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考生盘缠丰厚,为什么土匪不打劫?土匪:你不看他们腰间绑啥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古代考生盘缠丰厚,为什么土匪不打劫?土匪:你不看他们腰间绑啥

引读:打家劫舍,巧取豪夺。对于土匪,古人可没少用犀利的词语来进行评判。在土匪的眼里,没有道理,没有王法。任何坏事只要他们想,就没有不敢做的。不过世事皆有例外,古代的考生虽然身上都带着丰厚的盘缠,但土匪们却不敢动。

几万人赶考,只为300个名额

读书人自古有之,他们寒窗苦读,为的就是有朝一日榜上有名,不仅可以光宗耀祖,还可为民出力,施展自己的抱负。

不过这科考之路并不简单。

在明朝之前,想要参加科考的考生都需要自学,所谓“十年寒窗”就是如此。但从明代开始,教育方式发生了改变,国家开始实行公办教育,就是学校教育为主。

而最基础的学校被称之为“县学”,县学毕业一般要读九年书,九年之后可以参加县试,通过之人就可以成为童生。

有了童生的资格之后就可以参加府试来获取秀才的身份。

之后再去参加乡试来获取举人身份。

然后就进京参加会试,来获取贡士身份。而每届会试共产生300名贡士。

最后,这300名贡士就可以参加最高级别的殿试,录取的人就可以得到进士的身份,其中进士的前三名就是状元、榜眼以及探花。

纵观古代学子的整个科考过程,最短历时十多年,最长的致死未得。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特别突出的学子。比如明朝的奸臣严嵩,他幼年时的聪慧远近闻名,因此县太爷特别向中央学正举荐,学监查阅资料后特批9岁的严嵩可以县学毕业,次年严嵩参加县试就成为了童生。

虽然有这种情况,但毕竟是少数,只有那些天资聪颖的孩子才能有这样的待遇。而一般的学子还是免不了也经过漫长的科考之路。

不过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参加会试。会试可谓是学子们的最后冲刺,只要考中,最低也是一个七品的县官。

赶考一次,需要花费多少银子?

上京参加会试可不简单。对于路途近的考生还好,一些边远地区的学子想要参加一次会试可不容易,先不说路途遥远,光路费就需要不少。

根据《明史》以及《清史稿》的记载,偏远地区上京赶考的学子,最多需要准备200两银子的盘缠。

即便是一些寒门子弟,也需要准备至少100两银子作为路费。

当然,这些银子基本不需要考生自己出。

首先国家会根据考生的路途远近来给予补助。比如家住安徽的学子上京赶考,那么他就可以得到50两银子的补助。

此外宗族内部也会给学子提供一些路费,毕竟科考是关乎于一个宗族的未来和希望,这个时候不出力,还要宗族做什么。

还有就是地方的一些地主富户也会资助。这些富户会对一些看好的考生进行资助,也等于是一种投资。失败了也就损失一些钱财,但如果成功了,那么很可能就会坐上快车道。

不过话说回来,考生们的身上既然带着如此丰厚的路费,那么他们在漫长的赶考路上遇到了土匪怎么办?

按照一个考生携带100两计算,每年全国上京赶考的考生多达几万人。如果按土匪抢劫100个考生计算,那就是1万两白银,这可是一笔天大的财富,难道土匪不会眼红吗?

这银子土匪打死也不敢碰

其实土匪也不傻,古代的考生哪怕携带巨款,他们也不敢碰其一根毫毛。你要问这是为什么,土匪们就会回答你:“你不看看他们腰间绑着啥。”

原来古代上京赶考的考生在出发前,官府都会发一块写有“奉旨会试”或者“礼部会试”的旗号。

这么做有两个目的。

其一这个旗号绑在腰间,可以防止土匪打劫。第二可以配合当地颁发的,写明了考生详细体貌特征的浮票来辨别考生身份,防止有人浑水摸鱼冒充考生考试。

而国家对于考生的人身安全也是极为重视,毕竟这些考生中不乏一些学识渊博,有治世之才的人,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如果因为被土匪抢劫或杀害,那么对国家将是一种最为沉重的打击。

因此国家对于打劫考生的行为是零容忍,发现一个剿灭一个,接不留情。

即便是有些土匪铤而走险,并毁尸灭迹。但考生一般走的都是官道,一路上也都有住宿信息。如果考生在某个地方失踪,只要追查下去,谁也逃不掉,最终也是落得个被剿灭的下场。

土匪们深知其中的利害,因此宁愿打劫过往客商,也不敢打劫考生的盘缠,不然面临的将是灭顶之灾。

参考资料:《清史稿》、《明史》、《科举》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