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的空军——全面抗战时来自苏联援助的SB轰炸机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隐形的空军——全面抗战时来自苏联援助的SB轰炸机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关于这次事变的始作俑者,详见同名公号搜索“一木清直”),日军对中国领土的蚕食变为鲸吞,中日迅速转入全面对抗,在这一背景下,欧美社会尚处于脆弱的和平时期,不愿意或无能力踩入在遥远的东方爆发的战争,只有近邻苏联看到了日本扩张的野心和严重后果。也由于苏联体制决策能力很快,苏联迅速制定了积极的援华方针和计划,希望中国能够把野心勃勃的日本尽可能拖得久一点。

图1. 反应卢沟桥事变的油画,注意其中晋绥军的蓝色军服

于是,仅仅在全面抗战爆发一个月后的8月20日,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苏联政府将为国民政府提供低息贷款,以便可用这笔钱购买武器装备。从1938年1月签订第一批5000万美元贷款协议到1939年,苏联共提供三次对华贷款共2.5亿美元,中国通过向苏联提供钨、羊毛、茶叶偿还。对比同期美国人用9400多万美金买了中国18,000万多盎司白银,同时还卖给日本人910万美元军火,苏联人对中国已经是很不错了。

图2. 全面抗战初期的中日空战,中国霍克2型对抗日本陆航九五式战

另一方面,为了更实质和直接支持中国抗战,苏联还将派出志愿航空队赴华参战。同年11月,苏联志愿航空队和苏制飞机几乎同时赶赴中国作战,这些飞机和苏联志愿飞行员大大充实了几乎在淞沪抗战中拼光了的中国空军。(关于淞沪抗战爆发前后的中国空军装备和简要作战情况,详见同名公号搜索“淞沪抗战”和“抗战空军”)

本来,中国空军已向欧美订购了363架飞机用以补充损失,但直到1938年4月仅仅得到85架,其中还有13架未装配好不能马上投入使用。这个损失在苏联人这边得到了部分缓解,到1938年2月止,苏联出售给中国的飞机为232架,其中战斗机156架、轻轰炸机62架、重轰炸机6架、教练机8架。

图3. 淞沪抗战的油画,注意其中上海特有的交通灯,和形似维克斯E型坦克的国军装备

10月下旬,第一批苏联志愿航空队共空、地勤人员254名抵达中国,分别组成以基达林斯基领导的轰炸机大队和库尔丘莫夫为首的战斗机大队。为了多装器材,所有飞机的炮手位置都塞满了零部件和弹药,炸弹舱也满载了600公斤炸弹(未装引信)。

10月20日,首批7架SB-2降落在乌鲁木齐,有一架因轮胎破裂而需要更换。24日,第一架SB-2到达兰州,到26日,已有9架抵达。出于保密需要,苏联空军的航渡分批次进行,以至于显得有点混乱,例如从10月30日的情况可见一斑:在阿拉木图仍有8架SB-2,乌鲁木齐2架(其中1架损坏),9架在兰州,2架在肃州,2架在昂兴州(一架是伊-16战斗机编队的引导机),此外8架刚飞离出乌鲁木齐,总共31架。

图4. 苏联人援助中国抗战的TB-3型重型轰炸机,注意机翼下方和机尾已改为国军机徽

10月22日,6架TB-3重型轰炸机从阿拉木图起飞。这些飞机已被苏军使用了大约一年,其中四架来自第23航空旅,两架从罗斯托夫飞来。与计划仍由苏联飞行员操作的SB不同,这些TB-3将移交给中方,苏联飞行员仅参加运送和教练(这是为了避免在战场上被击落可能引起与日本人的国际纠纷,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从阿拉木图起飞的TB-3每架弹舱内挂载了十枚FAB-1000炸弹,机翼下两枚FAB-500炸弹或四枚FAB-250炸弹,每架飞机还装了两个基数的机枪弹药。

图5. 中国空军涂装的UTI-4,伊-16的双座训练型

10月27日TB-3降落乌鲁木齐,31日飞到兰州。到11月6日,已有27架SB,57架伊-16,6架TB-3 和4 架UTI-4(伊-16的训练型)从阿拉木图飞往中国。经过十天的转场,已有22架SB、35架伊-16,4架UTI-4,6架TB-3飞抵兰州。

接下来是波雷宁指挥的第二个苏联轰炸机机群(31架 SB),编队安全到达乌鲁木齐,但在此地遇到严重的沙尘暴。在沙尘暴肆虐的15天里,飞机不得不用绳索固定在机场的地下桩上,受到轻微损坏并无大碍。

1937年10月,苏方在兰州开始训练中国飞行员,由于此前中方飞行员具备双发飞机驾驶资格的人很少,并且训练水平一般,训练并非一帆风顺,比如10月31日一名中国飞行员在降落时就折断了SB的起落架。最早受训的是中国空军一大队第1、2两个中队,他们原先装备的诺斯罗普型单发轻轰炸机已经损失殆尽。很快二大队第11中队与第4中队也加入训练,在苏联教官的帮助下学习掌握这些完全不一样的飞机。

图6. 空军第八大队第19中队原本装备的是广东空军进口自德国的亨克尔111 A0型,此图为德国空军的量产型

日本侦察机在兰州机场发现大批苏制快速轰炸机后,企图先发制人将其摧毁在地面上。12月4日,11架日本轰炸机来袭,每架投下三枚炸弹,4架伊-16和4架SB紧急起飞迎战,日机一次通场投弹后就逃窜,没有造成损失。年底,中国空军第19中队的人员抵达参加训练,他们已经失去了大部分德国造亨克尔111型轰炸机(到10月2日仅存两架)。到12月,已经有40-45名中国飞行员获得了SB飞机的驾驶资格。

图7. 因迫降失败而损毁的苏联空军TB-3型四发轰炸机,这种飞机的操作难度很高

与此同时在兰州,苏联人也在培训中国飞行员驾驶TB-3型重轰炸机,11月30日,5架TB-3在中苏联合机组的驾驶下飞往南昌,但在那里被日机侦察发现。12月13日,日机临空空袭,当场摧毁了两架,重伤两架TB-3。12月25日剩余的3架TB-3(有一架被炸伤的经过了维修)返回了兰州。后来的TB-3就没有在中国没有执行过轰炸任务,连同尚存的意大利造SM.72一起用于运输任务。本来这批TB-3是校长特意要来打算轰炸日本本土的,可惜就这么草草收场。

此后,苏联志愿航空队的兵力不断扩充,最高峰时达到战斗机、轰炸机各4个大队。得到苏联援助的中国空军实力大增,到1938年2月,共有作战飞机390架,其中,驱逐机230架,轰炸机160架。

图8. 抗战初期的中国空军P281型战斗机(P-26外贸型),战前由广东空军购置,编入第17中队,编号17**

由于抗战前期国民政府积攒的霍克2、霍克3和广东空军积攒的P281型驱逐机大部分均已战损,随着苏制战机的陆续到来,中国空军的主力驱逐机已经转变为苏援的伊-15和伊-16。

伊-15为双翼驱逐机,转弯半径小,机动灵活,但航速较慢。伊-16是单翼高速驱逐机,航速达到每小时480公里,但机动性差。两种驱逐机都装有4挺"司卡斯"高射速机枪,每分钟射速高达1800发。空战时,通常伊-15和伊-16联手出击,由伊-15负责与日机缠斗,伊-16则发挥速度优势从高空俯冲下来迅速缩短与日机的距离并射击,如此战术屡屡得手,使日本陆海军飞机损失剧增。

图9. 中国空军装备的伊-15号双翼驱逐机,机首绘有“檀香山华侨”五字

日本人对中国空军实力发生突然的变化也并非毫无所闻,1937年11月21日苏联空军在南京上空首次参战之后,11月22日日本共同社就向东京打了报告:

“已经查明,10架轰炸机、40架歼击机连同11名飞行员是从苏联来到中国的。编入中国空军的苏联飞行员在昨日南京空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苏军飞行员显示了卓越的技能。苏联飞机具有极其优异的性能,其速度可达每小时450英里。”

图10. 二战中的苏制伊-16型高速战斗机,当然这个高速也是相对战前研制的战斗机来说

这里提及的时速高达“450英里”的飞机指的就是SB型快速轰炸机。作为一款1933年提出、1934年试飞的轻型双发轰炸机,它是1930年代对战斗机及轰炸机大争论的一个产物。简单来说,轰炸机能否凭借高航速和重火力躲避过战斗机的拦截,在没有经过实战检验时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各国都搞了一些快速轰炸机,类似的还有英国的“布伦海姆”。

图11. 英国人同期搞出的快速轻轰炸机“布伦海姆”

SB刚好是俄语“快速”的缩写,该机的量产型选定两具苏联制M100A型860马力风冷发动机,称为SB-2型,后来也有换用M103型960马力水冷发动机的轻微改型,称为SB-3型。该机乘员3人,分别是驾驶员、投弹手和后座机枪手。最大起飞重量超过5.7吨,通常可携带600公斤炸弹,最大飞行时速411公里(不是英里),航程约980公里(短腿妥妥的)。

图12. 带有中国空军涂装的苏制SB-2型快速轻型轰炸机

1937年11月中旬,SB开始深入中国部署。11月30日西安共有13架 SB,12月18日又飞来18架,他们被分为两个航空队,其中一队进驻了即将成为战场的南京。12月2日,9架SB-2对上海日军公大机场进行首次的主动出击。他们起飞后沿长江右岸飞行,然后转向东北飞行约30-40公里到达海上,准备从一个日军意想不到的方向进入攻击。

但他们在第一次进入时没有找到机场,不得不作了复飞,这时一架飞机被高射炮火击中,接着编队又遭到6架日本中岛九五式战斗机的拦截。SB轰炸机密集的自卫火力让日机大吃苦头,两架日机被击中。编队随后顺利轰炸了机场,估计摧毁30-35架日本飞机,并击落一架日机,损坏的SB自行飞至杭州机场降落。中岛九五式仅有350公里的时速,在追击SB时显然力不从心。

图13. 中苏两国地勤人员正在共同维护SB型轰炸机

根据苏方记录,这批返航的SB飞机还对长江上的日本军舰进行了一次攻击,声称击沉一艘巡洋舰,但当时在长江中并不存在日本的巡洋舰,所以苏联飞行员可能是认错了目标。12月初在对日占汉口机场的突击中,一架SB在100米左右的高度被击中并撞击地面爆炸。

南京沦陷后,苏联第一志愿航空队重新部署到南昌,他们原先在南京的前进基地现在成了一个主要的轰炸目标。12月15日,27架SB轰炸了这个机场,其中9架由中国机组或者中苏混合机组驾驶。机群分为九个楔形编队从4300米高空进入轰炸,投下了各占一半的高爆弹和燃烧弹。一名苏联飞行员在回忆录中描述到:“爆炸后从机场升起了巨大的火舌和滚滚浓烟,熊熊烈焰横扫机场,机场到处被笼罩在烟雾和火苗中。日本轰炸机、油库、弹药堆放场不断爆炸燃烧。”

图14. SB-2苏制快速轰炸机轰炸日军占领下的机场

苏军汇报的战果是摧毁40架日机,但编队在返航途径芜湖东侧的长江时,遭遇10架日本战斗机的拦截,日机击落一架由中国机组驾驶的SB,但也付出很大的代价,一共有4架日本战斗机被击落。

另外一支苏联志愿航空队进驻汉口,12月18日他们首次出击的对象是苏州机场,但只是小规模出动了4架SB。从1938年1月开始,该部也开始了密集的出击。苏军在中国每天的作战活动、损失和设备维修日报都被报往莫斯科,现在依然保存完好,报告上面还有匆忙书写的铅笔笔记,这里摘录几条:

图15. 从SB轰炸机机尾炮手处拍摄的照片

1938年1月23日,6架SB轰炸芜湖机场,5架SB轰炸南京机场,没有遭受损失。两架SB因发动机故障降落……同一天重复同一目标。看似在芜湖炸毁八架敌机(后来在26日的日报中,根据侦察信息确认战果是3架烧毁损坏5架 )…… 两批编队每批9架SB轰炸山庆铁路站,燃料设施被烧。

1938年1月24日,9架SB轰炸宁国府附近日军,没有遭受损失……9架SB轰炸芜湖-山庆前线,炸弹落在敌军集结地。7架SB已经用尽了后备发动机资源。

1938年1月26日,5架SB从南昌起飞攻击在宁国府地区日军。13架SB轰炸南京。这次进攻有更详细的信息,1938年1月日本战斗机和轰炸机开始集中在南京机场,中国情报部门认为他们正在准备袭击汉口机场,并决定先发制人。SB编队黎明前起飞,此时南京机场的无伪装的日机排列成一条线,空中有日本海航的九五舰战巡逻。

图16. 日本海航的中岛制九五舰战,在1938年已经无力应付苏制快速轰炸机

SB编队轰炸了机场,老旧的九五舰战根本无法伤害到SB轰炸机,一共炸毁了48 架日机(在报告中曾提到:“在南京机场炸毁 40-50架飞机”)。还烧毁了飞机维修设施,以及燃料和弹药堆。日本承认的损失低得多,损失数架九六陆攻,焚烧损坏多架。在SB投下的第一枚炸弹爆炸后,日军高炮才开始射击,然后8架九六舰战起飞拦截。

高射炮和战斗机都造成了SB的损失。拜阔夫的飞机在空中着火,飞行员和领航员乌多维琴科降落在日占区,炮手科斯牺牲。另有多机迫降被毁,领队波雷宁的SB也被击中,一侧发动机冷却系统受损,勉强飞过前线迫降在沼泽。苏联飞行员都配发了一方丝制手帕,上面印有国民政府的说明和印章,要求当地居民提供一切可能救助被击落的飞行员。在看到手帕后,当地农民把波雷宁的飞机从沼泽拉到长江岸边,用一艘拖船拖着驳船把轰炸机运回汉口。

图17. 日本海航第一款全金属轰炸机——九六陆攻

第二天即27日,日本出动9架九六陆攻“回访”轰炸汉口,投下58枚炸弹(根据弹坑计数)。所有的SB都起飞避开了空袭,日机扑了个空。由于没有足够的力量保卫机场,中国空军采用了疏散战术,在空袭警报后,所有飞机立即起飞并飞到离机场约50-60公里外的空域避战。

正是因为这一时期中苏飞行员的主动出击日军机场,迫使日军不敢再明目张胆地将主要的航空力量部署在前线,并呼叫远程战斗机的护航支援,日第2联合航空队参谋长玄田提议启用靠近前线的“特殊加油基地”,这种基地被苏方称为“跳板机场”。日本人认为他们在远程飞行作战方面缺乏经验,在中国战场由于轰炸机没有护航的孤军深入,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图18. 零战上阵之前,中日苏美多国的双翼飞机曾经打得有来有往

不过可惜的是,缺乏后勤支援的苏联志愿航空队也开始遇到困境,发动机纷纷开始超过150小时的使用寿命,以至于地勤不得不将能用的发动机凑在能用的飞机上出击,机场糟糕的地面状态也导致了大量的非作战损失。

1938年2月23日是苏联红军节,中国空军和苏联志愿航空队决定对位于台湾岛上的松山机场发动一次远距离突袭。自1937年8月全面抗战爆发以来,日本海航曾多次从松山机场起飞对大陆进行轰炸。出击编队将是尽可能地全员出动:驻南昌中苏混合编队出动12架,驻汉口的苏联志愿航空队出动28架。一共40架远程奔袭台湾。

图19. 东线战场上的SB轰炸机和德国战斗机的交手

1938年2月23日凌晨,出击台湾的轰炸机群迎着凛冽的寒风从南昌和汉口秘密起飞了。不幸的是,南昌编队起飞后不久,因领航员计算错误,偏离预定航向,最后被迫在福州机场降落,加油后无功而返。一名中国飞行员燃料用罄后迫降在湖面上,他误将浅水水域当成了稻田,全体机组被淹死,其中包括苏联的导航员(也是编队指挥官)。

汉口编队则在波雷宁大尉指挥下,采用节省燃料的5500米高度直线飞行。当时飞机上没有供氧设备,苏联飞行员以必须依靠体力和毅力克服高空缺氧的巨大困难。飞抵台湾海峡后,机群下降至2000米高度,缺氧反应才略有缓解。最后当逼近台北时,机群又重新爬升到4000米高空。

日军对苏联志愿航空队的突袭毫无戒备,松山机场上飞机整齐地排列着,机库旁堆放着一堆堆尚未起封的包装箱,停着油罐车,既无战斗机升空拦截,也无高射炮火拦阻。

图20. 遭到日本飞机突袭而损毁的SB轰炸机

全部28架的SB-2型轰炸机群投下的280枚炸弹,将机场上的几十架日机炸得七零八落,燃起熊熊大火。十几座油库和机库也陷入火海之中,可供三年使用的航空油料大半焚毁。任务完成得如此顺利,完全出乎预料。望着地上腾起的浓烟烈焰,飞行员们禁不住高呼:“乌拉!乌拉!”中方声称毁伤地面日机40余架,日方虽然声称机场未受很大损害,但是松山机场的指挥官却负疚自杀。

中午时分,28架轰炸机胜利返回汉口机场。次日晚,宋美龄以航空委员会秘书长的名义亲自设宴为出击松山的苏联飞行员们庆功。她在致词中说:出击台湾在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日本当局已将其驻台行政长官罢免,并将松山基地指挥官撤职,交法庭审判。

图21. 残酷的东线(苏德战争)

1938年的武汉会战,SB-2轰炸机尽全力出击,不但轰炸日军地面部队,日军机场,更多的是沿着长江水道轰炸日军军用船只。会战期间,SB-2轰炸机炸沉日军军用船只23艘,炸伤67艘,严重阻碍了日本舰队的推进。日军舰队在本来2天就可以走完的江段,花费了整整2个多月时间。

从1938年至1940年,中国空军和苏联志愿航空队转战大江南北,与日本飞机展开了长期而激烈的空中作战,虽然偶尔吃些小亏,但也算打得有来有往。但到1940年的重庆璧山空战后,日本海航新锐的全金属下单翼远程战斗机“零式舰上战斗机”无论在速度、机动、航程和火力上全面压制苏制飞机,导致中国空军遭遇惨重损失,不得不暂时回避锋芒,等待更加新锐的盟军战斗机的到来。关于璧山空战,详见同名公号搜索“零战”。

图22. 913重庆璧山空战,中国空军的苏制战斗机虽顽强奋战奈何无力回天

1941年年初,中国空军又自苏联获得轰炸机100架、驱逐机150架,这批飞机陆续到达哈密,各部队先后派员前往接收,并准备对日作战,奈何这批驱逐机的性能已经远逊日军之零式战斗机,经三月十四日成都空战后,深知用此类武器对日决战徒遭损失,故空军作战主旨,除轰炸机仍为协同陆军各重要战役之战斗外,驱逐机则伛用以攻击敌轰炸机与捕捉敌侦察机,而避免与日战斗机决战。

图23. 苏制SB轰炸机在飞虎队的美制战斗机护航下出击

1937-1940年之间,为了避免外交上的被动,苏联要求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不得公开报道苏军参战,对外宣传口径一律以“中国飞行员”、“外国雇员”、“个人身份来华”来糊弄。然而日本在国民政府内部拥有高效的间谍网络,苏联援华参战从一开始大家就是心知肚明,日本人还三天两头在报纸咒骂几句这个“公开的秘密”。

但在1941年6月22日这一天,苏德战争爆发了。苏联志愿飞行员必须返回本国参加卫国战争,苏联也暂时抽不出力量援助中国。全面抗战的空中决斗,将进入以美国志愿航空队,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飞虎队”为主角的时代。不过苏联飞行员们虽然回国,但是中国飞行员仍然在使用苏式战机坚持抗战。

图24. 汪伪空军装备的SB轰炸机,特点是青天白日徽外面的粉色圆圈

附带一提的是,在1942年抗战已至艰苦阶段时,由于外援无继情况下,当时的国民政府航空研究院与第三飞机制造厂共同启动研制“研轰三”式轰炸机。该机号称为自行设计,但将使用从苏制SB-3轰炸机上拆下来的M-103型发动机、金属螺旋浆、起落架等可用的零部件。除主要受力接头部件为金属件外,均以四川特产的云杉等为主要材料,外部蒙上当时试制应用的竹屑板,表面蒙贴丝绸而成。

“研轰三”型从1942年9月启动至1944年1月完成,后于3月分段拖至太帄寺机场组装试飞,前后共试三次,但最后一次因操纵失误,著陆时造成起落架折断,机翼受损。考虑到当时已大量使用美国提供的B-25型轰炸机,该机即使制成也已经是性能落后的产品,因而也没再继续进行试飞。

试做机最终被弃置于郊外而告终。

图25. 中国士兵守卫下的美制飞机,标志性的鲨鱼嘴正是“飞虎队”的特征

“研轰三”型的主要技术数据为翼展20.40米,机长13.00米,机高3.30米,最大时速约380公里,升限9000米,航程1000公里,动力为M103发动机两台(960马力),乘员3~4人。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