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整个二战仅生产400架,不及零战零头,却被敌人评为万能战斗机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它整个二战仅生产400架,不及零战零头,却被敌人评为万能战斗机

旧日本海军的"紫电""紫电改"是川西航空公司(现在的新明和工业)设计、制造的局地战斗机。川西航空公司以制造飞行艇、水上飞机著称,至今仍大名鼎鼎,其为何要着手研制与原本业务不同的陆上战斗机呢?

1、局地战斗机令川西航空公司起死回生

太平洋战争中,日本研制了各种飞机,其中著名的有生产了1万架以上的零战,正式名称为"A6M零式舰载战斗机"。另外,有一种飞机虽然只生产了400架左右,但美国对该机评价颇高,史密森尼博物馆有收藏展示,对其的介绍是"太平洋战争中的万能战斗机之一",它就是旧日本海军的局地战斗机"紫电改"。

▇令川西公司起死回生的"紫电改"局地战斗机。

2019年6月9日,旧日本海军战斗机"紫电改"的实物等比例模型在日本兵库县加西市的鹑野机场公开展出。鹑野机场其实是旧日本海军的遗址,现在还留有当时修建的跑道遗迹和资料馆。战时,这里作为川西公司姬路制作所组装工厂的专用机场建设,并且日本海军还在此成立了姬路海军航空队。"紫电""紫电改"数百架战斗机就在此组装。

川西公司具有丰富的研制飞行艇和水上飞机的经验,著名的九七式飞行艇、二式飞行艇就是该公司的杰作,战后改名新明和工业,又陆续生产出飞行艇PS-1、US-1、US-2等。

▇川西公司研制的九七式飞行艇,也称九七大艇。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海军的作战地域内多为岛屿,且很多没有机场,作为基地的话,需要投入人力物力修建机场,日本在此方面的效率只能用低下来形容,工具原始,即使有机械化设备,性能也远远不及美军,而且设营队人员并没有经过专业化的训练。因此,为了确保抢占的资源地,他们想到了不依靠陆地机场,能在水面离着的水上飞机和飞行艇,以弥补效率低下的机场建设。

于是,川西公司在海军的指示下研制水上战斗机"强风",但迟迟没有进展,勉强到了试飞阶段,但是性能也远未能达到军方的要求。这时,中岛公司改造零战的二式水上战斗机在此关键时刻登场,并获得了军方的认可。川西公司彻底被抢了"风头"。

▇川西公司研发的水上战斗机"强风",也是"紫电""紫电改"的"母体"。

不过,川西公司早在1941年底就准确地预见到在不久的将来水上飞机、飞行艇就会失去市场,在看到三菱公司着手的零战后继机"烈风"的研制遇阻时,川西也想着挤进战斗机领域。于是,为了能继续接到海军的订单,川西主动向海军提交了一个方案,自主将水上飞机"强风"改造成陆地也能使用的战斗机。海军正为"烈风"的研制没有进展心烦气躁,当即接受了川西公司的提案。过后,海军内部有人认为战斗机是川西公司从未踏足的领地,提出了反对的意见,不过,经过审议,最终于次年同意川西公司自主研制战斗机。

2、"紫电"危险的"长脚"

用水上战斗机"强风"改造的陆地化战斗机即为"紫电"。这个改造过程并不像川西公司想象的那般简单,不仅要将"火星"发动机换装"誉"发动机,就连机体也要进行改造,结果,最后能直接使用的只有操纵席。因为原来是水上飞机,主翼安装在胴体中央,在改造后,主起落架变长,为两段伸缩式的复杂构造。这在之后成了"紫电"的一大弱点。

▇战后美军运回国内进行测试的"紫电"11甲型。可见两段伸缩式主起落架。

1942年12月31日,"紫电"试制一号机在伊丹机场首次试飞。但是,不是引擎故障就是主起落架不尽人意,未能达到海军的要求。尽管如此,极度渴望新型战斗机的日本海军还是在1943年9月之后开始了量产。很快,主起落架的问题就突显出来了,一不注意踩制动,起落架就会折断,频发折断事故和故障。在训练部队也多发因为起落架折断导致飞机翻覆的事故,损耗率与实战部队不相上下。

川西公司对"紫电"的表现也非常不满意,在其首飞5日后就着手对策,或许也是担心军方会取消订单。于是就有了之后的改进型"紫电改"。说是改进,实则大部分进行了重新设计。主翼不再安装在胴体中部而是下部,是为下单翼,主起落架的长度也从"紫电"的2051毫米缩短到1724毫米,并增加了强度。另外,机身也收紧延长了0.49米。如此之多的改变,说是新机型也不为过。

▇在日本加西市鹑野机场遗址上展示的"紫电改"实物大小模型。相比"紫电","紫电改"的机身更纤细。

1943年12月31日,"紫电改"完成。"紫电改"一扫之前"紫电"各个缺陷,达到了各方面的综合平衡。最高航速还创造了新高度,达到620千米/小时,而且机动性、操纵性也都及格,立即被海军采用了。

3、川西公司特制的自动空战襟翼

"紫电""紫电改"都安装了川西公司特制的"自动空战襟翼"。此自动空战襟翼原本的目的是为了弥补水上战斗机"强风"的机动性而开发,通常在起飞和着陆时为了暂时增加升力而从主翼展开襟翼。在空战中,资深的战斗机飞行员为了能在旋转、倒飞时增加升力、提高机动力,会手动操纵襟翼,不过,这需要反复训练才能获得高超技术,不是谁都能做到。川西公司就针对此特制了"自动空战襟翼",只要按下操纵杆上的按钮,就能够自动检查速度控制襟翼了。正因为此"自动空战襟翼",在同等体量的战斗机之中,"紫电改"展示出了优异的机动性,受到飞行员们的高度赞赏。

▇以模型的方式展示了"紫电改"的自动空战襟翼。

日本海军将"紫电改"作为"决战战斗机",制定了在1945年一年生产2150架的生产计划,但最终只生产了415架就宣告结束。这些"紫电改"与"紫电"混合集中配备松山基地(爱媛县)的第343海军航空队。第343航空队汇集了日本海军最后一批优秀的飞行员,有了"紫电改"的加持,在与盟军飞机的对攻中互有优势,不相上下,但仍无法挽回日本战败的趋势。1945年8月1日,在日本海军的"飞机现状表"中记录:"紫电改"保有86架,可出动36架。

▇第343海军航空队装备的"紫电改"。

作为零战后继机,由三菱公司开发的"烈风"战斗机以失败告终。而川西公司没有受到零战的影响,而是与时俱进,研发出具有强大动力、注重防弹装备并备有4门20毫米机炮的局地战斗机"紫电改"。也许正是因为没有经历过零战的成功体验,属于不同领域的"飞行艇生产商"才可能造出这样优秀的战斗机。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