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具有知识外溢效应,该外溢性在理论和政策上都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理论,人们可以从其他人的教育水平提高中得到好处,国家的教育投入也可以因此得到成倍的回报。由于现实中人群会根据内外条件不断迁移,而且外溢性难以直接测度,所以鲜有实证分析的支持。不过,四位来自中国的学者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的论文,借助上山下乡运动提供的冲击,突破了上述局限,检验了由高教育人群带给低教育人群的积极影响,结果发现知青下乡显著促进了农村受教育年限的增长。
从1962年到1979年,多达1800万的城镇知识青年响应号召,下放到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这些知青虽大多是高中生,但与周围农民相比已经属于高教育人群。经研究者分析,知青难以选择自己的目的地;一旦下放,也很难随便移动,更不会对农村就业市场产生扰动。直到1980年,中央决定停止知青下乡,并组织知青回城,95%的知青才最终离开。因此,各地知青与当地居民占比近乎随机分配,占比越大,则知青可能的影响力越大(见图1)。而且上山下乡运动排除了其他的影响路径,是考察教育外溢性的自然实验。
图1 各县接收知青人数
通过汇总整理3000多本县志资料,研究者构建了县一级的知青下乡数据集,并且结合了1990年的人口普查微观数据作为文章的样本来源。数据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利用双重差分法(DID),比较各县受到知青影响的队列和未受影响的队列之间受教育年限差别,以及这种差别与当地知青占人口比重的关系。根据小学阶段与知青下乡时间是否重合来判定某人是否受到知青影响,其中,受到影响的队列是指出生于1957-1969年的人群,未受影响则指出生于1944-1956年的人群。
研究者还排除大饥荒(1959-1961)和文革(1966-1976)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知青的出现显著提高了前者的教育水平。平均来看,各县知青提高了当地受教育年限0.04年。外县移入的知青则影响更大。此外,知青的影响只限于农村居民,而不适用于城镇居民;在农村居民中,女性的教育从知青中受益更大。
通过匹配县志提供的知青数据、教师数据和微观调查数据,研究者强调了两种机制:一是知青带来的教师人才;二是重视教育的价值观。知青最直接的影响是为当地补充了稀缺的教师人力。随着知青的到来,当地教师数量有显著上升。不仅如此,借助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的微观数据和人口普查数据可以发现,那些受到知青影响的人对于教育有更正面的评价,更少接受“家庭背景决定命运”的说法,并且在毕业后更愿意成为教师。通过分析2010年的普查数据可以发现,父辈的经历依然显著影响下一代教育。研究者认为以上证据说明知青带来的正面影响是通过文化和价值观传递,知青的到来改变了当地农村人的认知。
本研究体现出使用量化历史方法考察长期发展问题的特色:宏大的研究主题,多样的数据来源,扎实的机制分析。其成功发表也证明,中国的独特国情结合现代的计量分析技术,将会对发展研究产生深刻的积极影响。这不仅帮助我们对历史现象有更为全面和准确的认识,也有助于检验、发展和完善已有的社会科学理论。
轮值主编:林展 责任编辑:彭雪梅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