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里的“胡姬”都是什么人?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唐诗里的“胡姬”都是什么人?

中亚、西亚的粟特、波斯、大食商人善于经商,他们往来于东西方之间,成为文化传播交流的使者。这些胡商经商至唐朝,在唐朝各大中城市定居或短暂居住,他们经营的项目一般为酒肆或香料行业。胡商也会带上大量的女奴到东方贩卖,如吐鲁番出土的唐垂拱元年(685)的案卷中,记载着昭武九姓康国中一个叫做康尾义的商人,携带着十五名吐火罗、中亚、印度的女奴,途经吐鲁番去往长安贸易。这些西域女子到达唐朝各大城市中,一般被贩卖到酒肆旅店中,成为标志性的招牌。

在唐朝的胡商酒肆中,多为胡姬卖酒。因胡姬的异域美貌与能歌善舞倍受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的推崇,对酒店的营业额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实早在汉代就有关于胡姬的描写,清代沈德潜《古诗源》卷二“汉诗”记:“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窕窕,一世良所无。”

这些波斯、粟特的女奴大概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就被贩卖到中国,从诗中可以看出年轻的胡人女子在阳光明媚的春日,身着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戴陕西蓝田玉,发髻上摇曳着来自大秦的珍珠配饰。再配上其高鼻深目的特色长相,足以成为酒肆的一大特色。

唐诗中多有描写胡姬的语句,如李白的“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欲安归”“细雨春风花落时,挥鞭直就胡姬饮”“少年行二首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再如李白的《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临当上马时,我独与君言。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李白的诗歌当中有许多对于胡姬、对于葡萄酒的描写,可见其对异域文化情有独钟。

此外,章孝标的《少年行》:“平明小猎出中军,异国名香满袖薰。画榼倒悬鹦鹉嘴,花衫对舞凤凰文。手抬白马嘶春雪,臂竦青骹入暮云。落日胡姬楼上饮,风吹箫管满楼闻。”“胡姬酒垆日未午,丝绳玉缸酒如乳。”“笑上胡姬卖酒楼,赌场赢得锦貂裘。酒酣更欲呼鹰去,掷下黄金不掉头。”

不仅在中原地区有胡姬,在边关中也有胡姬的身影。如岑参在边塞生活多年,他的诗歌中有很多对于边塞胡姬的描写:“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有时无人行,沙石乱飘扬;地上多髑髅,皆是古战场;置酒高馆夕,边城月苍苍;军中宰肥牛,堂上罗羽觞;红泪金烛盘,娇歌艳新妆。”这是岑参描写的交河龙泉馆的夜色,凄凉的夜色与堂上旖旎的胡姬形成鲜明对比。还有“送君系马青门口,胡姬垆头劝君酒”等。

再如《杂歌谣辞·敕勒歌》:“敕勒金隤壁,阴山无岁华。帐外风飘雪,营前月照沙。羌儿吹玉管,胡姬踏锦花。却笑江南客,梅落不归家。”苍凉的阴山大漠与胡姬锦花反差强烈。

这些中亚、西亚的胡人女子,随着胡商沿着丝绸之路被贩卖到中国,一般进入胡人酒肆之中当垆卖酒。她们能歌善舞,具有鲜明异域风情,与葡萄酒、三勒浆酒一样成为酒肆中具有鲜明特色的元素,融入唐朝多元的酒文化之中。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