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意外捡到的病假条为何是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这张意外捡到的病假条为何是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

镇馆之宝,那得多么贵重的文物才能有此殊荣。在全国各地的众多博物馆中,收藏着许多珍贵的文物,但能称得上镇馆之宝的却寥寥无几,尤其是一些大型博物馆中的镇馆之宝,那更是珍贵无比。可谁能想到,在上海博物馆中,有一件宝物差点被当作废纸扔掉。

一张“废纸”

五十年代初,上海博物馆在跑马总会的原址上建成。既然成立了博物馆,那么就需要收集大量的馆藏。为此上海市政府把收藏于上海市内的珍品都交给了博物馆。此外又向民间征集了不少。就这样,在1952年的12月21日,上海博物馆才得以圆满开馆。

不过由于时间仓促,博物馆起初只是把一些青铜器以及一些具有欣赏价值的文物对外展览。而一些没有整理的字画等文物就被搁置在库房之中。

尽管博物馆每年都会对这些库房中的文物进行清点和分类,但奈何数量太多,加上国家技术的落后,许多珍贵文物依旧被扔在其中而不得展示。

时间一晃就到了1972年。有一天博物馆文物组的成员进行了例行清点,并清扫库房。由于成员的疏忽,一张书法字帖被夹在了两本清点册之间而被带出了库房。

之后工作人员在查阅清点册的时候,这张书法字帖就掉在了地上,被清洁人员当做垃圾扔进了废纸堆里。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这张被当作垃圾扔掉的字帖,就是之后大名鼎鼎的《上虞帖》。

或许是《上虞帖》“命不该绝”,一位保安在倒垃圾的时候,意外发现了这张字帖,他拿不准这字帖是被故意丢掉,还是失误所致。为了保险起见,这位保安还是将其捡回,并交到了一位姓刘的工作人员手中。

是赝品,还是真迹?

起初刘师傅以为这是同事用来研究的复印件,但经过反复地查验后他发现,字帖采用绢纸书写,且表面发黄,看上去颇有写年头。

而让他更为惊讶的是,在这张字帖上,他发现了“修龄”这个名字。爱好书法的朋友对这个名字肯定不陌生,“修龄”正是晋朝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弟弟的字。

此外字帖上还有王羲之妻弟以及晋太傅谢安的名字。而落款不是别人,正是王羲之本人。

看到这里,刘师傅心头微微一震,难不成这就是早已失传的“晋王羲之上虞帖”?

《上虞帖》是王羲之给朋友的一封回信,信中说他本想和朋友见面叙旧,奈何腹部疼痛不能见面,特地写了此信以表歉意。其实说白了,就是一张“病假条”。

而眼前的这张泛黄的字帖,和《上虞帖》的内容丝毫不差,并且从全字帖的58个字来看,书写过程一气呵成且大气磅礴,一般的书法家着实没有这样的功力。

那么如果这张字帖是真的,又如何会被扔进垃圾堆里?

随后刘师傅便一路追查,最终弄清楚了来龙去脉。不过对于字帖的真伪,他和其他的同事们就拿不定主意。于是他们便开启了长达3年的鉴定之路。

3年的坚持,等来的是好消息

在3年的时间里,刘师傅和同事跑遍了全国许多的鉴定机构,也请教了许多的书法大师。虽然有肯定的声音,但更多的人认为这字帖是个赝品。

直到1975年年底的时候,上海市引进了非常先进的试验用X光透拍设备。而这次鉴定结果也是确定这张字帖的真正身份。

机器检测后的数据显示,这张字帖源自唐朝,并且透过X光可以清晰地看见唐朝名人,甚至官府的墨印。因此这份字帖是唐代的临摹作品。

尽管不是王羲之的真迹,但刘师傅等人也是非常兴奋,要知道唐朝临摹的功力不俗。

从临摹的自己可以看出,全文也就前三个字相对工整,越往后就越是狂乱。加上字帖内容相互呼应,可以联想到,当时王羲之腹痛难忍,急迫地想要写完字帖的窘迫之相。因此说此字帖是一张病假条一点也不为过。

而临摹之人的手中也必有真迹,且书法功力非凡,不然也不能把这份急迫之感临摹的淋漓尽致。

当这份字帖的价值被确定之后,刘师傅马上向博物馆进行汇报,而博物馆也是高度重视。就这样,这张“病假条”就成为了上海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让千百年后的今人,深切地感受一把当年王羲之的腹痛之感。

参考资料:《国宝档案》、《晋书》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