北主要工业项目
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出自于大名鼎鼎的中航沈飞
根据辽宁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到1957年,全省GDP为114.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为102亿元,占全国14%,居 全国第二位 。重工业产值为72.4亿元,占全国22.7%。沈阳因而一举成就“共和国工业长子”的地位。而同时期的山东省,作为 传统农业大省 ,GDP却仅为67.2亿元。与辽宁差距非常大。
这其中的天差地别,从数据上便可以知晓。当时的所有人几乎都认为,这样的领先,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改革春风吹满地
时间,转眼间就到达了20世80年代。当时的中国,初步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企改革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徐徐展开。1978年,辽宁和山东的GDP总量分别位列全国的 第三 和 第四名 。
1984年,国家将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开辟为 沿海经济开放区 。两个省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逐渐被取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两个省份,也开始了新一轮的竞争。
高歌猛进的山东
山东省是 最早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批省份,1984年,全省撤社建乡 (镇) 工作基本结束,农村人民公社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是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从1985年起,农村流通领域进行改革,取消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农村商品流通市场日渐红火。1986年,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199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到全省工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大批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自此,山东算是踏上了改革开放的顺风车,经济逐渐一飞冲天。其中的1982年至1985年,山东省GDP总量 雄踞中国第一 。城市改革稳步推进。自1985年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一直高于农业。2007年以后,山东工业总量连续超过江苏、广东,跃居全国第一。山东省同时大力开展对外开放。40年来,山东牢牢把握 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 ,对外开放规模不断扩大,为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
“广东的桥,山东的路”曾名震一时
这充分证明了山东省敢为人先,改革开放推进过程走在了全国的前面。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没落
我们来对比一下同时期的辽宁省。很遗憾,由于国家政策的改变和 经济中心的逐渐南移 。九十年代末,受产能过剩、冗员过多、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国营企业的改制工作相继展开,即通过拍卖、承包等方式,将国营部分企业转为民间经营或进行重组,同时精简人员,节省开支。身拥鞍钢等超大型重工业国营企业的辽宁省自然而然也成了这段裁员风波中的主要波及对象。
1949年后的几十年里,沈阳被称为共和国长子,而铁西则是工业心脏,集中了沈阳超过75%的工厂 ,被誉为“东方鲁尔”
从长远来看,国营企业改组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但一串串数字的背后不可避免地是一代 下岗职工的失意 。突如其来的大规模辞退让很多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以国营企业为主导的辽宁省尝到了苦涩的滋味。依靠重工业起家的辽宁省逐渐失去了发展动力。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渐展开,曾经的职工下岗。下岗潮以来,东北 人口即陷入了负增长 。
辽宁阜新,下岗工人再就业
根据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九十年代东北人口净迁出量为40.4万人,而本世纪头十年净迁出量则为219.1万人。大批中青年作为个体商户或打工者涌向中国各省乃至世界各地。辽宁省作为东三省中的领头羊,不可避免的受到了 最大的冲击 。
东北南下闯新设立的海南省的人不在少数, 海南被调侃为”东北第四省”,三亚被戏称为”黑龙江省三亚市”
显而易见,人口的持续出走让辽宁乃至东北在此后的经济受挫。一定程度上,“下岗潮”的出现便成为了东北在时至今日依然亟待振兴的伏笔。曾经辉煌的东北,辉煌的辽宁省,早已成为了明日黄花。
以1991年为例,辽宁、吉林、黑龙江的每百元固定资产实现利税分别为8.87、8.67、9.24元,不及上海、浙江等地的1/2甚至接近1/3,也低于安徽、江西、山东、河南等省,仅高于西藏、新疆、海南等相对欠发达地区。这一情况在1997年也并未得到好转,辽宁、吉林的每百元实现利税相继降至5.15、4.69元,依然位列全国省份尾端,黑龙江尽管突然上升至13.37元,但这一数值似乎更像是与当地统计方式的调整、财务决算的延迟等因素有关。
在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经济效益的低下让人遗憾,但也在预料之中。传统发展模式下打造的重工业基地,不可避免地具有 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 的产业特征。资源开发、利用的粗放,使得东北地区的结构性矛盾显得比其他地区更为突出。
同时,中国的经济结构在当时已进入 转向阶段 ,对能源、原材料等产品的需求趋于下降,一批重工业企业产品库存上升、价格回落、利润下滑,导致重型化为主导的东北地区经济收益不容乐观。
经济收益在下滑,但东北地区国营企业的开支却很难减少。要知道,这些企业在当时承担了一定的“办社会”的义务,需要经营医院、学校、电影院等公共设施,这无疑是一笔沉重的开销。
曾经井然有序的规划变成了沉重的负担
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国营企业非经营费用支出时常占据管理总支出的四成左右。当超大规模的国营企业难以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时,那么这些开支便成为了负担。当时的东北职工在享受着自以为稳定的高福利时,他们或许很难意料到,自己的企业其实已经 压力重重 ,而这也成为了“下岗潮”出现的序曲。
当初奔着“铁饭碗”来的
只剩下废墟 图源.pexels
而“ 投资不过山海关 ”等玩笑话语,更是折射出了此时东北的种种弊病。自此,山东省与辽宁省的距离越拉越大。
辽宁乃至整个东北,由曾经“共和国的长子”跌落至如今这个地位,令人唏嘘不已。但是它,真的没机会了吗?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提出
2003年10月,国家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东北地区率先实行了 免除农业税 等惠农政策,粮食生产连创历史新高,作为全国商品粮和肉食供应基地的地位日益突出。
也提供了一定就业岗位 图源.pexels
以 国有企业改组改制 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进展,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已扭亏为盈,摆脱了困境,利润大幅度增长,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企业技术进步成效显著,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辽宁逐步 完善营商环境 ,吸引更多资金投入。辽宁乃至整个东北,在国家正确的大政方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逐渐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山东省与辽宁省的未来
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横向联合, 优势互补 为环渤海地区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处京津冀与环渤海交融中
山东省和辽宁省,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京津冀相互补充,组成了一个新的充满活力的城市群。虽然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有所差异。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环渤海经济也将成为整个华夏大地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作者:Justin 沙俄 苏联 西欧 唐宋明清
参考资料:2020年各省GDP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06〕62号)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缘谷立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