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朝的黎元洪!大同兵变中被叛军推为领袖,朝廷认定无罪还升官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嘉靖朝的黎元洪!大同兵变中被叛军推为领袖,朝廷认定无罪还升官

明军

大家都知道武昌起义是下层军士的起义,起义成功后,碍于自己没有号召力,便推举清朝高官黎元洪为代表。无独有偶,明朝嘉靖三年(1524年),在大同也发生了下层军士的暴乱,也称“第一次大同兵变”。叛军成势之后也推荐了明朝官员为领袖,代表自己和明朝交涉,这个人就是朱振。

朱振这根老油条十分清楚叛军的实力,于是通过种种行为向朝廷示好企图招安。最终,不仅叛军兄弟们全身而退,他自己也再登荣华。

大同

一、大同为什么发生兵变

大同是明朝的九边之一,是抗击草原威胁的第一线。大同镇以大同城为核心,大同镇北边还设立了三道防线,每道防线绵延百里,夹杂烽火台、防御碉堡,结合地形设置沟壑,此地堪称九边之最。

英宗天顺以来,承平日久,朝廷下发的边防修缮费用,往往被军官层层贪墨,以至于离京师较远的西北边镇已经严重崩坏。由于没有经费,大同镇最北侧的一、二道防线早已弃置不用,离大同城最近的第三道防线也跟纸糊的一样,难堪一战。于是乎,草原骑兵总是“直抵城下 , 驻牧杀掠”,而明军却不敢出城。

大明边军

明朝中期屯田制崩溃,军士需要招募,而招募需要军饷,但边疆大吏放肆到连防御费用都敢贪墨,那士兵的军饷更不必说了。《世宗实录》中说,大同将士“官军俸粮 经年未支”。边军底层士兵没有耕地,家中老小全指望着军饷过日子,一旦俸禄断绝,势必引发军士骚动。

与下层不同,边疆大吏往往以贿取势。这些大吏贪墨钱财,一部分就输送给京城高官取得保护,这些酒囊饭袋“身不出门间而名隶行伍”,甚至杀良冒功以求升迁。比如武宗朝的应州之役,战后升官受赏者多达万人,人称“军功之滥未有甚于此者”。而真正出力的底层军士却无所收入。

这一切不合理持续酝酿发酵,终于在嘉靖朝爆发了震惊中央的大同兵变。

明武宗

二、朱振和嘉靖三年大同兵变

朱振,正德年间任职大同副总兵。《明史》说,正德末年,有御史弹劾他贪墨军饷,他被判处徒刑,嘉靖初期他被关押在大同城监狱。

嘉靖初年,大同巡抚张文锦修复了大同城北第三道防线的城堡,但张文锦贪墨钱财,督工参将又赶进度,致使修复的城堡简直就是个豆腐渣工程,毫无防御能力。修复之后,张文锦还调派骄横的三堂士兵进驻。

大同得胜堡

明朝军制实行佥妻制度,军士家属是随军而动的,所以三堂军士开拔,三堂家属妇女儿童也倾巢而出。但仓促赶工还偷工减料的城堡住宅区实在有限,军属大院压根就没建。韩邦奇《苑洛集》说:军士一家人只能挤在一小间四面漏风的破房子里,跟蹲大狱一样,“莫说胡虏来,只秋深一阵大风,一家死矣”

结果,这些军士就萌发了陈胜那种“王臣将相宁有种乎”的精神,私下商量杀了参将,投靠北虏。

叛军攻城

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叛军先杀了上司参将,然后南下撞开大同城门,冲入巡抚衙门,杀死贪污的巡抚张文锦,总兵等其他高官一拥而散,逃出大同城。叛军烧毁大同府衙,释放囚犯,将狱中的前总兵朱振推出来任首领,叛军才“稍安勿躁”。这就是大同兵变。

叛军攻城

三、大同兵变如何处置

从原因来看,大同兵变似乎情有可原。的确是贪官污吏欺人太甚,军士们无可奈何才起事自保,或者说是向朝廷抗议。

此时巡抚被杀,其他高官四散而逃,城中无人主事,在没有代表的情况下,和朝廷是无法交涉的,下场只能是被朝廷大军剿灭,所以叛军才推举朱振登场,这无疑是叛军自保和留后路的一种手段。

朱振是因为叛军的逼迫才当了名义上的首领,而叛军对朱振也很信服,正是因为朱振答应当他们的领袖,叛军才稍微安定。

明代大同府边防介绍图

按照高岱《鸿猷录》的说法,叛军统治大同城后,朱振效仿刘邦,搞了个约法三章,进军途中不能侵犯皇室庄园,不能掠夺官仓,不能杀人放火。愿意跟从我们的士兵我们就收下,不愿跟从我们的就放他们走,叛军都没意见。朱振还说到大同安定之后,应该给朝廷打个报告说清楚事情原委,祈求朝廷的招安和宽恕,叛军也都同意。

明军

叛军在占领大同之后,按照朱振的军规严于律己,也博得了大同百姓和在大同有产业的高官的好感。

正是这些原因,朝廷才商议在处置大同兵变时,产生了招安的想法。

明代大臣

当大同城安定之后,朱振就派遣副手时陈带着请罪表直奔北京请求宽恕。《明史》和《世宗实录》中都详细记载了嘉靖三年大同兵变的处置:

朝会上,朝廷决定剿抚结合,派征讨大军的同时,八月份招安的诏书也下到了大同城,“上咎文锦抚驭失宜,贾鉴督工严刻,激众致变”,表示对朱振等人既往不咎,官职依旧,就这样将责任全归为已经死了的张文锦和参将贾鉴身上。

明军

叛乱从七月开始,至八月招安诏书下达,基本平息,朝廷派遣的新巡抚、总兵、镇守太监也已经到位。到十月份,进剿大军撤退,大同城依旧。此次参与叛乱的诸多将士全身而退,朝廷和叛军各得其所双得利。

文史君说

我们仔细看嘉靖三年大同兵变全过程发现,名为双赢,但获利最大的还是朱振。他以贪污入狱,因兵变而崛起,从朝廷事后对他的处置来看,朱振不仅没有因参与谋反而被杀,反而连贪污之事都既往不咎了,还落得个官职依旧的好结局。这种处置使得朱振野心暴涨,尝到甜头的他,开始懂得利用兵变谋取利益,逐渐攫取了大同兵权,架空了巡抚。至嘉靖九年(1530年),他挑起第二次大同兵变企图攫取新利益,但是此次兵变师出无名,完全是他的权力欲在作祟,所以第二次大同兵变彻底失败,朱振也死无全尸。

参考文献

《明史》,中华书局,2011年。

李海林:《大同兵变与朱振》,《兰台世界》2011年16期。

赵立人:《嘉靖大同兵变论述》,《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