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与康有为相交:各取所需的真假文人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吴佩孚与康有为相交:各取所需的真假文人

撰文/拾文客栈,北洋史扒粪者,求真、慎识、体温凉。

北洋大时代道德篇(三百零五):宁静淡泊,得心真味。

在北洋史上,吴佩孚称得上为数不多的“一流大军阀”,自然和多如牛毛的二流“草头王”不能相提并论。康友为作为“戊戌变法”的最大赢家,鸿儒之名号更多的还是沽名钓誉,毕竟“康师傅”最后义无反顾地做了逃兵。但是吴佩孚却在鼎盛时期,即民国九年六月从湖南衡阳撤防北归,至第二次直奉战争败走麦城期间,雄踞洛阳,虎视天下,拥兵数十万,控制河北、河南、山东、湖北、湖南五省,被封为“孚威上将军”,成为当时北洋军阀中最负盛名的大腕儿,选择与康有为这个跳梁小丑相交。原因其实有很多,归根结底是文人相投以及各取所需,这一点康有为算得巧妙,吴佩孚同样看得透彻。

null

吴佩孚虽说是军阀,却是真才实学的秀才出身,在当时称得上金光闪闪的高学历,文人中颇具功底的角儿。康有为自吹为“文圣”,至于有几把刷子也是世人皆知,但是康有为希望借助吴佩孚的人马与地盘,实现自己逆流之美梦。吴佩孚和康有为一样,自幼接受儒家教育,对儒家文化情有独钟。这是康有为“联吴”的基础。儒家之文化将“忠上”视为唯一而绝对的义务和价值的体现方式。在康有为、郑孝胥等人看来,吴佩孚“素来以关羽自居”,似乎就应该“心存大清社稷”,是最有希望帮助他的军阀,大可前去游说。溥仪曾说康有为“临死前不久,还向吴佩孚以及其他军阀呼吁过逆流之举”。

null

然而,吴佩孚和康有为相交,确实也有真正的共同需求,那就是“大一统”的初衷,这一点也表现在双方均不待见喜欢扯旗放炮的南方诸公。当然,吴佩孚与康有为之间也存在“真假文人”的区别,所以吴佩孚对康有为却采取了若即若离的态度。究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毕竟康有为之角色,更像是一个是宦海演员,以沽名钓誉为一生之追求,吴佩孚却是将自己活成“天地君亲师”禁锢之下的殉道者,成为“保定王”曹锟之曹氏集团的牺牲品,这是他的宿命,也是文人真风骨的宿命。

null

因为吴佩孚对大势所趋有着清醒的认识,逆流者除了昙花一现的招摇过市,结果将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必为千夫所指。其次,吴佩孚对康有为的庙堂主张不敢苟同,而且定位在于康之浮名可以装点门面附庸风雅,以提升自己的分量。所以说清末民初,军阀割据,江河日下,纷纷扰扰,吴佩孚被冠以“儒帅”、“儒将”、“秀才军阀”等盛誉,与康有为相交甚密,可以说是冲破文人与军阀之界域践行抱负,尽管其结果均以失败告终,然其行为中所昭示之纵横捭阖,都是一种混沌乱世谋生存的保护色,真文人为抱负献祭,假文人可沐猴而冠。曾经的读书种子,如寒门名士亦风流,文人有骨自风度已俨然笑谈。

参考资料:《菜根谭》、《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论康有为与吴佩孚之交往》

本文为大风号校园KOL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