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巴黎圣母院有多重要:一座圣母院 半部法国史
历史
历史 > 兰台说史 > 正文

独家|巴黎圣母院有多重要:一座圣母院 半部法国史

2019年4月15日巴黎时间18时50分左右,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失火点位于教堂阁楼处。大火导致其尖顶坍塌,中后部的木质屋顶完全被烧毁,万幸的是其石制的拱顶大部分得以保存。圣母院为什么能够得到多方关注?它又是如何成为法兰西象征的?

失火的教堂

失火的教堂

圣母院本身就是欧洲建筑和宗教史的里程碑

巴黎圣母院坐落于塞纳河旁边的西堤岛上,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法国人民的骄傲和首都巴黎的地标。圣母院于1163年到1250开始破土动工,最终于1345年建成,可谓真正的“世纪工程”。同时,它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座完全的哥特式教堂。可以说这座建筑垫底之后数个世纪的欧洲建筑风格。

作为总设计师的是圣史蒂芬教堂的时任主教苏利(Maurice de Sully)。他出身于工人家庭,作为纯粹的平民之子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成为主教和总设计师,代表这那个时期欧洲阶层的流动和教育业的繁荣。

火灾前的圣母院

火灾前的圣母院

在这位出身工人家庭的神学教授的主导下,法国人砍伐了21公顷森林,一座哥特风大教堂拔地而起。1239年,“完美怪物”路易九世在此加冕,波旁王朝时期,国王路易十三将巴黎圣母院从主教座堂升级为大主教座堂。巴黎圣母院成为王权政治的象征,这为它带来了荣耀,也埋下了厄运。

三级会议的始源地

熟悉法国革命史的人都知道一个词——三级议会。在不少人看来划分的三个阶层:教士、贵族、平民本身就是一种制度性剥削,是教士伙同贵族阶层对平民欺压的遮羞布。可惜,三级议会的创建本身是作为贵族领袖的腓力四世试图对教会征税的程序。为了与教廷对抗,腓力四世于1302年5月10日召开了第一次三级会议,除了教会和贵族的代表之外,还第一次召集每个城市的两名市民代表参加会议。

这次会议使得腓力四世得到了“民众的支持”,结果是王权的加强和教会实力的削弱。1308年起,教皇被迫迁到法国南部的阿维农,处于法国国王保护之下,史称“阿维农之囚”。这一次会议的召开地点就是巴黎圣母院。这点非常讽刺,本是基督教会精神象征和开明统治表现的圣母院差点把整个基督教会变成世俗君主的工具。

法兰西国王腓力四世

法兰西国王腓力四世

圣女名誉恢复之地

哪个法国人最为国人所知或许说不好。但圣女贞德一定能排前三,无论是“月球人”的老婆,还是教科书上的法兰西女英雄,贞德都是当之无愧的圣女。在当时,她的结局却十分凄凉,被判定成女巫后执行火刑,死后名誉被玷污成了一些人心中的魔鬼女巫。

为了替女儿恢复名誉,她年迈的母亲伊莎贝拉·达克说服了法国宗教裁判所的首席法官让.布雷哈尔(Jean Brehal)一起向当时的教宗卡利克斯特三世请愿重新审判。教宗被他们说动授权重新审判。而这场诉讼的地点就在巴黎圣母院。

栋雷米-拉-皮塞勒的处女贞德象

栋雷米-拉-皮塞勒的处女贞德象

或许是圣母玛利亚真的显灵了,原本作为敌对方的英格兰摄政——贝德福公爵的夫人安妮(Anne of Burgundy)在审判前证实了贞德仍是处女之身。在当时人们对女巫的印象是纵欲且堕落的,一个纯洁的处子显然不可能是女巫。教会便宣布恢复贞德的名誉,同时宣布由于她在奥尔良的光荣事迹,核准奥尔良为朝圣的地点之一,并对当地的罪犯颁布了一次特赦。

到了三十年战争时期,圣女贞德在还被反对新教徒的天主教同盟作为他们的象征。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在圣母院的举行的平反诉讼。

1789大革命摧残之地

百年战争带给法国的除伤痛外,就是君主集权。在战争中,三级议会授权国王可以不通过三级议会的批准就征税。这给了国王合法搜刮的权力,有了钱国王就能按自己的意愿招募只忠于自己个人的军队,不再接受教会、贵族、平民的制约。更糟糕的是有大批贵族死于百年战争,他们的封地被国王找各种借口吞并,在武力上再也没有人能够制约王权了。肆意扩张的王权最终损害了整个法国的利益。仅仅因为王后在物质上的享受,法国财政就背上了难以承受的重担。最终,法国大革命爆发了。

百年战争从某种程度来说是致命打击

百年战争从某种程度来说是致命打击

巴黎圣母院可谓见证了这场大革命。君主被拉下,皇后赴断头台,巴黎圣母院也被暴徒洗劫。最严重的时候,这里被改名为“理性神殿”,好用来宣扬新共和主义。在教堂内部,圣母玛利亚的塑像被自由女神像取而代之,十字架也被移走,暴乱时期,巴黎圣母院甚至成了藏酒的仓库。那次劫难几乎损毁了巴黎圣母院内部的主体,许许多多神像被盗走,只有低音大钟伊曼纽尔(Emmanuel)幸运地保留。

巴黎圣母院的钟

巴黎圣母院的钟

拿破仑的加冕之地

或许是为了报复差点毁灭圣母院的革命政府。原本共和国的战将——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政变解散议会,并加冕自己为法兰西皇帝。他选择的加冕地点就是在大革命中饱受摧残的巴黎圣母院。

值得一提的是拿破仑虽然选择了基督教的代表地点,但他拒绝和基督教会妥协。当教皇拖着年迈的躯体,千里迢迢从罗马赶来给新皇加冕时,拿破仑直接接过了教皇手中的皇冠将其带到自己的头上。这表示拿破仑彻底抛弃了旧君主模式,法兰西也将在他的带领下成为一个全新的近代化国家。圣母院作为宗教场所的职能也在这个时代退居次要地位,转而变成了这个名为“法兰西”的民族国家的精神象征。

拿破仑加冕

拿破仑加冕

自由法国光复之地

如果要说哪段岁月是法兰西最黑暗的岁月,那一定要属维希政权时期。二战法国战役之后,法国即将战败时,总理保罗·雷诺辞职,一战英雄贝当继任总理,向德国求和。1940年6月22日德法双方签订停战协定。1940年7月法国国会在维希举行“富有争议性”的投票,授予贝当一切立法、司法、行政及外交权力,选举他为元首。贝当政府改国号,实行法西斯独裁,国会仅成为咨询机构。当时除英国之外的国家都承认维希政府为代表法国的政府。

红色北部为德国占领区,蓝色为维希政权能真正履行主权地区

红色北部为德国占领区,蓝色为维希政权能真正履行主权地区

在1944年诺曼底战役后,维希政府迁往德国的西格马林根,次年垮台。不少的维希政府官员在战后都受到法国政府的通缉与囚禁,绝大多数维希政府的层峰人物被法国临时政府送上法庭,许多人因叛国罪、战争罪以及配合大屠杀而伏诛,更有数以千计为纳粹服务者,被地方抵抗力量就地正法。

维希政府首脑之一的赖伐尔于1945年10月9日被巴黎高等法院以叛国罪判处死刑,15日被处决。贝当原本也遭求处死刑,但是因为一战战功之故改判无期徒刑,而被囚禁在大西洋中利勒迪厄岛的一个要塞中直到1951年病故。

贝当是一战的英雄,二战的叛徒

贝当是一战的英雄,二战的叛徒

据称得知法国行将不保之际,希特勒丧心病狂地试图毁灭整个巴黎。作家科林斯的杰作《巴黎烧了吗》曾记录这样一个片段:“一九四四年八月二十五日,巴黎解放那天,阿道夫·希特勒在东普鲁士“狼穴”的地堡里,向他的总参谋长约德尔上将气急败坏地责问——巴黎烧了吗?”好在在反法西斯阵线的顽强抵抗下,希特勒的野心最终没有实现。巴黎圣母院也得以留存下来。

戴高乐将军回到巴黎后,第一时间去了巴黎圣母院感谢神灵的恩惠,让法兰西民族免于倾覆。他也祈祷圣母院作为法兰西人的象征以及“一部规模宏大的石头交响乐”,能够永世长存。

戴高乐将军回到巴黎后,第一时间去了巴黎圣母院感谢神灵的恩惠,让法兰西民族免于倾覆。他也祈祷圣母院作为法兰西人的象征以及“一部规模宏大的石头交响乐”,能够永世长存。

卡西莫多与巴黎圣母院

不过,真正让中国人了解巴黎圣母院的并非这些真实历史,而是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丑陋却善良无比的“钟楼怪人”卡西莫多和吉普赛女郎的故事映射这法国当时的社会环境。巴黎圣母院按照法语直译为中文应当读作“我的女士”,正好对应了《巴黎圣母院》的主题之一——卡西莫多对吉普赛女郎爱丝梅拉达的情感。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以为这次火灾中倒塌的是卡西莫多的钟楼,这是一个误会。双钟楼在圣母院的正面而非顶部,可能上帝也不希望卡西莫多在失去了爱丝梅拉达后再失去唯一的家吧。

巴黎圣母院的正面双钟楼

巴黎圣母院的正面双钟楼

结语

巴黎圣母院见证了大半个法国的历史,正如万里长城至于中国。它曾经是天主教开明和务实的象征;它曾经是法兰西王权的起源;它曾经为法兰西的英雄恢复荣誉;它曾在动荡岁月中饱受摧残;它曾伴随着皇帝走过辉煌时刻;它曾经见证纳粹的暴行……

如今,不幸遭受“祝融之劫”的圣母院预计可以将在未来8-10年内重修完毕,就像它所象征的本体“法兰西”,无论遭受怎样的跌宕起伏,依旧会傲立于欧罗巴大陆的西方。浴火重生的圣母院也将继续陪伴的法兰西书写新的历史。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