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军容
大唐,无疑是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其万国来朝的嘉话更是为历来统治者所神往。但迫使万国来朝的,并不仅仅因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强大的军事力量更是不可小觑:北灭突厥将其纳入西域都护;东破高句丽将其划之为州县、诛百济、败日本使之朝贡会盟;西征吐谷浑,更是一度深入中亚,以二万精兵对阵与阿拉伯帝国二十万之众众……如此所向披靡的军队当然不仅仅因为其严明的军纪,先进可靠的装备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而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杀敌吮血的唐刀了。
据《唐六典·武库令》记载,唐代共有四种刀制,分别为仪刀、横刀、陌刀、障刀。
一、仪刀
首先我们来介绍仪刀,《唐六典》注曰:“今仪刀盖古班剑之类,晋、宋已来谓之御刀,后魏曰长刀,皆施龙凤环;至隋谓之仪刀,装以金银,羽仪所执。”班剑据汉制,乃是上朝时所配之剑。晋时将铁剑用木剑替代,谓之班剑,取装饰灿烂之义。后用作仪仗,由武士佩持,天子以赐功臣。唐朝李勣便因战功卓著而受赐班剑。故而仪刀便是由魏晋时期的班剑发展而来,至隋朝始定名为仪刀。仪刀长度大于一般战刀,柄端置龙凤环首,并装饰有金银;除了具备相当于班剑的装饰作用外,还具有实战能力,由负责仪仗、护卫的人员执持。
上图为陕西三原唐淮安靖王李寿墓石椁外壁石刻画的摹本。仪刀如上图左侧第二人手中所持。刀直形带鞘,柄端有环首,鞘末着地,长度至其下颌。
二、横刀
提到唐刀,人们首先便会想到横刀,而且关于横刀的争论也是从未停止。至今横刀仍未有实物出土,且锻造技术也已失传,使得其样式至今未有定论,但大多认为刀型传承自汉环首刀。《唐六典》注曰:“横刀,佩刀也,兵士所配,名亦起于隋。”由注文看来,横刀就是佩刀,可插在刀鞘里,随身携带。横刀是唐军步兵、骑兵装备的主要短柄格斗兵器,但不属于禁兵器,允许私人持有。据《唐六典》记载,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府兵制规定“人具弓一、矢三十、胡禄、横刀、砺石、大觽、毡帽、毡装、行滕皆一,麦饭九斗,米二斗,皆自备;并其介胄、戎具藏于库。”由此可见,唐军所装备的横刀是由士兵自备,与介胄、戎具(如弩)等禁兵器一并库存保管。
日本正仓院藏横刀
横刀的装备比例,在初唐时人手一口。中唐据记载,约为80%,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配备一万口横刀。横刀乃是唐军的随身兵器,根据《唐律疏义·卷八·卫禁》规定:“有时应执着者并不得远身。”不仅士兵,各级将官亦佩戴。唐横刀由南北朝持续发展而来,刀身一般为直形,隋代及初唐横刀多有环首,盛唐以来无环首者居多,并逐渐接受西域弯刀的影响。
阿拉伯弯刀
三、陌刀
陌刀,《唐六典》中注曰:“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断马剑。”同时有可能也被称为“拍刀”,在隋唐之际唯有少数勇力之士使用,如《新唐书》所记的杜伏威部将阚棱书中写道“善用双刃刀,其长丈。名曰‘拍刀’,一挥杀数人,前无坚对。”在《唐律疏义》中并未提及此刀。而军中大量装备陌刀约始于盛唐开元年间,如《新唐书·李嗣业传》中所记:“军中初用陌刀,而嗣业尤善,每战必为先锋,所向摧北。”同时,装备陌刀的士兵还被组成一支专门部队:“高仙芝讨勃律,署嗣业及中郎将田珍为左右陌刀将。”以及在安史之乱中香积祠一战中也有对陌刀的记载:“嗣业谓子仪曰‘今日不蹈万死取一生,则军无类矣’即袒持长刀,大呼出阵前,杀数十人,阵复整。步卒二千以陌刀、长柯斧堵进,所向无前。”同时根据《太白阴经》所记,陌刀在唐军中装备比例在20%,每军一万二千五百人,配备陌刀二千五百口。
当代学者据文字史料与北宋《武经总要》所录刀制,考证陌刀应为一种单尖两刃、刀锋呈圭首形、刀身起脊的长柄大刀。关于陌刀重量一事,当代学者多以《新唐书·张兴传》中所载十五斤为勇将使用陌刀的实际重量。而《四库全书》版本中《新唐书》所载为五十斤,相去甚远。
专家普遍认同的陌刀形制
提到陌刀就不得不提到大唐与突厥的对决,在唐初一段时间由于大唐实力尚弱,便采取低姿态求得突厥的和平。但随着实力的逐渐增长,大唐统一之势已然明了,这种实力的膨胀逐渐引得突厥的不满,大唐与突厥之战不可避免。但大唐缺乏良马,以步兵为主,便不得不思考以步克骑的方法。远在南方的李靖虽远离突厥,却也在思考克制突厥骑兵的方法,他慢慢发现了陌刀,并以此创制了一套陌刀的阵法与战术,陌刀从此开始了传奇的一生。
网友绘制陌刀武士
据《卫公兵法·部伍营阵》所载,全军分为弓手、弩手、驻队、战锋队、马军、跳荡队和奇兵队等。方阵以步兵为前锋,骑兵在侧翼辅助机动。每次交战,敌军离阵一百五十步,先以弩箭射击,离阵六十步,以弓箭射击,待敌人离近二十步,则由陌刀队上前,以陌刀抵挡骑兵的冲击。稳住阵脚后,奇兵队、马军和跳荡队冲入敌阵厮杀,待敌军阵脚混乱,骑兵从两翼出击配合中间步兵合力歼敌。陌刀阵的发明使得大唐在对抗突厥时有了强力的保障,不再会落得无力抵抗的结果,更为日后攻灭突厥打下了基础。
四、鄣刀
相比于前三种刀,鄣刀的知名度要小许多,《唐六典》注曰:“鄣刀盖用鄣身以御敌。”并没有记载其具体形制。但我们依旧可以通过探寻史料来进行对比排除对其形制展开探索。除去仪刀、横刀、陌刀,唐代战刀至少还有两种可能流行的形制。一种为单刃长柄大刀,刀身后有銎管,可接以较长或中等长度的柄,以便双手持握。此种刀最早可追溯到曹魏;北宋立国后更是广为流行,《武经总要》中所列长柄刀,有五种都属于此形制。第二种为单手持握,但不能插入鞘中佩戴的短柄刀,也就无法列入“横刀”范畴,只能另立名目。
唐军壁画
此刀最早可至东晋,《武经总要》将之列入“手刀”之中。唐代处于魏晋至北宋的时间跨度内,故而此两种形态都应存在,所以鄣刀当属此两种形制之一。“鄣”是屏障之意,“鄣”的对象不一定仅为持握者一人,而是将成队的刀手排列组成“鄣”,以护卫重要之人,防范可能出现的危险。由此看来,唐代鄣刀可能属于装备给皇帝的仪仗部队,并未有发放与部队使用。这仅仅是我个人通过对一些学者的考察所做出的总结,而其真正形制仍需进一步研究讨论。
唐大刀
文史君说:
唐刀负有盛名,却鲜有出土,以至于实物材料十分稀少,这就不得不提到隋唐时期丧葬俗制的改变,由于汉代及以前实行厚葬,往往成为发掘的目标致使汉墓十室九空,甚至官军也组织参与盗墓活动以筹措军饷。所以隋唐时便常常采取薄葬。同时,铁制兵器较之青铜器更加不易保存,以至于出土较少。
公元907年朱温篡唐给早已日薄西山的唐朝画下了句号,将士们手中的唐刀无论如何锋利也再也无法力挽狂澜,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消失在了中华大地的某处。但唐朝的影响并未结束,它化为某种看不见的东西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无数仁人志士争相发掘唐朝的那些消散的遗产,总有一天,身披明光甲的武士会用手中的唐刀斩开现代烦躁的世界,让唐风再次席卷全球,让中华大地再次梦回大唐。
参考文献:
曾公亮等:《武经总要》,商务印书馆 2017版
欧阳修等:《新唐书》,中华书局 1975年版
沈融:《中国古代兵器集成》,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5版
(作者:浩然文史·河南师大春秋学社)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