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可汗耻辱史:一位被打得向隋朝叫爸 一位被俘虏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突厥可汗耻辱史:一位被打得向隋朝叫爸 一位被俘虏

提起古代游牧或渔猎民族,大多数都是中原王朝的痛。从秦朝开始,匈奴就开始与中原王朝分庭抗礼,中原王朝屡屡发动打击而不能收全歼之效。反而是游牧民族强盛起来之后,多次消灭中原王朝。诸如五胡乱华、北魏与南朝对峙、蒙元、满清灭亡中原王朝。

但游牧民族也并非全都不可战胜,隋朝时的突厥,就曾创下过极为耻辱的纪录。

一、占尽天时的突厥

突厥据说是匈奴的一支后代,大约在北魏初起之时形成部落。其首领姓阿史那氏。

突厥最初活动于河西至阴山一带,柔然帝国在北魏末年崛起后,突厥一度臣服于柔然,专门为柔然人锻造兵器,被柔然人称为锻奴。

柔然人接连遭到北魏和北齐的打击,在北齐初年已经趋于式微,后来在北齐与突厥的联合打击下,终于消融于历史的长河中。而突厥则渐渐兴起。

历史给突厥的机遇还是很好的。

柔然汗国一直把主要精力用在对付北魏和北齐,对于突厥部落的发展并没有在意。导致突厥能够基本不受打扰地发展壮大。等到柔然终于意识到突厥已经很危险时,晚了。

这倒不是说柔然人没脑子,而是北魏、北齐帝国,和柔然基本处于一个历史维度,大家都在发展,都在抢夺生存空间,所以一直打得不可开交。

那么柔然灭亡之后呢?突厥的机遇同样很好。

突厥兴起之时,北朝分裂成了北齐和北周。

这时的北方,一改之前柔然和北魏对峙的状态,成为三足鼎立。北齐和北周是世仇,相互之间全力对攻,一直血战了二三十年。

这宝贵的二三十年,让突厥得以从容地武力征伐统一大漠,实力空前强大起来。

以至于北齐、北周醒悟过来时,突厥又成了举足轻重、足以左右北朝对峙走向的强大力量。北齐北周为了争取突厥,争相向突厥贿赂财物。

突厥他钵可汗骄傲地说,北齐、北周就是两个孝顺儿子,只要他们孝顺,我突厥就不愁吃穿。

突厥也时不时地派兵参与齐、周的战争,可以说占尽天时,发展无忧。

但是突厥在占有如此巨大的便利条件的情况下,并没有发展成多么强大的草原帝国,跟后来的金国、辽国、西夏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二、沙钵略喊爸爸

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后,突厥改变了之前亲周疏齐的策略,全力对付北周。周武帝宇文邕一度要率军北征突厥,但因为突然病逝而作罢。

隋朝在周武帝去世后的第三年正式建立,隋朝继承了北周的国策,继续武力对抗突厥。

此时突厥的可汗是沙钵略。

沙钵略改变了其叔父他钵可汗的消极政策,高调地采取激进军事政策,不断侵略隋朝地盘。

隋朝建国的第二年、第三年,双方连续在长城沿线暴发激战,隋文帝发动十余万大军全面抵抗,因为不适应突厥骑兵的战术作风,连连吃了好几场败仗。特别是幽州一带,行军总管级别的大将李崇被突厥围攻杀死,给隋朝带来极大震动。

隋文帝当时主要精力用于准备消灭南陈,不敢也不能长期把军事力量部署于北疆。隋文帝因此采取了政治与军事同步进攻的手段。

有道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隋文帝之所以能用政治手段进攻突厥,就是因为突厥内部的政治隐患相当大。

突厥不比鲜卑、氐、羌等内迁的民族,其政治体制还处在较为原始的部落时代,没有完善的行政制度。特别是汗位继承方面,仍然维持着力强者得之的传统。也就是说,老可汗死后,汗位由年纪较长的弟弟继承,以保持部落的稳定。

有人把这个制度理解为兄终弟及,其实未免高看了突厥。在突厥人看来,只要继承人具备年纪较长、血缘较近的条件,都可以当可汗。弟弟继承哥哥固然常见,如果儿子年纪与力量足够强大,也是可以继承的,两种形式并没有严格的界限。

这就容易带来隐患。

他钵可汗死后,有一大帮成年的儿子、侄子,特别是侄子中的大逻便、摄图(即沙钵略可汗),都是勇武惯战之辈,都对汗位构成了强有力的竞争。

他钵原本有意让儿子菴罗即位,但他一死,菴罗自感敌不过两个堂哥,于是甘愿把汗位让给摄图。

摄图自称沙钵略可汗,号称突厥共主。

他这一称汗不要紧,大逻便带兵来威胁说,你我的父亲都当过可汗,凭什么现在你当了可汗。沙钵略可汗为了安抚人心,把大逻便、菴罗都封为小可汗,各自管一个小部落。

与此同时,在河西、大漠以西一带,还有一个血缘关系较远的西部突厥,其首领是达头可汗,沙钵略的叔父。他名义上也是突厥小可汗,受沙钵略的辖制,但达头可汗实力雄强,只要表面遵从。

隋朝的政治攻势,就是瞄准了突厥诸部各怀异心的形势。

隋文帝派名臣长孙晟出使突厥,诱使阿波可汗(也就是大逻便)与隋朝结盟。恰巧这一年阿波可汗在河西与隋军作战不利,沙钵略可汗非常不满。

长孙晟随即撺掇阿波可汗说,与其率败兵回大漠,受沙钵略的欺负,反倒不如与大隋联合,消灭了沙钵略,让你阿波当突厥之主。

阿波果然心动,于是按兵不动。其实阿波并没有坚定与隋联合的决心,但那边厢沙钵略可汗先坐不住了,率兵吞灭了阿波的部落,杀了阿波的老娘和妻小。

阿波可汗无家可归,遂投靠了西部突厥达头可汗,借兵猛攻沙钵略。

达头可汗也不是等闲之辈,对突厥大可汗之位素有野心。在他支持下,沙钵略被打得狼狈不堪,地盘越来越小。这时,在隋朝的勾引下,突厥北部的铁勒、东部的契丹等部族,也都跃跃欲试,企图趁火打劫。

沙钵略四面受敌,无力再与隋朝抗衡,只好请求议和。为了急于缓和局面,沙钵略还向隋文帝喊了爸爸……

打不过就打不过吧,喊什么爸爸呢?

这其中还有个缘故。原来沙钵略曾与北周和亲,娶了北周的千金公主。

沙钵略为了促成与隋朝的和谈,让千金公主认隋文帝为父,相当于把当年和北周的姻亲关系,全盘转移到了隋朝。

隋文帝乐不可支地认了这个从天而降的女儿女婿,并同意沙钵略率部落从大漠迁到漠南,居于白道川(今呼和浩特)。

当然,隋突关系这个变化最大的成果,并不是沙钵略喊爸爸,而是突厥从此分裂为东西二部,隋朝间接地控制了沙钵略治下的东部突厥。这无疑使得隋朝北疆的形势大为缓和。

三、第一个被俘虏的可汗

沙钵略终生未敢再与隋朝开战,双方维持了很好的和平关系。

后来沙钵略病死,其弟处罗侯即位,但不久即死,转由沙钵略之子都蓝可汗即位。

正是在都蓝之后,突厥又出了一件令人笑掉大牙的事。

都蓝可汗野心甚大,不愿长期受隋朝控制,于是私下里和达头可汗、阿波可汗约和,共同对付隋朝。

隋突双方再次爆发了一系列战争。突厥人在战争中没占到什么便宜,但隋军因为防线过于漫长,也没法彻底打服突厥。

没办法,隋文帝又祭出了传统武器,政治分化。

这次被利用的人,是都蓝的弟弟、突利可汗。

突利可汗的部落位于北部。隋文帝先是透风,要嫁公主于突厥。突厥当时共主,名义上仍是都蓝可汗。都蓝可汗以为隋朝示弱,大喜,他做好了迎娶隋朝公主的准备。

不料隋使宣布说,公主嫁给突利可汗,不嫁都蓝。这也就是说,隋朝承认的突厥共主,是突利小可汗,而非都蓝大可汗。

本来都蓝、突利兄弟之间就不怎么和睦,加上隋朝这么一挑拨,立马儿反目成仇。

都蓝可汗再度联合西突厥达头可汗,举兵进攻隋朝。隋朝派大军到塞上迎战,不料都蓝耍了个回马枪,先把突利可汗的老窝端掉,打得突利只剩五个骑兵。

突利原本想投奔达头暂避一时,但被隋朝长孙晟连施诡计,骗他说都蓝大军已逼近,只能到南朝躲避。突利稀里糊涂地跟长孙晟逃到隋朝的军城。

后来长孙晟一路忽悠,把突利连哄带骗地带到了长安,把他当作俘虏,献给了隋文帝。

后世大多以为突厥可汗第一个被中原俘虏的,是唐太宗是擒获的东突厥颉利可汗,其实第一位可汗是这位突利。

隋文帝为了利用突利,不仅没把他当俘虏,反而重新册封为启民可汗,在朔方一带专门为他筑城,让他以突厥大可汗的名义,继续行使对突厥的统治权。

启民后来果然成为隋朝制约突厥的一个有力武器,北方突厥诸部一直打来打去,始终无法再立起一个公认的大可汗。达头可汗虽然力量甚强,自立为步迦大可汗,但没多久便被诸部牵制、攻击的焦头烂额,草原上陷入更大的混乱。

四、被隋朝军阀俘虏的可汗

突厥人的耻辱没有结束。

突厥本部势力衰弱之后,西部突厥的一支远走西域,在乌孙国的故地重建了部族政权,首领是处罗可汗。

此时隋文帝已死,隋炀帝在位。炀帝遣裴矩到西域招纳诸国,西部突厥就在名单之中。处罗可汗虽然实力不强,就连王庭也居无定所,但对隋朝深怀敌意。

裴矩遣使招降处罗,处罗表面上接受隋朝的主导地位,还遣使朝贡,但并不按隋炀帝的意思到长安朝见。

无奈之下,隋朝又玩起了分化的老手段。

不得不说,突厥人的智商,真的是不在线,屡中隋朝一模一样的计策,而不知改进。真乃天也。

隋朝选中了达头可汗的孙子射匮可汗,许诺嫁隋朝公主于他,并承认他是西突厥之主。但条件是,射匮要出兵攻打处罗可汗。

射匮果然傻乎乎地兴兵与处罗发生内战。结果可想而知,毫无准备的处罗可汗被端了老窝,只剩下数千骑。后来被打得实在无处藏身,只能通过高昌国的作保,投降了隋朝。

处罗可汗也成了第二个在长安朝见隋朝皇帝的可汗。

隋炀帝对这位活生生的战利品十分重视,走到哪都带在身边。

后来隋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兵变杀死,处罗可汗被宇文化及俘虏,宇文化及也奇货可居,把处罗带在军中北返中原。

宇文化及在河北被军阀窦建德击败,处罗可汗又被俘虏。后来趁着兵荒马乱,处罗可汗逃到长安,再次被李渊抓住。

可怜堂堂突厥可汗,一部之尊,居然成了各路军阀实力派们掌中之玩物,突厥命运之耻辱,也算得上历代游牧民族中极为少见的了。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