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枪队
借师助剿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名词。而且高中课本一直在提,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天平天国,这就是借师助剿在近代中国运用的最成功的一次。近代清政府的借师助剿,其实不仅太平天国这一次,此策略具体来说就是利用外国列强之间的矛盾,引一国或多国为援,从而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这个策略在威胁清政府统治的太平天国起义时运用的极其成功,可到了甲午战争时期却极其失败,其中原因让人深思。
被俘虏的洋枪队
一、晚清借师助剿的原型
随着列强势力入侵东亚,中国人有机会接触洋人,加之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洋人更是可以频繁出入中国,中国人和他们有了更加密切的交往,此时我们称西方人为洋夷。
魏源作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地主阶级中最有远见的知识分子,他积极倡导学习西方,但是这是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或利用列强之间矛盾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所谓的 “以夷攻夷”“以夷款夷”最终可以“师夷长技以制夷”。所以一种观点即认为中法《黄埔条约》和中美《望厦条约》的签订就是希望引入法、美势力来挤压英国,这就是请洋师助剿的原型。
请法、美之“师”,“剿”英国之夷。这里的法、美之“师”不是真的法、美军队,而是指,因为天朝大皇帝给你们这些洋夷的利益有限,法美为了和英国争夺中国市场必然产生矛盾,甚至冲突内讧,这样就达到了“剿”英夷的目的。可惜事情发展没有清朝当局者想的这么顺利。
洋务运动办的工厂
二、曾国藩对借师助剿的发展——和戎
如果说作为清政府正规军的清军(绿营、八旗)是因为装备技术太过落后,打不过近代化的西方军队,也许情有可原。但是1851年南方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清军连一群乌合之众的造反都镇压不了,这就看出了清军的巨大问题。
太平天国起义得民心,所以起义进行的十分顺利,太平军攻下了清朝作为税收重地的南方多省,1853年占领了南北漕运的命门南京。
而1856年英法联军又发动了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被焚毁,大量珍宝被掠夺。圆明园作为清朝几代皇帝经营的产业,在咸丰皇帝手里毁了,咸丰皇帝又急又气,最终病死热河。这下清朝中央真的急眼了,清朝政府高层真正认识到了列强的先进,不能再和西方“硬刚”了,开始虚心学习西方了。
曾文正公
但是学习西方需要时间,成果(镇压太平天国)也不能立刻出现!怎么办?于是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请洋师助剿。这一政策正式出现在二次鸦片战争的《北京条约》签订后。中外和约即成,恢复友好关系,太平军就成了清朝的心腹之患,所以清朝举国上下第一要务就是平定“长毛贼”。法国的格罗表示:“所有该国停泊各港口之船只兵丁悉听(清朝)调遣”,由此正式开启了借师助剿一事。经过清朝高层短暂讨论,最终决定“中外同心以灭贼为志” (《筹办夷务始末》)。之后就是洋枪队登场,和清军紧密配合,最终联合绞杀了“长毛贼”,清朝进入了同光中兴时代。
好像苍天已死那一出的天平军
后来曾国藩在总结道光朝外交得失的时候,正式提出了“和戎”政策,此政策就是请洋师助剿的延伸,最大的成果就是剿灭“发捻”。和戎就是“守定和约”,所以才能“中外相安,十年无事”(《曾国藩全集·奏搞》)凭借和列强的友好关系,内足以镇压草寇,外才能强国御辱,大清中兴才有望。
李鸿章
三、李鸿章没学好这一招,甲午战争的失败
后来曾国藩的徒弟李鸿章成了汉族士大夫的代表人物,叱咤晚清政局,可惜李中堂没学好这一招,其结果就是甲午之耻。关于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原因自然很多,但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李中堂太过依赖国际调停,或者说太相信请“洋师”助剿日本。
中日正式宣战之前的“丰岛海战”,清军运兵船英国的高升号被日本击沉,李中堂就很高兴,因为这是英国的财产,日本无故损害列强财产,列强自然会抗议。但是李中堂不知道的是,英日早就穿一条裤子了,英国把日本看做东方的忠犬,要求日本帮不列颠帝国看好东亚,阻止沙俄南下,其结果就是英日同气连枝。所以日本反把高升号击沉的责任归为中国,为栽赃中国,日本详细拟出了十分荒谬的调查书(完全是瞎扯的),当时外务大臣陆奥宗光的《蹇蹇录》有记录,所谓:承认高升号是英国的船,但是当时高升号已被清军控制,船长被清军抓捕,所以高升号不能算作英国的船只,说的有力有礼有节。而李中堂则过于粗心,没有详细的计划,完全靠临场发挥,结果自然理屈词穷,最后中国要赔给英国损失。
李中堂
接着中日正式开战,不论是作战中还是马关谈判,李中堂总是想着引列强为外援,希望遏制住日本的肆无忌惮,但是终归失败,含泪签了《马关条约》。
纵观甲午中日战争的前前后后,李中堂的思想中占主导的还真不是和日本轰轰烈烈打一场,这其中原因自然很多(比如李鸿章深知北洋舰队实力大不如前,打也打不过)。李中堂接受了老师曾文正公借师助剿的思想,但是没学到家。曾文正公提出的借师助剿(和戎)的基础是自强,中心观点是“羁縻驭夷”,这是在中外实力差距太大下的无奈之举,在中国没有达到国富兵强之前,不能主动挑衅洋人,中国应该遵守条约,但是对列强的无端的侵略应该反击。而李中堂则是太过依赖借师助剿,真把洋人当傻子了。
洋枪队头目和清朝官员
文史君说:
《马关条约》割了辽东、台湾、澎湖。因为日本胃口太大,要辽东直接威胁了沙俄利益,所以有了三国干涉还辽。三国干涉事件在日本造成极大震动,整个日本的人民都哭着喊着要和帝国主义国家俄国开战,但当时的日本没钱了,真的再打下去,中国都不一定打的赢。所以睦仁也就忍痛下旨,要求举国卧薪尝胆,暂时接受屈辱,这为以后日俄开战埋下了伏笔。但三国干涉还辽还真不是借师助剿成果,因为撵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来了和日本同样臭名昭著的沙俄。但是三国干涉后,李中堂还真的产生了联俄制日的想法,结果就是《中俄密约》,给东北带来了灾难。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还是综合国力,没有真正的实力,整什么花里花哨的都没用。
参考文献
1. 陆奥宗光《蹇蹇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2. 庞嘉咏《近代中国以夷制夷外交历史考察》广州大学硕士2016
3. 刘倩《浅论李鸿章的外交思想》《群文天地》2012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