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清灭亡后有不少汉人宁死不剪辫子? | 刘三解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为什么大清灭亡后有不少汉人宁死不剪辫子? | 刘三解

问题如下:

为什么大清灭亡后有不少汉人宁死不剪辫子?

这个事实在今天很多年轻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作为民族压迫的象征,“留发不留头”总不是一种美好的记忆,偏偏在压迫解除之后,有人自己不愿意“被解放”了,这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回答如下:

答案不复杂,就是三个字:习惯了。

我们在大众传播领域,经常看到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种种优良传统的说法,以及中国人是最重视历史的民族云云。

然而,事实上,绝大部分中国人可感知的“传统”其实非常之短,对,你没看错,很短,而且还会将现实中的某些“存在”当做传统来宣扬。

举一个例子,锅盔,之前曾经看过陕西本地的作家很爽地说,当年秦国灭六国的军人就带着锅盔当军粮,因为这样、那样的优点,所以打胜仗。

问题是,秦国有“磨”磨面吗?没有面粉你做个毛线的锅盔,“磨”这个东西普遍记载发明应用已经是西汉之后的事儿,在这之前,麦子是做成口感很差的麦饭食用,就连被王郎追着跑的汉光武帝刘秀,都有和云台功臣一起吃麦饭的时候。

《后汉书·冯异传》:

及至南宫,遇大风雨,光武引车入道傍空舍,异抱薪,邓禹热火,光武对灶燎衣。异复进麦饭、菟肩。

麦饭就是麦粒做成的饭,“菟肩”则是一种葵类的野菜,想想,这时候已经是秦朝之后200年了。

很有意思的是,上述这种“历史发明”,往往会冠以“老辈人传说”的名头以加强说服力。

事实上,所谓的“老辈人”,按照正常人的寿命,直系亲属往上三代,就是所谓的四世同堂,已经非常稀有,搁孟子那时候,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五世啊,很久了。

问题是,由咱们自己向上上溯四代,也不过就到清朝末年罢了,别说秦朝,就是宋朝啥样,都很难通过这种家族口口传说留存下来。

而宋朝,哪怕是饮食习惯这种“小事”,和今天相比,也可能是翻天覆地,比如说宋朝人洪迈的《容斋随笔》记载当时是,北人好甜,南人好咸,感情甜豆腐脑和咸豆腐脑是翻个个的。

如果我们考察一些当代仍旧知名的老字号、组织,就会发现,他们的“老”,往往可信的部分也就上溯到清朝中期,这种情况也涉及到一部分习俗,往往只能摸到清朝的中、后期,再往前,多为托名古人的传说故事,在这中间甚至会有上千年的“时间断层”。

之所以如此,在于“口传记忆”大大有别于“文字记载”,会在传递的过程中不断增加有利于传播的戏剧化成分,这种“戏剧化成分”看似情节丰满,却往往带有其加入时的本时代特征,比如“流行词汇”。

就像上述锅盔的故事,在古代乡村最主要的信息来源——民间戏曲中,极少有秦始皇的桥段,也就意味着这段历史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实际上不具备流行性。

什么时候流行性增加了,是在解放后,毛泽东主席对秦始皇的历史地位的高度评价以及诗词与基础教育中的高频次出现,才导致了这样故事的诞生,否则长期出现在“书面语”人群中的历史人物,往往不会出现在民间传说中。

而民间传说中的“达人”,多数是各种戏曲、评书、话本中的明星人物,比如薛丁山、比如樊梨花、杨家将、穆桂英、诸葛亮、关二爷、李元霸之类的,以及区域性或民族性的传说人物等等。

之前去新疆北部出差,当地官员就曾严肃地提及其境内有“樊梨花”点将台,诸如此类的遍布全国的“穆柯寨”遗址、杨六郎驻军城,在其他地区还有不少。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要谈一个“观念史”的问题,对于“辫子”这种“物质文化”,抱歉用这个词儿,当时绝大部分的中国人是理解为从宇宙洪荒以来的一直存在的传统类似的东西,也就是“传统”的一部分。

而在他们眼中,只要是“传统”,甭管是好是坏,就不应该丢掉,因为,熟人社会的所有生存经验,都是通过这种口传的“传统”一代代留存下来的, 包括乡村中带有巫术色彩的禁忌,一些今天看起来荒诞不经的谣言,都可能是祖辈的生存经验。

在这个过程中,抛弃任何一个,由自己独自面对未知的后果,对于被“剪辫子”的人来说是非常恐惧的。

那么,“留发不留头”的故事为什么没有在当时的四万万伍仟万人中普遍传承呢?

这也是一种“生存智慧”和经验,就是对于“泛政治性”的东西避免触碰,自我审查,乃至于尽快遗忘,有利于对新的政治强权的适应。

事实上,我们从朝鲜使臣的《燕行记》中可以看到,至少在康熙年间,他们故意问汉臣自己的“华夏衣冠”怎么样时,对方明显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而到了乾隆朝,有人反问这是戏服吗的时候,已经是真糊涂了。

但是,在普遍的“真糊涂”的时代里,同样也存在着偷偷借来朝鲜衣冠穿上,夫妻对泣的知识分子。

等到嘉庆、道光之后,朝鲜使臣也不怎么爱玩这个游戏了,而大清朝的那部分知情人、知耻人,也基本死光了。

换句话说,到这个时代界限,大清朝以时间为同盟,完成了一次对中国文化的“改造”或者中性地说“塑造”,自此之后,这个变革序列的“中华文化”,又继续着它的自然演化进程。

正因为如此,今天的中国,尤其是北方地区,大多数的文化、习俗,其实是清朝中叶之后定型的,比如“出马仙”这种具有浓厚萨满文化意味的“传统文化”,自东北森林渔猎民族向南,影响到内蒙古东部的农耕地区、河北、山东,以至于皖北、苏北等地。

“萨满”,总不是大明朝的遗存吧?

只能是清朝入关后带进来的“新传统”,而其普遍传播,恐怕还要晚得多,都得是“闯关东”大兴的清末了,外来的戏法和民间的信仰结合,再随着人口迁移的大潮四处涌动,就制造了一个新的“传统文化”。

如果说100年的“传统”都成了“传统”,那200多年的“不能谈论”的辫子,又怎么不会成为祖传宝贝呢?

所以,一旦碰上“自古以来”,或者祖传老子秘术,或是诸葛亮“马前课”之类的“传统”,还是得长个心眼儿,说不准又是一根辫子也说不定。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