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身着1882式军服的清军士兵,
清军的新式军装可以从1882式军服说起,1882年夏,为了辨等级、壮观瞻,与列强海军接轨,北洋水师统领丁汝昌在参考英国海军军服的基础上,拟定颁行了中国第一部海军服装规范——《北洋水师号衣图说》,这是中国第一部近代化的军服规范。
图2. 身穿号衣的军官和1882式军服的清军士兵
1882式军服最大的特色是圆边军帽,形似郊游者。1882式军服主要在北洋海军官兵和陆战队装备,后来大清的另外三支近代化海军——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和广东水师也纷纷仿效。
图3. 着1905式清军军官服的袁世凯,注意传统式的官帽
1903年,清政府成立练兵处,新军的编制、训练、装备、官制等方面,尽仿德国和日本陆军模式,同时移植西欧军衔制。军服改革成为新军改制、效法西洋的一项重要内容。
图4. 清军的1905式作训服,注意前腰的子弹盒
袁世凯明确提出改革军服的方案,对于军服样式的要求可以概括为:其一,“窄小适体,灵便适宜”;其二,“敌人远视,官兵莫分,军以相逢,尊卑各判”;其三,颜色“视线愈远愈不能真,使敌不能远望瞄去”。之后,还实行军衔制度,官等分为三等九级,而军衔制的实施也促进了陆军军服的进一步规范。
图5. 着1905式海军服的清军海军士兵
1905年,清军定型新军服,也是从这套军服开始,许多的新军士兵剪掉了辫子,便于佩戴新式军帽。
图6. 1905式清军帽徽,形似铜钱,以龙纹装饰
图7. 武昌起义军,注意最右方军人穿着带风帽的大衣
清末新军只重视军队战斗力建设,缺严重忽略了国家意识的培养,造成革命党大量渗透并从思想上改变了新军的效忠目标。辛亥革命的爆发就是从武昌新军开始,此后各地纷纷效仿,袁世凯率领的北洋新军虽然进行了一定的压制,最后还是顺应民意和潮流,反过来逼迫清廷退位。清廷虽有励精图强之志,但是满人执政无法调合民族矛盾,最终为北洋军阀政权做了嫁衣裳。
图8. 清末新军将官和士兵服
民国成立后,1912年10月公布陆军制服,1918年又发布了海军军服。北洋政府虽制定了陆、海军服制,但执行得很乱,军服颜色、式样和制作材料因派系不同,自行规定,极不统一。
图9. 直系军阀吴佩孚的戎装照,这张照片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人物,注意立领和肩章
民国初期以五色旗为国旗,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军官、士兵一般戴硬壳大檐帽,缀五角形帽徽,按民初国旗(五色旗)每一个角分别为红、黄、蓝、白、黑色。
图10. 民国初期的五色五角星帽徽
各地军阀在军服颜色上略有区别,然而在军服设计上,受到日军1905年定型的明治三十八式军服的影响,使用立领加军种识别章,及肩章的方式来区分军衔,兵种识别章以红、黄、蓝、白、黑区分步、骑、炮、工、辎兵科。
图11. 左为皖系军阀段祺瑞,注意立领和肩章,右为石原莞尔,着明治38式军服
图12. 左为奉系东北军郭松龄的照片,右为影视剧中的郭松龄,注意大檐帽的差异
东北易帜前,张作霖率领的东北军军服与日军自明治38式军服起使用的立领军兵种识别章,和代表军衔的肩章有异曲同工之处。连大檐帽的尺寸幅度都较为接近。
图13. 山西王阎锡山的戎装照
盘踞山西的阎锡山的民国初期戎装照,注意同样是仿日式军服。
图14. 广东军阀陈炯明戎装照
最后来一张广东军阀陈炯明的民国初期戎装照,在背叛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之前。
图15. 《让子弹飞》剧照,注意背景的铁血十八星旗
关于民国早期的电影,姜文的《让子弹飞》比较到位,有难得的铁血十八星旗的表现。十八星的代表意义,可以求教度娘。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