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第一明君,英年早逝却所托非人,燕云难复徒留千古遗憾!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五代第一明君,英年早逝却所托非人,燕云难复徒留千古遗憾!

(撰文/壹页世界,此账号为凤凰网校园KOL)

自北宋立国以来,宋太祖,宋太宗都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无奈的是自宋太宗雍熙伐辽失败后,北宋与辽国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及至宋真宗时也只能是“不败而败”签订了澶渊之盟,承认辽国帝位,奉送岁币。也正是因为北宋的立国根基不稳,才直接导致了北宋末年汴京被破,皇族尽被所俘的惨剧。而恰恰北宋的建立是以周世宗郭荣的英年早逝为前提。

null

说到周世宗郭荣,或许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他“五代第一明君”的称号,随即又会感叹他不假天年,英年早逝,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其实不由得后世之人不感叹,这个起于微末,却最终走到九五至尊的英杰,确实是五代十国那个年代最为璀璨的星辰。

null

郭荣,原名柴荣,后被姑父郭威收为了养子,改名为郭荣。郭荣从十五岁起就开始替姑父郭威走南闯北,通过贩卖茶叶以及其它物质为郭威筹措军费,因此一直都深得郭威的喜爱。直到后汉皇帝刘知远去世,其子刘承佑即位。

刘承佑忌惮郭威等一系老臣的实力,暗中想要除掉郭威,幸得下属报告,郭威才逃过一劫。而身在开封城的郭威子嗣以及郭荣子嗣却全部惨遭屠戮。951年,郭威攻破开封登基为帝,建国号于周,结束了近五十年来沙陀人执政中原的局面。

null

954年,郭威去世,34岁的郭荣登基为帝,开始了他五年短暂而又精彩的帝王生涯,即历史上的周世宗睿武孝文皇帝。在后世的史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称周世宗为柴荣,周恭帝为柴宗训,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赵宋为削弱周世宗得位的合法性,从而变相的加强自身继承的正统性。

null

周世宗向来怀有大志,在谋主王朴为其画策时,他就亲口说过:

“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以”

虽然上天只给了他五年零六个月的时间,但是他却将自己所能做的做到了极致,在政治上,他整顿吏治,修订律法,积极纳谏,选用贤能;在经济上均定田赋,限制佛教,奖励农耕,恢复漕运,兴修水利;在军事上整顿军纪,完善武备,提拔将领。短短数年间就让后周,从岌岌可危的边缘,成为了仅次于辽国的强国。

null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称赞他道:

世宗区区五六年间,取秦陇,平淮右,复三关,威武之声震慑夷夏,而方内延儒学文章之士,考制度、修《通礼》、定《正乐》、议《刑统》,其制作之法皆可施于后世。

null

当然周世宗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北宋史学家,同时也是周世宗时代的亲历者薛居正,曾评价道:

“(世宗)然禀性伤于太察,用刑失于太峻,及事行之后,亦多自追悔。逮至末年,渐用宽典,知用兵之频并,悯黎民之劳苦,盖有意于康济矣。而降年不永,美志不就,悲夫!”

null

认为周世宗为政过于严苛,行事上也失之急躁,但不可否认的是周世宗在世之时为北宋奠定了整个政治制度以及物质基础,甚至在整个统一战略上北宋也是一脉相继的。

随着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周世宗有了新的了解,有关于“周世宗若不早逝,应当取得何等成就”这个历史猜想也被越来越多议论。而我更倾向的答案是:“历史或许不会因为某一个人发生太大的变化。”

其实后周世宗郭荣与北周高祖宇文邕极为相似,两者都是出身于乱世,建国为周;两者都雄才大略,平定各方;同样两者都被最信任的所背叛;有都为下一个盛世奠定了基础.....宇文邕之后有杨坚,杨广,杨广之后有李渊,李世民,历史依然在依靠本来的惯性所前进。

null

白居易曾在诗中所言的:“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时间留待证明的或许不仅是成功,也可能是意料不到的失败,苻坚在未经历淝水之战前,杨广在未经历远征高句丽前,都被称之为“英主”,然而一朝而败,所有的荣光尽丧,而如果两者都当时身死,是否也会给后世之人留下一段美丽的遐想呢?当然历史没有如果。

null

周世宗固然是一代英主,但赵匡胤又何尝不是天骄人杰,十余年的时间里,统一南方,扫平叛乱,整顿军队,结束了中唐来百年的武夫乱国。燕云难复,不仅仅是一个领导人的战略问题,更是一个时代遗留下的痼疾。那么周世宗真的有可能会比宋太祖做得更好吗?我想关于这个问题,并没有答案,因为历史就是历史,从来没有如果。

参考资料:《旧五代史 世宗纪》《新五代史 周本纪》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