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从鄙视、质疑、醒悟到奋起直追,很快研制出各种潜艇。
英、德两国潜艇发展形式略有不同,德国人循序渐进不断放大潜艇体型,增加装备,前后一致性较好,有利于官兵快速掌握技能。而英国背靠第一海军强国的丰富积累和从盟国获取技术的便利性做了很多尝试。其中不乏D级、E级、L级这样的经典产品,也有V级、F级、K级这样的失败品。
▲大闹马尔马拉海的E-11
到一战初期,E级凭借优良性能成为潜艇主力,在波罗的海和地中海屡屡掀起波涛。
随着德国潜艇技术的飞速提升,英国人也无法停下脚步。有关德国潜艇的传闻不断传来:德国正研制远洋部署的大型潜艇,正研制跟随水面舰队一起行动的高速潜艇……
这让英国压力山大,也针锋相对的研制大型远洋潜艇和高速潜艇,于是便有了G、J、K级和“剑鱼”号等。不过德国的确研制了大型远洋运输和布雷潜艇,但大型高速潜艇却未见踪迹。
▲德国U-151型远洋运输艇
本来编号应该依次排下去,但是在此之前却突然出现了V、S、W级这样的小型潜艇。似乎命名次序突然被打乱,一下子跳到后面的字母。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英国的各船厂间也在互相竞争,1914年业界巨头维克斯公司就在与斯科特公司竞争小型海岸潜艇方案。因为维克斯公司(Vickers)的首字母是V,所以它设计的潜艇就直接称V级了。斯科特公司(Scotts)研制了S级,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公司(Armstrong Whitworth)研制了 w 级,造成这些古怪的编号。
6、V级潜艇(延续上一篇文章的序号)
▲V级潜艇
V级潜艇1914年7月下水,共建造4艘。全长45米,水下排水量457吨,装备2台450马力维克斯柴油机和2台190马力电动机,水面航速14节,水下航速8.5节,续航力3000海里/9节。
武器为2具18英寸鱼雷发射管、4枚鱼雷和一门12磅(76.2毫米)甲板炮。
V级的设计并不算成功,其电池组太小,功率不足,因此在一战中也没什么抢眼表现,规规矩矩的撑到1919年战争结束就退役了。
7、F级潜艇
▲F级潜艇
F级潜艇就是V级改型,在潜艇艉部增加了一具鱼雷发射管,航行稳性不佳。共建造3艘,大战期间一直在本土沿岸巡航,后来转到朴茨茅斯基地做训练舰。
8、S级潜艇
斯科特公司的S级潜艇以意大利“劳伦蒂”级潜艇为基础设计,全长45.1米,水上排水量265吨,水下排水量324吨。
▲S1被移交给意大利海军
装备2台325马力斯科特-菲亚特柴油机和2台200马力电动机,水上航速13节,水下航速8.5节。有2具18英寸鱼雷发射管、4枚鱼雷和1门3英寸(76.2毫米)甲板炮。
它的特别之处是艇内有10个隔舱壁,生存能力大有提高。但英国海军很不适应意式潜艇的操作习惯,所以1915年10月服役后只在海军待了几个月,就转交给更适应它们的意大利海军了。
这种协约国间的技术交流,对战争取胜大有帮助,反观德国方面这种技术交流的规模就小很多,岂能不败?
9、W级潜艇
同样,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公司的 w 级是基于法国施耐德·劳博夫的潜艇设计,1913-1916年共建造了4艘。
w 级潜艇全长52.4米,水上排水量331吨,水下排水量449吨,装备2台370马力柴油机和2台190马力电动机,水上航速13节,水下航速8节。
艇艏有2具、艇外有4具18英寸鱼雷发射管,还有1门3英寸(76.2毫米)甲板炮。
W 级的航行性能很不错,下潜快速稳定,注排水效率高。但小潜艇的内部生活环境实在糟糕,所以1916年也一并转交给意大利海军。可怜……老捡破烂。
一边是许多级小型潜艇的不断尝试,另一边英国也开始迫不及待的研制大型远洋潜艇。
10、首先是G级潜艇。
它的目标就是传闻中的德国执行海外任务的大型双壳体潜艇,可能与U-139、U-151之类的远洋巡洋潜艇和货运潜艇有关。
▲G-14号潜艇
G级部分艇采用双壳体,全长57米,宽6.9米,水面排水量714吨,水下排水量850吨,称不上大型只能算中型潜艇。
装备2台800马力柴油机和2台420马力电动机,水上航速14.25节,水下航速9节。最大续航力2400海里/12.5节,巡航距离不算太远,可搭载30名官兵。
G级在武器方面有很大提升,除了艇首4具18英寸鱼雷发射管外,还额外增加了一具21英寸(533毫米)的大家伙,尽管当时这种鱼雷发射管还太成熟。甲板上还有一门3英寸炮。
G级的设计中规中矩,除了受双壳体影响下潜速度较慢外,其他性能都很不错,尤其火力上有较大提升,所以1914-1917年共建造了14艘。
▲G-9号在斯卡帕湾
1915年12月G-2在日德兰半岛附近击沉了德国U-78号;1916年7月G-13在设得兰群岛北部击沉UC-43号。其余时间G级主要是巡逻和布雷,没有与传闻中的德国远洋潜艇对抗。
11、H级潜艇
G级之后是H级,1915年2月28日德皇威廉二世下令第一次“无限制潜艇战”。一时间大西洋上血雨腥风,大量英国和中立国商船被无差别攻击,损失惨重。
▲H4在意大利
英国被搞得焦头烂额,急需大量潜艇反击。可本国船厂任务都排的满满的,没有多余能力。于是英国人向美国发出援助请求,购买“霍兰602型”潜艇,命名为H级。从1915-1919年H级共分三个批次生产,每批10艘。
第一批次由美国提供零件,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维克斯公司组装。第二批次在美国昆西福尔河造船厂生产。第三批次经过大幅改进,1918-1919年在英国本土制造。
▲正在建造中的H级
1、2批次全长45.8米(3批次52.1米),水下排水量441吨(3批次518吨),宽4.67米,装备1台480马力柴油机和2台310马力电动机,水上航速13节(3批次11.5节),水下航速10节(3批次9节米),最大续航1600海里/10节(3批次2985海里/7.5节,增大不少)。
武器有4具18英寸艇艏鱼雷发射管、8枚鱼雷和1门57毫米QF6磅炮。
尽管H级体型较小,相比G级火力也有下降,有些潜艇还没装甲板炮,但它容易操纵、适航性极好,受到海军官兵的广泛欢迎。它的身影遍布英国周边海域,有些甚至被派遣到亚得里亚海服役。
▲船坞中的H5-H10
只是由于大部分H级潜艇服役较晚,没有在战场上赢得巨大战果。累计击沉了 U-51、UB-52两艘德国潜艇,自身损失4艘。
一战过后,依然有很多H级留在海军当训练舰。二战爆发初期,H级仍然在海军担当训练和沿海防御任务,是一级非常出色的潜艇。
英国订了30艘H级潜艇,最终只得到22艘。原因是在美国建造的10艘最终只交付了2艘,其余8艘因政府恪守中立国政策而扣押。
这8艘潜艇直到战后才释放,不过不是给英国,而是转卖给了智利(6艘)和加拿大(2艘)。
12、“鹦鹉螺”号和“剑鱼”号
英国的大型潜艇实验还在继续,这一次他们盯上了高速潜艇。
▲“鹦鹉螺”号
1913年3月英国曾建造“鹦鹉螺”号实验潜艇,水下排水量达2026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潜艇。为了推动巨大的艇身,它安装了2台1850马力的大型柴油机和2台500马力电动机,水上航速超过17节,水下9节,比同时代大多数水上航速15节上下的潜艇快了不少。
但17节航速也跟不上水面舰队20多节的航速,所以还得向更高目标进军。
▲1917年船坞中的“鹦鹉螺”号
要继续提高航速,以当时的柴油机能力已经不行了,必须尝试新动力。“剑鱼”号就是众多试验产物之一,它使用了功率更强大的蒸汽轮机推进潜艇。和风漫谈原创,禁止抄袭。
为此英国特意邀请拥有丰富双壳体潜艇经验的,意大利菲亚特-圣乔治公司的设计师切萨雷 • 劳伦蒂主持“剑鱼”号设计。
▲剑鱼号大潜艇
劳伦蒂放弃柴油机,换上1台燃油锅炉和2台齿轮传动式蒸汽轮机,能输出4000轴马力的强大动力,通过双轴双桨驱动潜艇前进。还有2台电动机和128节电池组成的电池组。
“剑鱼”号全长70.5米,宽7米,水上排水量947吨,水下排水量1123吨。它的艇体有75%是双层壳体,内部有8水密隔舱壁,安全性、抗沉性都大大提高。宽大的艇身也带来良好居住环境,通风系统可单独向任何一个舱室输入外部空气。
“剑鱼”号设计航速18节,但不知道实际航行中能否达到。燃油锅炉使下潜变得非常复杂,每次都要熄灭锅炉、放下烟囱、密闭管道、切换到电动机,完成这些需要15分钟,怎么能抓住战机?同时下潜后艇内温度也迅速升高,让人无法忍受。
▲烟囱里冒出黑烟
“剑鱼”号1914年2月开工,受战争影响直到1916年3月才下水,一度被命名为新的S级。但是由于航速没有达到皇家海军预期,加上双层壳体和蒸汽轮机带来的不可行问题,最终在试航结束后就退役了。
它又恢复了“剑鱼”号本名,被改装成一艘水面巡逻船。不过海军从它身上学到了许多蒸汽动力使用经验,对后来K级潜艇设计提供了帮助。
至此英国在大型高速、远洋潜艇上已经做了许多尝试,跌宕起伏、充满传奇的J、K、M级大型潜艇也呼之欲出。受篇幅所限,我们将在下一篇讲述J、K、M级,以及L级、R级的传奇故事。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