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明风华》已经进入到了朱棣的第三代,那就是朱祁镇主政时期,在这部电视剧中,不但朱高炽显得窝囊,就连朱瞻基也非常的窝囊,竟然因为杀了谋反的汉王朱高煦觉得英名被毁而气坏了身体,从此一蹶不振,最终死亡,让九岁的的朱祁镇即位。
虽然实际的历史上的脉络的确是按照这个来走的,但中间的细节相差很大,历史上的朱高煦其实的表现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朱棣、朱高炽在世的时候,朱高煦显得英勇无比,但朱瞻基上台以后,感觉朱高煦变成了一个有勇无谋的人。
朱高煦在历史上的确要比朱高炽更加招朱棣喜欢,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让朱高炽留守顺天,也就是北京,而带着朱高煦去征战,朱高煦作战勇猛,颇有朱棣年轻时候的样子,因此朱棣对朱高煦是非常的喜欢,还曾经允诺,如果事成,那么立朱高煦为太子。
或许那个时候的朱棣也没想到自己真的能够成功吧,正是有了这一点,朱高煦变的非常的跋扈,朱棣当了皇帝以后,朱高煦对于夺嫡也更加的渴望,展开了很多次行动,但都被朱高炽化解了,朱高炽被立为太子以后,朱高煦被封为汉王,藩地在云南,朱高煦以这是惩罚为由,一直不肯去。朱棣无奈,只能应允,后来朱棣改封朱高煦在青州,朱高煦还是不去,朱棣这才有了警惕心,后来朱棣亲征回来,发现朱高煦违法很多起,非常的生气,本打算把朱高煦废为庶人,但朱高炽出来劝阻,这才改封朱高煦到乐安州,当然这是朱棣所希望的。
朱棣死后,朱高炽即位,十个月以后,朱高炽去世,朱瞻基去世,朱高炽的死,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迷,说什么的都有,但都没有证据,《大明风华》电视剧中,杀死朱高煦的凶手是侯泰,而安排侯泰的则是朱高煦安排的,这才激怒了朱瞻基,朱瞻基下令杀死朱高煦,后面才发觉这是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的阴谋,是要让朱瞻基背上杀叔叔的恶名,毁了一世英名,朱瞻基急火攻心,气坏了身体。
而真实的历史上,朱瞻基并没有把朱高煦放在心上,朱高煦在乐安州准备造反,早就有官员来报信,朱高煦曾经联络英国公张辅,张辅接着就告发了朱高煦,可以说一切都在朱瞻基的把握之中,而朱瞻基之所以要御驾亲征,也是为了收服人心,坐稳皇帝的位子而已。
朱瞻基亲征以后,其实并没有花多大的力气,而是象征性的围起来,打了一下,朱高煦就投降了,当然朱瞻基没有立刻杀掉朱高煦,而是把他废为庶人囚禁起来了,而且朱瞻基经常去看朱高煦,不过朱高煦也是作死,朱瞻基来看他的时候,他竟然伸出脚来绊了朱瞻基一下,朱瞻基这下生气了,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扣住。朱高煦勇武有力,竟将大缸顶起。宣宗又命人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把朱高煦活活炙死在铜缸内。朱高煦的几个儿子也全都被杀。
即使如此,朱瞻基也没有恶名,朱瞻基占据大义,不是滥杀无辜,而对待赵王朱高燧,朱瞻基则温和了很多,朱高煦被擒以后,将审讯朱高煦的供词和大臣弹劾奏章送给了朱高燧,朱高燧也非常的识趣,立刻交出了赵王府手所有护卫部队。
朱瞻基看三叔朱高燧这么识趣,于是又画了一幅画《松荫莲蒲图》是朱瞻基以绘画形式对三叔朱高燧的一种安抚,画中有松、荷、小鸟及湖石等景物,一般松树都是表达高寿的祝福,祝受画者寿比南山不老松,这表达了朱瞻基对皇叔朱高燧的祝福与安抚,而画荷则有和平、和谐之意。朱瞻基以《松荫莲蒲图》传达出一种政治信息,即三叔你以后只要奉公守法,我一定会顾及叔侄之情,以优礼待之,让皇叔您颐养年。赵王朱高燧参透了皇侄朱瞻基的这番良苦用心,除交出护卫军外,从此奉公守法,安享富贵,并将王府内凡是引起别人非议的事一律上报,决不擅自处理。
朱高燧从此小心翼翼,最终得以善终,他这一脉历经九王,传了十一世。不得不说,虽然朱高燧和朱高煦都有谋反之心,但是朱高燧却被朱高煦略微聪明一些,从而保全了全家。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