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也可成“神”,万道皆可得祀?中国人实用的信仰观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凡人也可成“神”,万道皆可得祀?中国人实用的信仰观

本文首发于大风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null

中国神系从上古开始,由不完善到完善,由最开始的图腾神,部落神,到后来的英雄神,再到后来的宗教神。中国的神自成一派,与西方的神有极大的不同。“我的上帝”和“老天爷”,中国人更中意后者。中国的神就是“天”,是“帝”,中国人的祖先也是崇拜的对象。中国先人在追寻成仙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渴望登上“神坛”。中国的神到底什么样,也让我们踏入“神坛”,一探“中国神”的究竟。

一、上古神的起源

《山海经》是中国最具有中国上古神系特征的一部奇书。里面记载了许许多多的具有中国上古特征的神。这些神都具有半神半兽的特征,他们都住在神山,大泽,神林等一般人难以企及的神秘之处。

《山海经》中山系最多的是《中山经》,《中山经》记载了十二条山系,住在这些山系里的十二尊山神都形象各异:有人面鸟身,人面兽身,人面二首,豕身人面,人面三首,鸟身人面,马身龙首,龙身人面,彘身人首,鸟身龙首。形象各异,都是属于远古时期部落的图腾神。

中国人向来都有这样一种行为,即祖先即神,神即祖先。华夏人文初祖黄帝,神农炎帝,颛顼,帝喾,尧,舜,禹……他们都是人模人样,可是他们做的是事却是具有神性的。

null

火神祝融

大禹的丰功伟绩是治水,攻打共工氏,《大荒北经》中记载“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禹攻共工国山。”可见,大禹与共工是有一战的,可是并无记录。有记录的是大禹杀共工之臣相柳氏。相柳氏蛇身九首,贪婪地占据了九座山里的食物,他所经的地方,瞬间变为沼泽。因此,禹杀相柳。

null

禹杀相柳

上古中国人最崇拜巫,巫是连接“帝”与人世间的媒介。西方人总是把神称为“上帝”,中国人却最爱说“老天爷”。“帝”的本意是神, 神主管人世间的各种事项,那时的人最害怕“帝”怒。比如后世流传有商汤祷雨的故事(散见于《墨子》《吕氏春秋》《淮南子》《搜神记》等文本,具体情节略有不同),故事大致是说:经过二十年的对夏战争,商汤打败夏,建立商,在建立商之后,商汤专门起卜,通过祭祀上苍获得“帝”的指示。

然而,灭夏的丰功伟绩并没能获得“帝”的悦色,至高无上的“帝”降下大灾,京畿周边五年连续大旱。为了让“帝”息怒,巫们通过各种方式与祖先、神明联系沟通得到方法,巫要通过“焚”的仪式,即将巫放在柴火中焚烧,使巫的灵魂亲自面见“帝”。然而连续“焚”了五个巫,都没有缓解大旱,作为商王的汤,同时也是巫的最高领袖决定将自己“焚”了,亲自去和“帝”交流。幸运的是,恰在此时,天降大雨,大旱解除,“帝”的怒气消了。

二、上古造神路

一览先人的造神思想,宇宙由神生“化”;洪水由神“调”治;始祖之神有“德”;战神吞“并”天下;神人造物多“智”;自然因神“和”合。

null

女娲补天

“化”为创始神话,女娲抟土造人,羲和育日,盘古开天辟地;

“调”为洪水神话,大禹治水,鲧得息壤,女娲补天,共工怒触不周山;

“德”为始祖神话,舜象之争,喾妃吞日生子,见龙生炎帝,履神迹孕伏羲,桑生伊尹,玄鸟生商;

“并”为战争神话,颛顼共工争帝,刑天舞干戚,炎黄之战,蚩尤之战,后羿射日,禹征三苗;

“智”为创造神话,仓颉造字,伏羲演八卦,神农尝百草,伯益调训鸟兽,有巢为室,伏羲结网,燧人取火,黄帝作车;

 “和”为自然神话,河伯娶妻,夸父逐日,嫦娥奔月,风伯雨师,愚公移山;

null

夸父

先民们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加以更具想象力与表现力的再创造,创造出了中国上古神系,极具东方特色。

三、《封神榜》中的神

《封神榜》是明朝的一部神话小说,原文有“八部正神”:“八部分为上四部雷,火,瘟,斗,下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布雨施云,善恶之神”。

null

 哪吒

《封神榜》中的神明也有记载的神谱。始祖神神农,女娲,伏羲,轩辕;宗教势力,西方教——准提道人,接引道人;鸿钧道人——太上老君,原始天尊,通天教主,元始天尊又有十二上仙,十二上仙中又有诸如哪吒,杨戬,雷震子之类的大将,通天教主又下有多宝道人;之后就是世界秩序维护者之类的神。宗教的护法神,如四大天王,四大元帅,宗教影响下的自然神,如闻太师,黄飞虎,罗宣,斗母;占卜择吉术的神煞,如群星,天星地煞,鲁雄(水部),二十八宿,九曜;民间俗神,如瘟神吕岳,痘神余化龙,财神赵公明,生育神三霄,门神高明高觉,申公豹等等

四、“接地气”的民俗神

中国的民俗神可谓是多姿多彩,它的影响也十分久远。我们在过年时会张贴的门神,祭拜的灶神,财神,土地公公,还有井神,厕神,蚕女,虫神,青蛙神,床神,拾得子和寒山子和合二神,雨神,扫晴神,眼光娘娘,痘神,疹神,痧神,行神等等,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null

和合二仙

中国的神许多都是凡人出身。像和合二神寒山子和拾得子,他们本来是两个凡人,亲如兄弟,他们二人同爱一女,于是他们双双出家,成为高僧,后在民间的传说中被民间改造为和合共欢的爱神,称为“和合二仙”,寓意和谐好合。

还有厕神紫姑,她本是一介弱女子,却司掌最不洁净的茅厕。紫姑神的故事最早见于南朝宋刘书敬所做《异苑》。紫姑是一个悲惨的女子,身世凄惨,她嫁入官宦为妾,可是正室夫人善妒而且凶狠。紫姑每天忙于各种繁重的肮脏的劳役,虽说为妾,其实际地位甚至不如一名奴仆。有一年的正月十五,紫姑不堪折磨,在悲愤中死去。世人哀怜她的遭遇,相信她在人间受尽苦楚,死后会飞升成神。

后人们会在正月十五这一如按照其生前模样制作小像,放在猪栏边或是茅厕,口念祝祷“子胥不在,曹姑亦归去,小姑可出!”子胥和曹姑是她的夫君和正室的名字,子胥和曹姑不在,紫姑才缓缓出现,接受美酒佳果,然后占卜来年的蚕桑收成。这样在正月十五祭紫姑的传统就流传下来了。

null

迎紫姑

中国人自古就渴望成仙。成仙后便可以长生不老,永生永世享受人世繁华。嫦娥独吞长生不死药而羽化飞升成仙,终日在广寒宫中与玉兔相伴捣药;秦始皇派人到东海神州去寻长生不老药,渴望永享富贵。各朝道人都热衷于炼制丹药,都是渴望成仙的缘故。

然而人终究逃不过一死,所以人们幻想着死后成仙。中国人古时讲究厚葬,在墓葬中会有各种墓主人生前所用的各种物件,甚至会陪葬活人,让他们在其死后继续服侍他。在墓中会陪葬神树,神树上铸有长有翅膀羽人,这些羽人就是来助墓主人成仙的。

null

道教众神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人死后便为祖为宗,称为祖先神,中国人最长说的一句祷告应该就是“祖宗保佑”,遇到大喜事总是会说“祖坟冒青烟”,遇到什么不好的事,人们总会想到是不是祖坟的风水不好了……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

文史君说:

中国的神独具一格,自成体系,中国的神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先民们在那个相对于现在并不发达的时代,感于风,火,雷,电,云,雨,山川,大泽,神林,想象构造出一个个美丽的神话,这是中国先民们对于自然的思考,是忠于自然,惧怕自然又渴望征服自然的表现。中国的神明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人们的身边,中国的先民们富有同情于爱,他们有着生活的更好的希冀。他们把帮助百姓,爱护百姓的人作为他们的英雄变为一种信仰,成为一种神,时时刻刻保佑着他们,同时给予他们慰藉。正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中国的神早就成为一种融于中国人传统与血脉中的一丝温存,中国的神也构成了中华神系的基础,成为世界神话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陈立长:《洪荒世界谁主宰》,《中华遗产》2017年第四期

郭璞注:《山海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版

(作者:浩然文史•河南师大春秋学社)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