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首位华裔女星,宋美龄拒绝与她同台,死后墓碑一字不刻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好莱坞首位华裔女星,宋美龄拒绝与她同台,死后墓碑一字不刻

文/历史九点半

能在好莱坞叫得响的华人影星屈指可数,名气最大的当属李小龙和成龙,今时今日进军好莱坞都很困难,更别提百年前华人备受歧视的美国了。要说西方人最早认识的中国明星,绕不开一个名字:黄柳霜。

华裔女星黄柳霜

黄柳霜,是好莱坞首位华裔女星,最早在西方成名的中国女艺人。黄柳霜1905年生于美国洛杉矶唐人街,祖籍广东台山,父亲在唐人街经营一家洗衣店,她很小就在洗衣店做帮工,替客人送洗好的衣服。

一次,黄柳霜给客户送完衣服后,客户给了她一笔小费,拿到钱的黄柳霜开心极了,偷偷溜到影院花5美分看了场电影,从此对荧幕着了迷。为了看电影,她时常逃课,总挨父亲的打骂,却还“死性不改”。洛杉矶好莱坞是美国电影制作中心,而充满异国情调的唐人街,自然成了很多好莱坞电影的取景地,黄柳霜时常跑到剧组围观,越发沉迷电影。

黄柳霜(左)

一次偶然机会,让黄柳霜的人生与电影结下不解之缘。1919年好莱坞在唐人街筹拍默片电影《红灯笼》,需要300名临时女演员,14岁的黄柳霜得到一个龙套机会,从此打开电影大门。为了全身心投入热爱的电影事业,黄柳霜从洛杉矶高中辍学,专心跑龙套。

电影中的黄柳霜

1922年黄柳霜参演好莱坞首部彩色电影《海逝》,在影片中饰演被抛弃的中国少女莲花,精湛的演技获得广泛好评,演艺事业开始如日中天。随后几年,黄柳霜先后参演了十几部电影,成为默片时代较知名的好莱坞女星之一,特别是1924年的电影《巴格达窃贼》票房大卖,黄柳霜名声大噪,在中美都获得了相当大的知名度。

黄柳霜(左)与亚裔演员

但是,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是种族歧视最严重时代,华人地位甚至比不过黑人,处于歧视链的底层。好莱坞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大多都是尖酸刻薄愚昧的,而且故意挑选长得又丑又矮的华人。黄柳霜得到的角色也大多如此,但从外貌来说,黄柳霜算是形象比较好的,因此不符合美国人设定的中国人“尖嘴猴腮”的形象,她的演艺之路被堵死。

黄柳霜

1928年,黄柳霜决定离开好莱坞,前往欧洲发展。欧洲虽然对华人也很歧视,但相对美国稍好一些,黄柳霜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参演多部电影,结交很多欧洲电影演员,引发了一阵“亚洲旋风”,获邀出席英国王室宴会,还被誉为“最美的中国女人”。黄柳霜参演的角色形象,虽不像美国赤裸裸的丑化华人,但也大多都是“妖艳”定位,因此一度被中国封杀。好莱坞进入有声电影时代后,电影业大爆发,黄柳霜再度被邀请重返好莱坞。

黄柳霜

黄柳霜虽然出生成长于美国,从小备受歧视,但她对自己的中国人身份很自豪,从没有因歧视而羞于自己的中国血统。1936年黄柳霜得到机会回到母国,在中国待了9个月,饱览祖国河山,和国内文艺界切磋交流,与顾维钧、林语堂、梅兰芳、蝴蝶等大师和明星建立深厚友谊。

黄柳霜在中国

由于黄柳霜在好莱坞参演的电影,大多都有丑化中国人之嫌,因此招致国内很多人批评,当记者采访黄柳霜时,她说道:“这些角色即使我不演,也会有其他亚裔或者白人演员来饰演,他们可能更加丑化中国人。而我能做的,是用表演尽可能的维护中国人形象,也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改变西方人刻板印象,虽然这很难。”

好莱坞电影中丑化的华人形象

虽然无法得知黄柳霜的真实想法,但对母国的认同是毋庸置疑的,抗战爆发后,黄柳霜在美国积极奔走,发动华人和好莱坞明星捐款,支援中国抗战。她的行动受到很多人赞扬,但似乎并没能打动一些国内来的人。

1942年至43年间,宋美龄访美为抗战宣传,8个月时间走遍美国,引起巨大轰动。其中一站,宋美龄来到好莱坞,面对3万听众演讲,好莱坞明星大腕几乎都在受邀之列,而唯独没有邀请同胞华裔女星黄柳霜,宋美龄拒绝与黄柳霜同台,她被拒之门外。因为宋美龄代表的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阶层形象,而黄柳霜代表的是开饭馆、开洗衣房、做苦力的底层中国人形象。但是要知道,这些在美国的底层中国人,同样是为中国抗战出钱出力过的,同样不能忘。

黄柳霜

遭到鄙视,黄柳霜一度十分失落、郁闷,但仍然还是尽自己所能支援抗战。二战结束后,黄柳霜仍然活跃在电影电视圈,1961年2月2日,因心脏病突发逝世,终年56岁。黄柳霜的感情经历也很坎坷,曾与好莱坞电影制作人米奇・尼兰恋爱,但因加州法律,不允许白人与华人通婚,因此两人未能完婚。到她去世时,一直单身。黄柳霜去世后,遵照她生前遗愿,墓碑上一字不刻,立无字碑或许是她对自己的一生做出的无言评价。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