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国,国号大顺,年号永昌。他自己改名自晟。改西安为西京。1644年(崇祯十七年)一月,李自成东征北京。三月十七两路会师北京城下,于十九日破城,迫崇祯帝朱由检自缢煤山(今景山),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李自成为了庆贺自己的胜利,犒劳将士,对明朝的官员大肆追赃,掠取财物,并与牛金星等人筹备登基大典,建立新王朝的统治秩序。后来,四月二十二日清军与吴三桂军在山海关打败了前来迎战的李自成,李自成仓皇而逃,于四月三十日退出北京。李自成在退出北京之前,为了表示他代明而有天下的正统地位,于四月二十九日在武英殿草草即皇帝位,追封七代考妣为帝后,并放了一把火焚明宫室而去。
从三月十九日进入北京到四月三十日退出,前后共四十一日,李自成进北京后都犯了什么错误?
李自成进入北京以后, 招降吴三桂未成, 应该考虑与清谈判, 因为清方一直以明朝为主要敌人, 并不把李自成当成敌人, 反而视为友人。崇祯十六年 (1643) , 清兵第四次进入中原时, 皇太极曾告谕他的将领说:“如遇流寇, 宜云尔等见明政紊乱, 激而成变, 我国来征, 亦正为此。以善言抚谕之, 申戒士卒, 勿误杀彼一二人, 致与交恶, 如彼欲遣使见朕, 即携其使来。” 因为此时农民军已是中原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 不可轻视。李自成进入西安后, 崇祯十七年 (1644) 正月, 清方还派人持国书到陕西去找农民军, 很客气地说:“朕与公等山河远隔, 但闻战胜攻取之名, 不能悉知称号, 故书中不及, 幸毋以此而介意也。兹者致书, 欲与诸公协谋同力, 并取中原, 倘混一区宇, 富贵共之矣, 不知尊意何如耳?惟速驰书使, 倾怀以告, 是诚至愿也。”(《致西据明地诸帅书稿》) 明确提出要与农民军共同协作, 灭亡明朝, 所谓“富贵共之”就是中分天下, 或者农民军若据有中土, 应与清方和好, 因为多尔衮在接到吴三桂的请兵信时曾说:“向欲与明修好, 屡行致书, 明国君臣不计国家丧乱, 军民死亡, 曾无一言相答。是以我国三次进兵攻略, 盖示意于明国官吏军民, 欲明国之君, 熟筹而通好也。”这说明清方一向是主张与中原朝廷讲和的。所以李自成进北京后, 应该与之议和, 以避免清军南下与其发生争夺战, 并可拖延一些时间, 使自己有足够应战的准备。李自成进北京后, 只顾追赃和筹备登极大典, 根本就没有考虑这个问题, 所以到山海关后, 被吴三桂和清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大败而归。
山海关之战, 李自成根本没有考虑到吴三桂会请来清兵, 所以被打得大败, 仓皇逃回北京。北京是明朝的首都, 农民起义苦战若干年就是为了最后能夺取首都, 推翻明朝, 自己取而代之, 建立新朝。首都是国家社稷的象征, 天下人望和政治的中心, 无论是从政治还是军事方面考虑, 都应该固守。以李自成当时的军力, 守住北京是没有问题的。过去清军三次深入内地, 两次兵临城下, 明军均坚守北京, 清军只好掳掠一番, 出边北归。因为清军长于野战, 而劣于攻城, 此次李自成若坚守北京, 清军也将一如既往, 或者可能被李军打得大败, 退出关外, 从而使大顺稳住北京的局势。因为清军的此次行动, 本身就具有试探的性质, 胜利了可能得寸进尺, 失败了就会迅速退回, 以保存实力。当时李自成大顺王朝将成为中原的主宰已是不争的事实, 投降的明官和北京人民都期望新主实施新的治国方略以安定人心。但李自成不出此策, 却急速将在北京所获财物捆载而西, 慌忙出逃, 回西安去, 将北京扔给了清军。严格而言, 是李自成从明军手中夺取了北京, 然后扔给了清军, 清朝之所以能入主中原, 并非吴三桂之过, 而是李自成主动逃离北京所造成的。李自成奋斗了十几年的成果, 由于此次的失误, 便废于一旦。
此次清兵原是计划征明的, 因为中途得到了吴三桂之请, 便不费一兵一卒得到了山海关, 为进入中原打开了通途。
山海关之战以后, 李自成又仓皇逃出北京, 清兵不费一兵一卒而进据北京。这两者都是清方出乎意外的胜利。清方这种意外的胜利, 都是李自成的错误决策给清方提供的。清兵之所以能取得这种胜利, 则是由于清帅多尔衮能随机应变地抓住这一机遇, 勇敢地采取了进取的政策。若从当时形势而言, 当李自成招降吴三桂未成, 吴三桂叛归山海关, 李岩、牛金星、宋献策都建议李自成不要去山海关, 应该坐镇北京, 对吴三桂仍继续用政治利诱、许以父子封侯的办法, 进行招降, 不宜用武力去征讨, 或者只派偏师往征可也, 不必李自成亲自去。宋献策就直言不讳地说:“皇爷去,皇爷不利;三桂来, 三桂不利。”李自成若能听取李岩等人的这些正确意见, 坐镇北京, 根据形势需要, 调整农民军的过激政策, 后果绝不至此。这说明当时的历史机遇, 有多种选择, 由于选择的失误, 才导致了不利的后果。
历史证明:在明朝、李自成与清三方斗争的历史机遇中,并没有“非如此不可”的铁律可循,关键在于三方各自如何把握机遇,选择正确的方略,惟其如此,才能稳操胜券,成为未来中原朝廷的“主人”。不能像崇祯皇帝那样刚愎自用,自作聪明,既不听取臣下的不同意见,又好面子,自己想做的事情,又不想承担应负的责任,还利用自己的权力,出尔反尔,丧失了多次有利时机。也不能像李自成那样,被进北京的初步胜利冲昏了头脑,昧于对形势的认识坐失良机,只想早日即位做皇帝,以为有了皇帝这顶桂冠,天下自然就会归服了。而在山海关一战之后,又惊慌失措,逃出北京,把到手的胜利成果抛弃了,以为回到西安就万事大吉,实则大谬不然。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