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扫六合的真正原因——地理、技术、文化优势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秦军扫六合的真正原因——地理、技术、文化优势

作为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是个充满谜团的朝代。它在关东六国眼中,只不过是一个蛮族国度,甚至不配与老派大国并列。偏偏是它完成统一中国的壮举。无论是紧接着秦建立的汉,还是现代学者,都对此作出无数假设。让我们分析下为何秦朝能力压群雄,成为笑到最后的玩家。

秦朝并无体制优势

相信喜欢秦朝的读者,都看过《复活的军团》这部纪录片。里面对秦朝的高效管理和集权体制赞美不绝,自那以后,“制度优势说”成为秦朝能征服六国的主流说法。但是,随着对上古竹简的不断解读,这一说法越来越站不住脚。

首先,被纪录片重点提及的“标准化”完全达不到真正的标准化要求。其工艺制作标准,更接近钱币铸造水平,在同时期的国家中,完全没有任何优势。因为,“纸面命令”和“想要达到的效果”,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水准。

再次,被重点强调的军功制度,也没有任何优势。根据《商君书》记载杀死对方的“爵”,才能获得相应军功,而不是一些人想象中,杀死对方的士兵即可。爵在上古汉语里,一般指代贵族阶层。在尚武的周代,贵族们很像后世的骑士与武士,需要接受各种军事训练,面对面战斗杀死一个贵族和杀死一个普通士兵,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贵族与平民,无论是训练量还是装备都相差甚远】

因此,许多贪图军功之人,会选择“走捷径”——杀良冒功。《秦律.封诊》中,记载了秦军士卒因贪图军功,而斩下战友首级的故事。“同袍”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敌国的一般百姓是何待遇。在司法严苛的秦代,针对这种情况的审核必然不少,一一甄别过后,许多事情必然说不清。战争不是个人武艺的对决,同一建制下,大家齐心协力合作杀死对手,但谁才是真正杀死对方贵族的人,恐怕连当事人都说不好。时间一久,很多事情更是在再说不清。所谓军功的激励效果,更是大打折扣,难度比今天创业成功还大。

更重要的是,军功制度,并非秦国一家独有,其他六国都有类似制度。有些国家的军功制度起源,甚至比秦国更早。魏国在李悝改革中,最先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的说法;楚国在吴起改革后,规定"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绝减百吏之禄秩",让所有的贵族都无法做到用血缘高枕无忧,然后用所收减的爵禄"以奉选练之士"。

在此之后,各国纷纷效仿变法。燕国号称"公子无功不当封"。公子在春秋战国时期,意思为“诸侯的儿子”,连王室子弟没有功劳都无法获得爵位。韩国的改革更加彻底,规定"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须知,秦国都只是“授勋”,即给予立下功劳的士兵田宅和爵位,真正有实权的“官”,依旧被传统的血缘贵族以及他们的亲信把持。而且,秦国的军功勋爵有着“玻璃天花板”。在二十级的军功爵位中,只有下八级对一般人开放,再往上的爵位就算立下再多功勋,也无法获得,除非像白起那样出身贵族。韩国则是真的将国家的管理权,让渡给中下阶层。谁的阶级开放度更高,一目了然。

【大头兵的地位,从来都不高】

而然,开放韩国在七国之中,属于垫底的存在,完全由贵族把持朝政的秦国,反而是统一天下的国家,这不得不说是来自历史的嘲讽。

秦国人并不尚武

许多人认为秦人原系蛮夷,个性崇尚勇武,关东六国并不尚武,所以被尚武的秦国吞并。

想要证实/证伪这个概念,我们需要给“尚武”下一个具体的定义。许多人对尚武一次有着自己的理解,这些解读并不能说是错误。但是,当“尚武”这个概念,需要作用在“军国主义”打配合时,该词便有了明确的定义——民众对当兵的看法。

主要注意,这里的“看法”并不完全是指“民众参军的热情”,更多地是指“民众选择上的倾向性”。举例,小张高考落榜。无奈之下,他让家里托关系帮他进军队,退伍后,再拿着国家补助去创业;小王参加了某985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也去参加军校的考试。当二者同时给他录取通知时,小王选择军校,而非985大学。双方都是入伍,但却是基于不同的价值观。前者是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获取进入学院的资格;后者是在有选择的前提下,将军队视为第一选项。

可能后者对中国人而言,十分难以理解。可这种价值观确实存在过,尤其在军国主义盛行的阶段,其一度非常流行。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贵族都参过军,哪怕他们不参军,凭借血缘优势也能获得一切的前提下,依旧选择去当兵。当一名大学教授被问到需要什么荣誉时,他不假思索地说“荣誉军人”。

以这个标准看,秦国是否称得上“尚武”?答案是否定。秦国法律中,对犯事之人最残酷的惩罚之一,便是“罚戍”,类似后世的“充军”。可见在秦人的价值观中,去当兵是一种“惩罚”,而非什么光荣的事情。秦国本身也没有建立职业化的常备军,部队完全由义务兵构成。对于他们来说,这更像是一次“不得不做的义务”,而非什么荣耀之事。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导致真实的秦军必然与一些人的想象脱钩。

真正的优势——地理

既然秦国没有技术、组织优势,秦人也不尚武,只是迫于无奈去当兵,那秦军得以横扫六国的真正理由为何?答案出在秦朝优越的地理位置上。

《谷梁传》将秦国称之为“狄秦”,在久远的春秋战国时代,“狄”和“戎”往往用来形容西部和西北部的游牧民族。而《谷梁传》则是用来注解《春秋》的“三传”之一,在那个没有官修史书的时代,它算得上最权威的解读。由此可见,秦人在关东六国心中,着实与蛮夷无异。

秦国自建立后,就有浓郁的游牧风俗

关东六国的看法,并不完全来自因对立产生的偏见。根据考古报告显示,秦国的墓葬相比诸夏风格,更接近中亚。比如秦国贵族人人佩戴着草原风格的短剑,陪葬的战车也没有中原常见的车轼。这一切无一例外地表明,秦国并非一些人想象中的中原王朝,反而更接近辽金这样的少数民族政权。

【出土的秦国战车】

很多学习历史的人十分好奇,秦穆公时期的秦国被现代人认为属于“春秋五霸”,但之后十几代君主都默默无闻。通常的解释为商鞅改革前,秦朝之前的改革红利已经吃完,穆公之后的君王大多平平无奇,所以被魏国压着打了几十年。

可是,许多资料表明,事实绝非如此。翻开史书,这个阶段的秦国并不平淡,相反处于危机四伏中。只不过,以往的学者喜欢将目光放在秦国与山东六国的争斗中,忽略来自西部的威胁。

【许多秦人都有戎狄血统,从外貌就能分辨,因而被其他六国排斥】

事实上,秦国在建国伊始就与西戎纷争不断。按理来说,秦国的封地属于周朝的故地,一般来说,没有王室会将“龙兴之地”分封给外姓人。可是,此时的周朝已经衰败,许多军事贵族迁徙到更加富饶的东方,不愿意再岐山老家呆下去。而西部的戎狄则不断冲击周王室的领土,到西周末年,周朝对此地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所以,秦国人拿到的“建国许可”,只不过是周王开出的空头支票罢了。秦军需要一寸土一寸土地打下建国的地盘。

秦军为了争夺生存空间,与戎狄展开轮番大战。这在汉文史料里,记录非常少,而戎狄又大都没有文字。从稀少的汉文史料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战争的凶险。比如公元前461年,秦厉公攻灭大荔国,还俘虏了义渠王。短短14年后,义渠军队便攻入秦国境内,一度攻到渭阳,直逼秦国都城。

戎狄剽悍、善战的风格给秦军留下深刻印象。其优越的骑兵,以及犀利的武备也让秦国上下,十分垂涎。在秦穆公时代,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便是向戎狄学习从西域渡来的先进技术。中亚城邦的小麦技术极大地增加了秦国的人口规模;冶金技术的传播增加了秦军的战斗能力;御马技术的输入,更是让秦军有着无可匹敌的骑兵,山东六国除赵国外,都不是秦军骑兵的对手。

终于当技术积累至一定程度后,秦国“厚积薄发”,一下子将山东六国打蒙,留下“虎狼”的威名。至此之后,再也没有国家可以阻挡他们在东方的征伐脚步。可惜,由于古人没有考古学知识,秦与西戎的交流、征战也少见于汉文资料。除了山东六国一致认为,秦国是“狄秦”外,没有人会将秦军的成功和他们花费十几代人在西部的开拓关联起来。这不得不说,是历史的玩笑。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