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
5月22日,中戏毕业的山西籍艺人仝卓,在网络直播中自称,家人曾动用一些“手段”,将他往届生身份改为应届生参加高考,引发轩然大波。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底线,如果权势和金钱渗入到考场中,把考场变成名利场,那么伤害的绝不仅仅是寒门考生,还有这个社会的信誉。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历朝历代都在努力维护考试的严肃性和教育公平。但是,教育真的公平吗?我们今天就从明朝“高考”说起。
明代的科举考试分为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后还有庶吉士考试)。乡试、会试都是每三年一次。明代读书人地位很高,一旦通过乡试取得举人功名,就可以收纳富人投献的土地,有一定份额的土地免税权,运气不好的还可以借举人功名充当讼棍,替有钱人打官司,运气好的可以在地方上当公务员,或者被国家任命为学官。甚至还有可能与当地大族联姻。
有土地、有官做,还能娶名门大小姐,这也太诱人了!
但科举之路难于上青天,尤其是乡试竞争最激烈。若生于明前期,乡试压力还小一点,如永乐十六年,乡试录取率在10%上下浮动。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再加上科举教育愈发普及,到嘉靖三十七年,全国乡试中举率降至3.95%。
这太难了!不得不说,那些有闲钱、有背景的,考上的机会更大!
科举放榜
一、赢在起跑线真的很重要
在明代想参加科考,要先投个好胎,家里有钱,家底干净!
家里有钱就能支撑一个脱产男子完成科举。一个五口之家,一年粮食消费就需要12.6石,再加上盐、油、酱、茶的日常开支,总支出在20两银子以上,外加笔墨纸砚、束脩、书本产生的额外费用,想考试费用海了去了。明朝读书人修习举业都在10—18岁之间,如果考不中,这个时间还会延长。穷苦人家怎么担负的起这个钱!
另一方面,科举考试对出身也有要求,洪武三年的《科举条格诏》明确要求,应试者不能是元朝登科者并在元朝当官。此外娼优之人和罪大恶极的罪犯的家人也不能参加科举。
明朝读书人
起跑线真的很重要,什么样的家庭决定享有什么样的教育资源。明初,由于与前朝无瓜葛的读书人较少,所以官员紧缺。因此那时读书为官不一定要走科举,如果家里有背景,可通过荫庇成为国子学(后改名国子监)成为监生。待经历几次内部考试后即可为官。
国子监
到了中后期,国学日衰,科举之路成为主流,可家世仍然是教育资源分配的关键。明代科举分经取士。在乡试会试中的《五经》经义环节中,每人只选一经考试。五经虽难度不一,但是在只选一经的情况下,势必对考生的理解深度有更多的要求。
但一些科举世家多以专经传家,所以经义考试在这些书香门第眼中都不是事儿。比如明代阁老谢迁,12岁时父亲就教他《礼经》,很快他就做出很不错的经义文章,成化十一年就考中状元。还有陈雍,18岁就“受业于姊夫郡博徐德辉公”,后来也高中进士,任过多地布政使。普通人能比吗?
谢迁(左)
二、明代读书该去哪类学校?
由于明代科举多必经过学校,所选择好学校至关重要。明代学校分国子监、地方官办儒学、有着官方色彩的私人书院,以及乡村私塾。倘若生在在明代前中期,地方官办儒学是不错的选择。
洪武二年,朱元璋下令各地开办儒学,起初儒学的人才培养偏素质教育,学习内容多样化,除传授音乐、经史、律法外,还教器棒和举重石。但在重新开科之后,其教育便以科举为核心,应试性越来越强,办学也更加正规。一方面在学校内部设置了竞争机制,有的学校将学生分为三等,德行兼备且学习优异的是为上等,有德无才的列为二等,有才无德或两样都不具备的列为末等。每年每月都有大小考,非一等不能参加科举,列为末等还有被开除的风险。
朱元璋
儒学还设置了详细的学习方案,由教官布置学习计划,这种强度比如今高考还大,学子每周要过一遍《四书》达到熟读背诵的效果,教官提问时还得讲明白。每三、六、九日要写经义题目两篇,闲暇之余还要阅读《朱子纲目》、《性理大全》等书,并做读书笔记。
有些地方的儒学为提高办学质量,还高薪聘请经师。正德时候,广西学政姚镆因当地教学质量下滑,人手不足,就派人前往福建等地,“访请素有闻望举人”,给予高薪待遇,一名经师“通共银四百四十两,庶彀一年之费”。
但到了明代后期,因缺乏中央拨款且鲜有尽职尽责的教官,儒学往往出现制度荒驰、学生早退的现象。有些地方学校流于形式,只被学生当做拿取科举名额的途径。
虽地方儒学已有颓势,但自嘉靖开始,书院开始兴盛。书院是在官学容纳不了大量的读书人情况下,由地方官员牵头创办的带有官方色彩的私人教学机构,拥有一定的科举名额。
和文中紫阳不是一个书院
其中有些书院办学质量极高,实行精英教育,是理想的就学地点。比如正德时期的紫阳书院,学生都是从当地精挑细选的优等生,教官都是从官学或者民间挖来的名儒,所以当地乡试魁首多出自紫阳。这样的精英式书院科考成功率极高,汝宁的笃志书院建立后当地举人十分之八九出自此地。弘治时期的正学书院,三次科考产生了举人81名,进士10人,其中解元、状元各一人。
三、勤奋和方法都要兼顾
科举中外部条件固然重要,可是也少不了个人的努力。宣德时的章纶,即使在家丁忧,也每日躲在小楼里,“手不停披、口不停诵”,还准备了许多干竹,用来煮茶解渴。嘉靖时的严讷,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生员考试,“匿居田舍中”,挑灯夜读,邻居清晨拿着锄头路过,见一灯荧荧,还以为是鬼火。
挑灯夜读
勤奋之余,找对方法同样重要。比如平时留心考试风向,把握合适的文风文体。洪武二十四年,官府明确要求行文应当务在典实,不许敷衍繁文,也不能为了凑字数而反复重述。
弘治之后,科举竞争日益激烈,考生为了打动考官,用尽各种办法展现特殊性。有的人引用杂书来证论观点,有的在时务环节夸大事情严重性,亦或是用片面的观点搏得考官赏识。更有甚者长篇大论,以疲劳阅卷人,使其手下留情。这些方法起初确实有用,不少人通过类似手段在众多平淡无奇、四平八稳的文章中胜出。但是随着嘉靖、隆庆时朝廷对这种文章的大力批判,对行为严重者予以除名、不许再试的惩罚后,文风文体的选择越来越成为考生需要把握好的度。
殿试
文史君说
身为寒门学子,想在明代如愿考上科举无疑是一件难事。进入狭窄的考房后,好像所有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但是胜负有时在考场外就已经有了结果。家庭权势显赫者,动用诸般手段打通好关系,他们本人也因从小的耳读目染和精英式教育拥有一定的科举实力,多能安然过关。家庭稍次者,可用钱财四处拜会名师,在考试中先人一步。而大多家庭一般的学子,若想科举中出头,天赋、勤勉、时运缺一不可。教育的公平与否不仅在于考试本身,更在于考试外的教育资源分配。
参考文献
张廷玉等人:《明史》,中华书局 1974年出版。
陈计飞:《明代科举功名终身化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年。
吴恩荣:《明代科举士子备考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作者:浩然文史·河南师大春秋学社)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