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唐朝最有人情味的宰相,布衣入相只花了三年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他是唐朝最有人情味的宰相,布衣入相只花了三年

张镐去见杨国忠的那一天,并不知道自己将在三年后当上大唐王朝的宰相。

张镐可能是在长安出生的,所以名镐,字从周,出处是孔夫子那句“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他早年在长安求学、居住,平时就躲在家里看书玩音乐,有人请吃饭,他也去,到那儿就喝喝酒,然后回家。

最器重他的是老师吴兢。吴兢是位老资格的史官,编撰过《贞观政要》,但吴兢官运不算特别好,自顾不暇,也没力气将这位得意弟子扶上马、再送一程。

尽管杨国忠名声差劲,但他从地方一路爬升到中枢,挤走李林甫,死扛安禄山,显非无能之辈,这会儿已经是天宝末年,杨国忠以宰相兼任四十多个使职,忙得不亦乐乎,需要有真本事的人来做参谋。

经左拾遗萧昕荐举,张镐进入杨国忠的视野。很可能是在杨国忠的亲手运作下,张镐从布衣征拜为左拾遗(左拾遗有两个名额),萧昕是这么写推荐信的:“如镐者,用之则为王者师,不用则幽谷一叟尔。”可见他对张镐的推崇,并且张镐这时年纪也不小了,不然不会被称作“叟(老头)”。

杨国忠很见重张镐。安禄山自范阳起兵反唐后,杨国忠常就军国大事和张镐商议,外号“来嚼铁”的硬汉来瑱,也是萧昕和张镐联名推荐的。安禄山大军攻破潼关,玄宗西逃蜀中,杨国忠死在马嵬驿,张镐步行跟着玄宗入蜀,一直跟到成都,得知肃宗灵武即位的消息,玄宗派了不少大臣前往灵武助力,张镐随之前往辅佐肃宗。

肃宗正缺人手,委任张镐为谏议大夫,这年冬天,宰相房琯自告奋勇出征,在长安西北的陈涛斜大败而归,肃宗憋了一肚子火,又不好发作,直到第二年才找了个由头,罢免了房琯的宰相职务。

非常之时有非常之命,接替房琯担任宰相的,就是张镐。满打满算,张镐担任左拾遗开始到入相,也就三年时间。

宰相为百官之首,虽说河山破裂,大半地盘还没收回来,入相仍然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张镐半点骄傲自得的心思都没有,换成别人,对房琯落井下石都嫌晚,张镐老老实实跑到皇帝面前替房琯说好话,说门客受贿不应该连累大臣,劝阻皇帝贬谪房琯。

接着,他又为直言进谏的左拾遗杜甫说好话,肃宗皇帝刚一松口,张镐就迫不及待到杜甫面前宣口谕,这样不摆架子的宰相,古今无有。

张镐当上宰相之后不久,即被派到河南前线,收拾房琯留下的烂摊子。

房琯与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关系不好,贺兰进明在肃宗面前说房琯纸上谈兵,房琯也不客气,安排许叔冀分走贺兰的兵权,造成了两头大的局面,前线主将谁也不服谁,都不愿意派兵支援镇守睢阳的张巡、许远,江淮大局危在旦夕。

睢阳城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位于沟通黄河、淮河的通济渠中线,安史大军已经拿下了河北与山东大部,加上长安和洛阳两大帝都,想更进一步扩大地盘,太原、南阳、商丘三个节点是关键所在,所以安史大将尹子奇千方百计想把睢阳攻下来,以寻求向东南方向突破,只要拿下睢阳,尹子奇就有希望直攻江淮,搅乱唐朝最富庶的区域。

张镐到河南,首要任务是保睢阳,因为长安和洛阳沦陷,他得绕一大圈才能从肃宗驻跸的凤翔赶到睢阳,张镐赶路的同时,檄令驻守睢阳东、西、南三面的军队前往救援,可惜诸军动作不一,等张镐赶到淮河口,睢阳已经失陷。

谯郡太守闾丘晓蹇傲暴戾,是最不听号令的一个,此前,诗人王昌龄从贬官的龙标县返回家中,正是闾丘晓借故杀死了王昌龄。睢阳失陷后,张镐向闾丘晓问责,闾丘晓赶紧求饶,说家里还有老人,自己死了无人照料。张镐反问他:“王昌龄家中也有老人,谁来管?”闾丘晓哑口无言,被张镐命人仗死。

在张镐布置下,整个河南方向的局势渐趋稳定,唐军也于此时进入反攻阶段,收复了东都洛阳。张镐接着指挥来瑱等将领向河东、河南进军,各地纷纷反正归唐,大幅压缩了安史叛军的生存空间。

张镐任宰相之后,大部分时间都在河南,以宰相监军,对指挥军事来说当然有效,可他长期不在皇帝身边,又不喜欢结交宦官,并不知道肃宗的心思已经发生了改变。

被挤压到河北一地的叛军开始请降,其中包括手握重兵的史思明,肃宗急于稳定局面,动起了招降的心思,张镐判断史思明不过是假投降,想趁机恢复实力,因此暗中上奏,劝阻肃宗招降,他还直言不讳地指责许叔冀奸诈,密奏一上,触动了肃宗的逆鳞,派到史思明和许叔冀那儿的宦官回来一反馈,刚愎自用的肃宗立马觉得张镐“不晓事机”。

担任宰相仅一年时间的张镐被免职,调任荆州府长史,就此脱离了政治中枢。事实证明了张镐的远见卓识,第二年,缓过一口气的史思明再度起兵反唐,镇守汴州的许叔冀投降史氏,张镐当初的预测全部应验了。

此后张镐再也未能回任宰相,他任荆州府长史时,诗人李白流放夜郎,他还特意托人送衣服和诗文给李白,可见他会作诗,只不过一首都没流传下来。此前李白因永王李璘案入狱,也曾求救于张镐,以张镐的个性,应该会帮这个忙。

《全唐文》辑录了他三封奏疏,只言片语,很可能不是全文。

从杜甫的诗里,我们知道张镐个子很高,很帅气:

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

征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

唐代很多著名的宰相,留下业绩的同时,通常也会留下不太和气地一面,张镐可能是其中唯一没有缺点的,这么有人情味的历史人物,值得好好记一记。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