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杜甫为什么不说话?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杜甫为什么不说话?

唐肃宗乾元元年六月,杜甫因涉嫌党同房琯,贬官华州司功参军,离开了热热闹闹的长安。

他原本担任左拾遗,属于门下省供奉官,在帝国的核心机构上班,表面上官阶不高,却有资格参与朝会议政,匡扶皇帝得失,职务的升迁与否还得经过皇帝认可,重要性可想而知。

华州司功参军则是华州刺史的僚属,刺史通常有一位录事参军作为助手,下面的行政部门则划分为六曹,分别对应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杜甫作为负责功曹的参军,主要协助管理一州组织人事与科教文卫工作,兵荒马乱之际,地方事务繁琐,吏员也未必齐整,他还得完成刺史交办的其他各项事宜。

从皇帝近臣变成一介地方官员僚属,谁都看得出来变化有多大。

华州任上,杜甫心情必不畅快,公务繁冗只是一方面,贬官对他来说,实在是一大打击。按照唐代的惯例,贬官之后,很难通过勤奋工作脱离现状,唯有等待政治局势发生改变,这意味着终肃宗一朝,杜甫都没可能再回到相对重要的职位。

他此时年近五十,在仕途上取得突破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前路迷茫,可能是为了另寻出路,这年年末,杜甫有事回了一趟洛阳。

此时唐军处于大反攻阶段,郭子仪等九位节度使,将退守邺城的安庆绪围了个水泄不通,东都洛阳附近至少表面上还是安全的。从华州至洛阳六百余里地,杜甫走得不快,沿途走亲访友,还在宴席上吃上一回难得的生鱼片,留下了著名的《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

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葱。

落砧何曾白纸湿,放箸未觉金盘空。

寒冬时节,阌乡县尉都能端出如此佳肴款待客人,可见局势已经和缓,杜甫回了一趟偃师老家,与战乱失散的兄弟们恢复了联系,一切似乎都在向好发展。

可惜老天爷从来不肯多照顾一下杜甫。

唐肃宗为了平衡各方势力,让郭子仪等节度使各自领兵,按照常规的做法,六十万官兵围困邺城,就是堆上去也能把安庆绪给打趴下了。事实上安庆绪也陷入了起兵以来最危险的境地,唐军引漳河水灌城,邺城弹尽粮绝,一只老鼠都卖到了四千钱。

剧情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发生大反转,眼看胜利唾手可得,在魏州的史思明率五万精骑驰援邺城,缺乏统一指挥的唐军大败,仓皇而逃。

邺城南下洛阳也只有六百余里,骑兵两三天就能抵达,沿线都是平原,唐军大溃败之后,无力组织有效反击,郭子仪只能率军退守洛阳的最后一道门户——黄河北边的河阳(今洛阳市吉利区)。这里原本有全国第一大浮桥,连修桥的竹木都是从江西、湖南运过来的,为防敌军乘乱威胁洛阳,郭子仪命人断桥保东京。

消息传来,东都洛阳官员百姓逃了个一干二净,杜甫肯定也是在这时候开始西逃的。史思明解邺城之围后,问罪于安庆绪,将安庆绪杀死,这么一耽搁,攻击唐军的步伐就不那么坚定了,杜甫虽说是逃亡,却并不仓皇失措,至少还有时间写诗(或者是搜集写作素材)。他在途中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都是纪实的名篇。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首诗比较耐咀嚼,我们可以从中大致判断杜甫的行程。

依古代驿路里程算,新安在洛阳西面约八十里,《新安吏》诗中提及: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相州即邺城,可见其时唐军已经大败,为了搜刮人手,到了“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的境地,而依照唐代律法,十六至二十一岁的中男是不用服兵役的,这些个头矮小的少年子,此时也被迫进入军中服役。杜甫的观念还是很“官方”的,他在诗的最后写道: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这里的仆射当然是指退守河阳的郭子仪,历史上的郭子仪带兵确实以宽容著称,让人不得不感叹杜甫善于抓细节。

自新安继续西行近百里,就是石壕镇,《石壕吏》一篇,是“三吏”、“三别”中最煽情的。主角是一位老婆婆,全诗大多是她的自述,诗人借此讲述战事之凄烈无情。这里全文引用一下: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以口语的方式讲故事,是古乐府诗早已有过的做法,杜甫的特出之处,在于联系时事,毫无PS痕迹。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可见这家三名男丁参加了邺城之战,战死两人,家中只剩下年老的夫妇二人,加上一对哺乳阶段的母子,为了防止官吏强行捉人,老妇人主动请求前往“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这其实是全诗中最悲切的一联,老妇人哀哀求告,“快带我走吧,连夜赶路,还来得及去河阳给将士们做早饭”,谈不上忠君,更谈不上爱国,一个本分勤劳的老人形象就这样嵌入纸上。

相比之下,《潼关吏》的对话较为平淡,仅示以地势之险,警示将帅们莫要和哥舒翰一样轻敌落败。

这一组诗中,想必有一些艺术加工得成分,特别是《石壕吏》中老妪的致辞,聚集了加强戏剧性冲突所需要的所有元素,未免太过巧合,但杜甫的其荡人心扉之处,也正在虚实融合得毫无间隙。

记得语文课上,有好学(其实是调皮)的同学发问,吏卒捉人,杜甫为什么不站出来说话?这个问题确实有点意思,现在我们知道了,《石壕吏》出自诗人的半虚构,用来描述时局之危、兵祸之惨,未必从头到尾都是真的。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