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能当美国总统吗?曾有个学者试过,结果被现实狠狠教育了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好人”能当美国总统吗?曾有个学者试过,结果被现实狠狠教育了

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

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

外交是十分复杂的事情,有时别看某些国家的领导人表达出和善的外交理念,或是释放出和谐的外交信号,但转过头来就可能对他国发动突然袭击,如今的美国即是如此。就在100年前的巴黎和会上,学者出身的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巴黎遭遇了就任以来最大的尴尬与危机,一次次对强国侵占弱国权益的妥协,让威尔逊的“威尔逊主义”成为空话,真可谓是威尔逊的苦难时刻。

一、世界秩序的崩溃

一战是当时世界上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参战人数最多的一次“欧洲全员战争”,战争使得欧洲维持数百年的地域与世界秩序轰然倒塌,在中国,更是有无数国人对西方的美好幻想全然破灭。就在旧秩序毁灭而新秩序未成的过渡时刻,亚欧大陆的苏俄十月革命以及北美大陆的美国“威尔逊主义”,顿时成为与之前殖民血腥风格完全不同的两种具有普世主义的新秩序。

班季柯夫·А·С《占领冬宫》,1940年

班季柯夫·А·С《占领冬宫》,1940年

什么是威尔逊主义呢?简单来说,就是主张各个国家拥有平等的民族自决的权力。威尔逊主义的提出是美国在一战之后试图转换其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的尝试。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原本奉行互不干涉的“门罗主义”,通俗来讲就是自己玩自己的,不掺和别国事务,但别国也休想来干涉美国。一战的爆发,使威尔逊看到了美国成为世界新秩序制定者与主导者的可能。而这便是以“美国原则”为基础的“威尔逊主义”提出的背景。

美国前总统门罗

美国前总统门罗

但威尔逊并未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威尔逊主义极度依赖其他资本主义强国的配合,美国是没有真正的海外殖民地的,所以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主张实现世界各国的民族自决。但英、法都有着遍及全球的殖民地,就连日本也趁一战之机,企图通过二十一条使中国变为日本的殖民地。也就是说,威尔逊主义一方面在反对当今的殖民统治,另一方面却极度依赖殖民国家的合作,这本身就是十分荒谬的悖论,注定了威尔逊在巴黎和会上不会取得成功。

英国在世界各地占有大量的殖民地

英国在世界各地占有大量的殖民地

二、巴黎和会与威尔逊受难

美国自建国以来,大多数总统所采取的政策与战略均以美国为主,唯有两位总统有着较为宽广的胸怀与普世主义观念,一位是主张解放黑人的林肯,另一位就是提出民族自决的威尔逊。作为一名“学而优则仕”的学者型总统,威尔逊极富有理想主义,他在当选总统之时,便将美国的外交政策与欧洲进行清楚的分割。在他看来,美国是道义的,既不追求领土的扩张,也不享受殖民带来的利益,这与欧洲帝国主义掠夺式外交截然不同。

打赢南北战争的总统林肯

打赢南北战争的总统林肯

一战的爆发带来的人间惨剧,加之威尔逊基督教信仰与普世主义的理想主义,共同促成了威尔逊主义的诞生。很明显这是一种普惠全世界的带有拯救世界、重建秩序的外交政策,是与同时间宣传世界革命的苏俄相抗衡的救世主主义。

1918年一战结束之后,旨在商讨战后秩序的巴黎和会如约召开,这也为威尔逊的救世主义提供了切身实践的场所。会议之初,威尔逊对中国政府收回山东的诉求予以坚决支持,但这引起了日本的严重反感,日本人将其称为“威尔逊理想主义”,当主义被冠以“理想”二字,就不大可能成功,这很明显是日本对威尔逊支持中国的讽刺。

《我的1919》中巴黎和会

《我的1919》中巴黎和会

威尔逊主义的提出及其对中国的支持,顿时在中国掀起一阵巨大的崇美浪潮,胡适、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更是将威尔逊视作“神明”,将其看做是中国“圣人”一般的存在,陈独秀接连发文夸赞威尔逊,将其称为“好人威尔逊”。但此时正在巴黎的威尔逊,却有着复杂的心情,他甚至和部下说,现在的舆论仿佛是为他编织的一张巨网,一旦被网进去便很难出来。

《建党伟业》中的陈独秀

《建党伟业》中的陈独秀

三、威尔逊主义的崩塌

1919年4月25日,中国五四运动爆发前夕,在巴黎,威尔逊和秘书贝克进行了一次长时间交流。此时的威尔逊早已没有之前提出威尔逊主义时的雄心壮志,他对贝克说“中日问题已经成为一大难题”,他根本不知道在处理双方关系时,应该在什么时间、场合以及怎样应用威尔逊主义。贝克深知威尔逊的想法,他对威尔逊说美国的国内舆论和国际舆论都是站在中国一方的,为何总统还要如此担心,而威尔逊的回答则道出了问题的本质,即此时的“意大利人已坚决不参加(巴黎和会),然后日本又走了,国际联盟的成立将如何收场”。

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

简单来说,此时的意大利因为没有拿到想要的利益而愤然离席,日本也学会了意大利退群这一招,企图以退出巴黎和会和国联为要挟,迫使美国放弃对中国的支持,进而攫取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

要知道巴黎和会上的五大国为英、美、法、意、日五国,意大利已经退出,若日本再退出,五大国变成了三大国,所谓的和会以及尚未成立的国联也就成了笑话,这是美国所不能接受的。而要想顺利组建国联,对日本的妥协和对中国的“背叛”,就成为威尔逊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可以说此时的威尔逊正处于他一生中最煎熬的“受难时刻”,一方面是理想主义下的威尔逊主义,另一方面却是血淋淋的现实利益。两权相害取其轻,威尔逊最终还是选择对日妥协,至此威尔逊主义在实践过程中彻底失败,而中国也因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爆发五四运动,此后的苏联开始取代西方,成为指引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另一道光。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文史君说

外交向来是国家之间最直接的碰撞点,其中固然包含许多外交理念与理想主义,但更为关键的还是各国对国家利益的切身考量。威尔逊主义的失败说明在外交上光说得好听是立不住脚的,最关键的还是要看背后的利益。时间刚刚过了100年,今日的美国比百年前的威尔逊时期更加退化,如果说巴黎和会上威尔逊主义的彻底失败,至少还闪耀着各民族自决的理想之光,那么今日的美国则是心安理得、厚颜无耻地奉行着无赖外交政策,根本谈不上任何“理想”可言。

参考文献

唐启华:《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年版。

马建标:《“受难时刻”:巴黎和会山东问题的裁决与威尔逊的认同危机》,《近代史研究》2018年第3期。

(作者:浩然文史·刘越)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