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疆系列油画《天曦驭冥》—— 中国海军最早的“飞机母舰”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海疆系列油画《天曦驭冥》—— 中国海军最早的“飞机母舰”

本文由 小宁 基于中国大陆创作共用协议3.0之属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CC BY-NC-SA 3.0)编辑发布,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谢绝转载。如有疑问请参考 《“小宁的酱油工厂” 转载须知、打赏资金去向及联系方法》

“海疆系列”油画:在今天的一般印象里,1960年代之前的整个中国近现代海军史,除了甲午战争以外几乎都显得含糊不清。我希望通过我的“海疆系列”油画为这段中国海军的“断代史”贡献一些直观的视觉图像,为唤起人们对这段历史的关注尽一些微薄之力。

正文共有1824

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天曦驭冥》, 40 x 50 cm, oil on canvas, 2015

冥,玄冥,又名禺强,是传说中的上古神鸟,来自北方,是海神、风神和瘟神的化身。

油画《天曦驭冥》描绘了1928年5月3日晨,集结于长江口附近的奉系东北海军“联合舰队”军舰。近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艘飞机母舰“镇海”,此时正在释放她搭载的法制“施莱克”式大型水上侦查/轰炸机;左边是当时的中国“第一舰”,一等巡洋舰“海圻”;最远处的晨光之中则是二等巡洋舰“肇和”。为了达成突袭的目的,此时“镇海”使用了商船常用的维多利亚式涂装,而“海圻”则增设了一座伪装身份用的假烟囱。

↑ 台湾学者通过拼接照片制成的“镇海”号示意图 来源:台湾网站“中国军舰博物馆”

1927年张作霖将原直系“渤海舰队”与奉系的“东北海防舰队”、“吉、黑省江防舰队”合并为东北海军“联合舰队”,拼凑成了一支占当时全国海军总吨位五分之三的最强海上力量。这只舰队实际由毕业于日本江田岛海军兵学校第42期,此前却因为湖北籍贯而一直在中国海军中备受排挤的沈鸿烈指挥。

此时奉系掌控的北洋政府,正试图凭借手的海军力量阻挠国民革命军北伐,并为此而进行了一系列袭击行动。在这些行动中,先后爆发了民国历史上第一次军舰炮战(1927年3月,奉系海军“海圻”、“镇海”潜入吴淞口偷袭闽系舰队得手);中国历史上仅有的3次舰载机实战(1927年7月“镇海”空袭海州湾;9月空袭江南造船厂;以及1928年5月轰炸上海高昌庙)并触发了中国军事史上的第一次空战(“镇海”的两架舰载机被国民革命军的两架飞机拦截,最终国军一架飞机轻伤,双方各自返航)。

↑ 沈鸿烈 来源:公共资源,摄影师不明,摄于1927年

“镇海”舰:

“镇海”舰原本是1904年建成的德国商船“马尼拉”号,此后辗转在1923年被东北海军购得并改装成炮舰,更名“镇海”。此时该舰装备了阿姆斯特朗4.7英寸(120毫米)舰炮两门以及陆军用3英寸(76毫米)火炮4门,航速也因此下降到10.8节。此后该舰在1924年和1925年先后于“第二次直奉战争”及“孙传芳五省联军反奉战争”中多次执行了对陆上目标的炮击任务。

↑ 版画作品中的“镇海”舰,此时舰舷涂写了伪装的商船名称“大昌” 来源:来自网络,出处不详

“镇海”舰在1926年再被改装成为“飞机母舰”,并在次年编入东北海军“联合舰队”第一舰队的第一战队,搭载奉系“海上航空队”所属的法制“施莱克”式大型水上侦查/轰炸机。该舰在1927-1928年参与了北伐战争中东北海军的全部14次突袭战斗,其间还派出飞机参与镇压了“肇和”、“海琛”两艘巡洋舰上的水兵哗变。

1928年底张学良改旗易帜,之后不久“镇海”随同东北海军改编成为民国海军第三舰队,驻泊葫芦岛。1930年,第三舰队“海圻”和“镇海”两舰携带东北海军陆战队前往威海卫,代表中国政府收回了自甲午战争时起就被外国控制的威海卫主权。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在海上毫无胜算的“镇海”舰奉命在青岛小港码头“沉舰据守”。舰上武器被拆下并编入“舰炮总队”上陆继续抗战。此后这支“舰炮总队”曾经在1938年10月于禹城徒骇河铁桥伏击过日军的装甲列车。

↑ “镇海”舰上搭载的海军陆战队正在当地警察的帮助下登陆接管威海卫 来源:头条-大局大历

↑ 收回威海卫纪念塔 来源:《威海衛收回第二周年工作報告書》

“施莱克”式飞机:

“镇海”舰上搭载的“施莱克”式飞机,其实就是由一战期间协约国的水上飞机生产商“法英航空 路易斯·施莱克水上飞机”(Hydravions Louis Schreck, Franco-British Aviation,简称 FBA)设计制造的 FBA-19 大型水上侦查/轰炸机。该型飞机由两人操作,可以装备一挺机枪和数枚炸弹,能够在陆地或海面起降,及依靠自身浮力在海面漂浮(浮筒只作为辅助浮力)。

↑ “镇海”甲板上的一架 FBA-19 大型水上侦察/轰炸机正在进行吊放作业 来源:搜狐新闻

由路易斯·施莱克创办的法英航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协约国生产了数百架FBA B型和C型大型水上飞机。而一战后该公司最成功的产品则是产量高达348架的 FBA-17 大型水上侦查/轰炸机。FBA-17 除了法国军队以外,还大量装备了美国、波兰和巴西军队,中国的奉系军阀也曾经购买过数架该型号飞机。

作为 FBA 的老客户,张作霖在1924年又购买了数架该公司刚刚推出的新型 FBA-19 大型水上侦查/轰炸机。新式飞机最大的特点是一改此前 FBA 系列使用的螺旋桨朝后的推动式动力输出,改为螺旋桨向前的拉动式。借助新的设计,该型飞机一举打破了同类型飞机的飞行高度世界记录。但是尽管如此,在当时欧洲裁军的大背景下,该机型并没能如期取得法国海军的订单,最后只好将生产出来的9架量产型飞机出口销售。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