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墨法,诸子百家中最厉害的四家,对今天做人仍有大用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儒道墨法,诸子百家中最厉害的四家,对今天做人仍有大用

追溯今天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形成,不能不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而诸子百家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四家思想,分别是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一提起这四种先秦时期的哲学,不少人的脑袋一下子就涨大了,认为他们太晦涩难懂,因此而不敢靠近。

若说具体的章句,那确实经过几千年的注解,这些先秦思想已经无比庞杂。

但对我们今天的普通人来说,似乎也不用太过执着于这些章句。我们大可以从宏观上把握一下这四家思想的基本特点,更重要的是,这四家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做人做事有何指导意义?今天这篇小文,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儒家思想

首先我们讲儒家,儒家的创始人为孔子,孔子出生于鲁国贵族,他是周朝礼乐制度的坚定守卫者。

孔子剧照

为什么呢?

孔子曾经讲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句话的意思大家都知道,但这句话背后的思维方式却不是每个人都懂。

其实这句话的含义是,人类社会有三种秩序,第一种是臣子要服从君主的秩序,第二种是儿子要服从父亲的秩序,第三种是妻子要服从丈夫的秩序。那为什么要有这个秩序呢?因为一旦人类遵从这个秩序,我们就能免于很多的争斗,就能够实现和平共处。

比如春秋乱世中,许多国家的内乱就是因为,大臣谋反刺杀君王,儿子谋反刺杀父亲,妻子谋反刺杀丈夫。如果他们都遵从了孔子说的三种秩序,那国家也就没有动荡了。

其实遵从秩序也不是孔子的原创,它是源于对周朝礼乐文化的继承。比如周礼就规定了,在贵族宴会上,周王可以用九鼎,诸侯只能用七鼎,卿大夫只能用五鼎。

孔子讲学剧照

也就是讲,孔子坚守周礼,是因为他认为周礼中守秩序的思想是没有问题的,那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

问题出在春秋的乱世到来了,因为有人首先打破了秩序,从而导致了很多人的效仿,因此想要结束乱世,必须要重新建立秩序。

我认为其实孔子的思想是错误的,因为有人能够打破秩序,就说明这个秩序本身已经不适合现实状况的发展了。

比如为什么会有臣子谋反刺杀君王的事情,因为大臣的势力在不断发展,当他的势力超过君主时,谋反也就是一个必然的事情了。

所以秩序被打破的本质是,支撑秩序的底层实力格局发生了改变。也就是讲秩序被打破,是一件必然的不可被改变的事情。

既然秩序必然被改变,那重建秩序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所以孔子的政治主张在春秋时期没有个君主接受。

孔子的政治主张不被人接受,但他在处理人与人关系方面的学问,却被后世广泛推广。

比如孔子提出了仁和义两个概念。仁的意思就是要帮助他人,善待他人。其背后的思维方式是,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没有人可以独自的过好这一生。所以人与人之间必须互相帮助,互相扶持,也就是说仁的本质是一种生活上的互相依靠。

孔子剧照

义的意思就是敢于为他人的事情担当,敢于为他人出头。这背后的思维方式是强者要保护弱者,因为弱者往往无法自己保护自己。而没有人是永恒的强者,又没有人是永恒的弱者。所以今天你保护别人,明天可能就是别人保护你。因此义的本质是一种生存上的互相依靠。

而我认为不管是仁还是义,他们都是人类在面临困难时,一种积极的向上的解决困难的方式。我想这也是孔子被称为万圣师表,2000年来被中国人奉为圣贤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二、道家思想

其次,我们来讲道家。

道家与儒家的不同点,就在于它思考的范围更广泛。道家往往从整个自然的角度去思考其本质和规律,比如老子曾经说,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也讲不清,因为它是无形的,但却又无处不在的。

老子骑青牛西去

其实这句话用今天的意思来讲就是,道就是自然规律,规律这个东西是抽象的,因此是无形的,但他又体现在无数具象的事物中,所以又是无处不在的。

而儒家和道家的相同点就在于,无论他们思考范围的大小是否相同,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儒家解决问题的思想上文已经提及,而道家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呢?

老子认为凡事应该无为,什么是无为呢?不是碌碌无为,没有作为,而是要顺应形势而为,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很多著名的古人古事,其实都不经意间透露出老子思想的影子。

比如三国时的曹操,当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后,袁绍病死,曹操继续追击袁绍的两个儿子。当追击快要成功时,曹操却停下了脚步,因为曹操知道如果逼得太紧,袁氏兄弟必然联合起来共同对敌。而一旦自己放松追杀的步伐,袁氏兄弟必然会因为彼此的矛盾,而自相残杀。后来结果如曹操所料,袁氏兄弟内讧,曹操再次取胜。

曹操剧照

有矛盾的人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矛盾必然会爆发,这就是规律。而曹操停止追击袁氏兄弟,等待他们矛盾爆发,正是应用了这一规律,这非常符合老子无为的思想。

所以真正读懂老子的人,都是有大智慧的人。

三、墨家思想

再其次,我们来讲墨家思想。

墨家思想诞生于战国时期,它讲究兼爱。意思就是平等的爱,对任何人都要平等,世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这其实反映了当时平民的思想,因为平民处于社会的底层,所以他们最需要平等。

国漫《秦时明月》里的墨家

但问题是人这种生物就是一种等级生物,当我们取得对他人的优势地位时。比如当我们的财富,权利,才能,要比他人高一等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对他人显露出优越感。即便是出身平民的人,也是如此。比如一个农民突然成了大官,他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和以前的穷苦朋友断绝来往。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这些朋友丢他的脸,而他自己已经是上等人了。

所以墨家思想贴合平民的心声,但却不符合总体的实际社会状况。

但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的中国,墨家思想一直是有市场的。如何解释呢?

中国人最讲究兄弟义气,兄弟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平等关系,所以墨家思想常常被黑社会所发扬光大。比如战国时的游侠,以及后世的宋江和杜月笙,一提起他们,大家都想到的是这个大哥讲义气。其实他们都是墨家思想的继承者。

所以墨家思想本质上是一种底层文化,但问题就在于:当人突破了底层之后,从心里上讲,他就不愿意再接受这种文化了

四、法家思想

最后我们来讲法家,法家思想也诞生于战国时期,但它相对墨家思想而言,很严苛。法家是最讲究等级的,法家认为君主应该是至高无上的,掌控天下人生死存亡的。

为什么呢?

因为当时处于战国乱世,一个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生存。而生存就必须要整合整个国家的力量,那么由谁来整合这个力量呢?自然是这个国家的君主。

比如法家要求推行郡县制,这是让君主在政治上集中力量。法家又推行愚民政策,这是在为君主专制在思想上扫出障碍。发展要推行农耕与土地私有,这是在经济上焕发活力。

商鞅即是著名的法家

秦国就是因为奉行了法家的思想,最后力量空前强盛,统一了六国。

因此,法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为了面对生存的危机,一次性整合整个国家的力量,将这股力量握在君主的手里,然后去战胜敌人。

所以法家思想能够被接受的前提是,整个国家有生存的危机,所以大家可以被剥削,被控制。

但如果生存的危机消失了呢?试问在这种强制的高压下,有哪个国家的民众能够接受呢?

所以后来秦朝为什么会灭亡,就是因为六国统一后,生存的危机没有了。因此老百姓无法再接受高压的法家思想,所以大家都起来造反。

所以法家是兴起于危机诞生,灭亡与危机消失。

文史君说

如果用一段话,概括先秦时期的儒道墨法四家思想的话,我认为下面一段话最为合适。

儒家教你如何做人,如何处理社会关系。道家教你如何以不变应万变,顺应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墨家教你如何重视兄弟感情。法家教你如何集中资源,战胜竞争对手。

参考文献:

《论语》、《道德经》、《墨子》、《韩非子》。

(作者:浩然文史·阚翔)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