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1年的邦库赛海峡之战,是典型的大航海时代殖民冲突。人数较少的西班牙守备队,以并不精锐的武器直面大量土著。后者尽管数量占有,却完全无法应付新时代的战争强度。甚至连支持自己的真正后台,也会在晚些时候被牵涉其中。
然而,对菲律宾这样开化较晚的地区来说,一次决定性的小型冲突便足以起到扭转历史进程的作用。甚至是日后的自身国家建构!
中世纪后期的菲律宾北部 逐渐称为文莱殖民地
早在1500年,菲律宾本土依然由众多互不统属的部族占据。由于分布在大小不同的岛屿,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系也非常浅薄,根本没有统一国家的趋势。其中,面积最大的吕宋岛也如处女地般对所有强势介入者开放。位于岛屿西部的小城马尼拉,则是为数不多的对外口岸和文明输入中心。
此时的早期欧洲航海们,还忙于在摸索大西洋与印度洋,根本不知道有吕宋或菲律宾的存在。唯有靠海吃饭数千年的南洋群岛土著,才会对这类被遗忘的角落产生兴趣。在1500年时,就有一支来自婆罗洲的人马杀到岛上。他们是隶属文莱帝国的军队,也是穆斯林世界向东方扩展的先锋部队。此时的文莱正处于鼎盛状态,对巽他海峡以东的许多港口拥有宗主权。依靠来自明朝或印度的早期火器,足以对南岛土著占有巨大的军事优势。结果,马尼拉的土著君主便被他们击败,转而由一系列带有阿拉伯名字的傀儡首领统治。
西班牙人记录的菲律宾土著形象
然而,这个缓慢发展的轨迹还在1521年时遭遇重创。由大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首支环球船队,成功从东面抵达菲律宾群岛中部。此时的巽他海峡以西,也逐渐成为葡属马六甲领地的辐射区域。南洋的穆斯林与印度教王公,逐渐被不可逆的近代化世界所包围。到了1565年,又有更多西班牙士兵从太平洋对岸的墨西哥赶来,大有彻底控制菲律宾的意思。若非西葡两国的交锋核心是宿务岛与至关重要的香料群岛,马尼拉会以更快速度落入他人之手。
面对这个一个崭新的时代,文莱帝国的决策也非常简单务实。基于传统观念,他们意识到向西的航线更为重要。所以很乐于同葡萄牙人保持良好关系,甚至允许对方的大使常驻本国王都。同时,也不忘继续从苏门答腊等地吸纳穆斯林世界支持,用来自土耳其、埃及和西印度的火器武装自己。至于向来落后的东部,则成为他们弥补势力损失的目标。已经由藩属君主控制的马尼拉,更是抢占吕宋所必须的坚实阵地。这就让他们不可避免的与西班牙人产生激烈矛盾。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彻底改变了菲律宾命运
相比善于妥协的葡萄牙邻居,近代早期的西班牙人无疑具有非常浓郁的宗教好战情节。尤其当宿务岛等地的据点被对方压制后,他们几乎无法顺利向南触及香料群岛。浩瀚的太平洋,也让墨西哥、关岛与莱特岛之间的补给难度极大,这就迫使当地总督为自己寻找更好的前进基地。尤其当发现文莱的穆斯林教士还在不断渗透,就索性将攻击重点放在了马尼拉城。
1570年6月,堪称开拓菲律宾第一人的米格尔-洛佩兹-德-莱加兹皮,率领百人的军队杀到马尼拉城下。作为文莱附庸的本地统治者拉贾-苏莱曼,被迫率领部众逃到附近山林躲避。但当米格尔下令放火焚毁城市后,这些人又顺理成章的下山收复失地。由于很多南洋定居点的房屋,完全由竹子或木头构筑,所以很容易被后来者轻易重建。西班牙人则苦于兵力太少,很难守住贡献的地方。
西班牙人很快将马尼拉和吕宋视为重点
1571年,经过精心准备的米格尔又重返马尼拉城下。这次的部队除了有280名西班牙士兵,还有600多与之结盟的本地土著。面对来势汹汹的入侵者,这次轮到拉贾-苏莱曼下令放火,并将一座空城留给对手。于是在这年5月19日,米格尔正式宣布马尼拉殖民地落成,并成为当代城市的最直接起源。
此外,西班牙的传教士和信使也开始向四周探寻,联络一切可以形成同盟的地方部族。他们所遇到的最大阻碍,还是已经逃出城的拉贾。在能够获得文莱宗主的支援前,他首先笼络到卡帕潘加人首领塔里克-苏莱曼。从其名字可以得知,此人至少是倾向于文莱的穆斯林商人,因此很反感西班牙人靠近。
卡帕潘加人的首领塔里克-苏莱曼
到这年的6月3日,大约有2000人的卡帕潘加武士开始向西班牙定居点进发。米格尔虽然富有军事经验,也知道不能贸然同两拨对手同时开打。但他派去的代表却遭驱逐,提出的和平建议也被塔里克置若罔闻。于是,西班牙人在深表遗憾之余,也就只能硬着头皮迎战。
根据计划,卡帕潘加武士将从海路进军,直接从较为狭窄的邦库赛海峡登陆马尼拉城。他们搭乘40艘大小不等的卡拉科亚桨划船,足以在近海地区畅通无阻。这种极具菲律宾本土特色的船只,往往被用于不同岛屿间的大宗贸易,战时也可直接配有数百桨手与士兵。
菲律宾本地的卡拉科亚桨划船
相比之下,米格尔只能拿出24艘小型的桨帆快船,并让大量经过训练的土著担任桨手。由于这些船只往往只有小型火炮,所以火力覆盖范围非常有限。倒是大型的卡拉科亚船上,会搭建高台,让少量火器直接从顶部进行射击。
于是,西班牙人不得不寄出自己在中世纪时的古老战术。他们找来木板将每2艘船就固定在一起,形成更加稳固的作战平台。虽然这种做法严重制约船只机动性,也在欧洲战场被抛弃了一个多世纪,但放在水平落后的菲律宾还是很有效果。一些稍大的火炮也被安放在船上,以便加大对敌船的损毁力度。
小型桨帆快船 是伊比利亚殖民阶段的常备武器
战斗开始后,米格尔还故意让船员们降低速度,显得自身非常笨拙。塔里克-苏莱曼觉得对手渺小而软弱,就下令所有船只加速进行包抄。然而,12艘西班牙双体船还是非常配合的落入包围圈中,随后就有条不紊的开始释放所有武器。由于靠的太紧,体积较大的卡拉科亚船没有任何躲避机会,只能在瞬间承受大量弹丸洗礼。
火器虽然不是菲律宾本土战场的稀罕物,却也很少接触西方标准的火力水平。当大量的隼炮、鹰炮和火绳枪不断吐出火蛇,卡帕潘加武士已经没有心思继续坚持。连贵为首领的塔里克-苏莱曼,也因缺乏准备而当场毙命。
菲律宾土著的卡拉科亚船 无法适应欧式海战强度
于是,米格尔的船队就很轻松的击破对手包夹,转而进入追击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型桨帆快船的优势就更为明显。由于卡拉科亚过去是本土战场的霸王,所以根本不考虑任何关于加强机动性的措施。同样是本地人,西班牙训练出来的桨手就有非常精细而灵活的操作守则,但塔里克的手下就不具备此等能力。因此,整个卡帕潘加舰队就在追击中被逐步消灭。
战后,西班牙人稳住了自己在马尼拉的位置,并迅速发出250名常驻人口。当时还没有人能料到,这里会在日后成为区域内最重要的大都会。
邦库赛海峡之战也是当代马尼拉的真正开端
倘若不是西班牙人的跨太平洋远征,那么一切都可能朝着其他发现发展。今天的菲律宾也将成为一个更接近印尼的国家。只是对于西班牙人来说,真正的麻烦尚未消除。因此,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很自然的对准了文莱......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